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0章 乡村运动会惊现“扯裤子”大赛…

芝麻山村的坝子上,阳光明媚,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辩论赛刚刚结束,村民和大学生们正沉浸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付平站在坝子边缘,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微笑。

"喂!付干部,还杵在那里做啥子?快过来帮把手噻!"王大娘朝他招呼道。

付平连忙小跑过去,接过王大娘手里的竹竿。竹竿两头系着红布条,是拔河比赛用的。村民们正在坝子边上忙活,搭建简易的看台,摆放桌椅板凳。三五成群的大学生穿梭其间,帮着搬运,热火朝天。

忽然,一阵吵嚷声传来。付平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村民围着一个中年汉子,脸色不善地数落着什么。定睛一瞧,原来是王寡妇家的儿子王强,不知啥时候又点上了一根烟,烟头随手一扔,正落在草丛里。

"个斑马你是勒几天白学了咩?还乱丢烟头!罚款五块!"一个壮汉恶狠狠地说。

"哎呀,习惯了嘛,一时改不了。"王强嬉皮笑脸地辩解。

"改不了也得改!这可是咱们自个儿的家园,再这么糟蹋,还得了?"另一个村民也加入了批评的行列。

"就是!你看人大学生,来了这么些天,村子焕然一新。环境卫生讲究了,秩序也好了,我们穷是穷点,还是要有良心有......有......对,有素质噻!"王大娘也帮腔道。

王强被众人训得讪讪的,只好认错,弯腰把烟头捡起来,老老实实扔进了垃圾桶。村民们这才满意地散开,各自忙活去了。

付平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互不理解,到现在形成共识,村民们的观念变化有目共睹。他更加坚信,乡村振兴的路上,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

随着准备工作的推进,拔河比赛即将开始。三个小组的组长聚在一起,商量着比赛规则。

很快,运动场地便布置停当。三个小组的组长围聚在一起,商量着比赛规则。

"要不咱们抓阄决定出场顺序?"付平提议道。

"好嘞,谁抓着最长的那根,谁就第一个上。"一组队长一锤定音。

三人从付平手中的竹签里各自抽出一根,拿在手里比划着长短。原来一组队长运气最好,抽中了最长的签。

"那行,就按这个顺序,二组第二,三组最后。每组都得上场两回,谁赢两场就是冠军,赢一场的排第二,一场没赢的就垫底喽。"付平一一解释着。

"这也符合农村人的习惯,一切争执不下的东西就通过抓阄抽签的方式交给天意,然后谁也不怨谁。"他心里暗想。

随着哨声响起,拔河比赛正式开始。一组和二组的队员们站在麻绳两端,神情严肃,蓄势待发。

"预备——起!"裁判一声令下,双方队员同时发力,麻绳瞬间绷直。

"加油!加油!"场外的观众们热情高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

汗水顺着选手们的脸颊滑落,肌肉在剧烈运

动中绷紧。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突然,一组的一名队员脚下一滑,整个队伍瞬间失去平衡,被二组一鼓作气拉过了中线。

"二组赢啦!"欢呼声此起彼伏。

二组队员们兴奋地抱在一起,而一组队员则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

"没事,兄弟们,"一组组长拍拍队员们的肩膀,"咱们还有机会争季军呢!"

接下来,二组对阵三组。这次比赛更加激烈,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肯轻易认输。拔河持续了近十分钟,最终三组凭借顽强的毅力,赢得了胜利。

"好样的!"付平忍不住为三组喝彩。他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心中暗暗欣喜。这种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精神,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

拔河比赛结束后,紧接着是篮球比赛。村民们虽然平时很少接触篮球,但此刻却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二虎,接球!"场上,一名大学生将球传给了二虎。

王二虎手忙脚乱地接住球,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旁边的队友连忙指导:"往前运,二虎!别站着不动啊!"

王二虎这才醒悟过来,开始笨拙地运球前进。虽然动作不够熟练,但他的努力和认真劲儿却感染了所有人。

"加油啊,二虎!"场边响起此起彼伏的鼓励声。

最终,凭借大学生们的技术优势和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二组在篮球比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胜利。

"看着大学生们为了他们各组的荣誉在场上挥汗拼搏,一种少有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了出来。"付平感慨道。他注意到,村民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自豪,仿佛这场胜利不仅属于二组,更属于整个芝麻山村。

比赛结束后,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这时,一个村民提议:"咱们来玩个更有意思的!"

"什么游戏?"众人好奇地问道。

"十人十一足!"那人兴奋地说,"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特别好玩!"

付平听罢,眼前一亮。他立即接过话茬:"好主意!这个项目的用意也很明显,要锻炼大家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被这新鲜玩意儿吸引住了。

"怎么玩法?"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