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月亮西斜,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付平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到凌晨四点了。他走到地头,大声说:"乡亲们,今晚的活儿差不多了。咱们先回去休息一下,天亮了再来继续。"
村民们纷纷应和,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回家。虽然累得几乎站不直腰,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回家的路上,付平和王占奎并肩而行。付平感慨地说:"王叔,你说咱们村的人是不是太能吃苦了?我看着他们这么辛苦,心里真不是滋味。"
王占奎笑着说:"小付啊,你就是太心软。咱们村的人可都是有志气的,为了自己的日子好,吃点苦算啥?再说了,有你这么好的带头人,大家伙儿心里都踏实着呢。"
付平听了,心里既感动又有些惭愧。他望着渐渐泛白的天空,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蕲艾卖个好价钱,不能辜负大家的辛苦。
天刚蒙蒙亮,村子里就又热闹起来了。村民们顶着朦胧的睡意,拿着工具向地里走去。虽然昨晚熬得很晚,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都知道,只有抓紧时间,才能确保丰收。
付平早早地就来到了地里,看着渐渐聚集的村民,心里既感动又担心。他走到王占奎身边,低声说:"王叔,你看大家的精神头儿,昨晚熬那么晚,今天还能不能撑得住啊?"
王占奎笑着说:"你呀,就是爱瞎操心。咱们村的人可都是铁打的,这点苦算啥?再说了,眼看着就要收完了,大家伙儿肯定会更加卖力。"
正说着,李大娘又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姜汤走了过来。她笑呵呵地说:"付平啊,村长,来喝点姜汤暖暖身子。昨晚熬夜,怕大家着凉,我就又熬了些姜汤。"
付平接过碗,感动地说:"李大娘,您真是太细心了。大家伙儿有您真是福气。"
李大娘摆摆手:"哎呀,这有啥。都是一家人,互相照应不是应该的嘛。快喝吧,趁热。"
姜汤的香气很快就飘散开来,引来了其他村民。大家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喝着热乎乎的姜汤,一边聊着天。原本有些疲惫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张叔喝完姜汤,擦了擦嘴,说:"李大娘,你这姜汤熬得真好,喝完浑身都暖和了。今天非得把剩下的活儿都干完不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干劲十足的神情。
付平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乡亲们,昨天咱们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今天争取把剩下的都收拾完。记住唐专家教的方法,一定要把蕲艾根完整挖出来,别伤着根部。"
王占奎接着说:"对,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地里湿滑,别摔着。有啥困难就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村民们都点头应和,然后各自开始忙碌起来。有的人继续挖根,有的人清理根须,有的人负责装筐运输。虽然每个人的任务不同,但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
太阳渐渐升高,地里的温度也随之上升。村民们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湿了,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反而有人开始哼起了山歌,歌声在田野间回荡,给辛苦的劳作增添了几分欢快。
中午时分,付平站在地头,看着满筐满筐的蕲艾,心里既欣慰又惊讶。他转向王占奎,兴奋地说:"王叔,你看,咱们的收成好像比预想的还要多啊!"
王占奎也是一脸喜色,他拍了拍付平的肩膀,笑着说:"可不是嘛!看这架势,怕是得有十万斤往上了!"
付平听了,眼睛都亮了:"十万斤?这可真是个好兆头啊!"
很快,这个好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蕲艾地。村民们纷纷聚到地头,议论纷纷。
"真的有十万斤吗?"
"我看不止呢,说不定能到十二万斤!"
"哎呀,这下可真是发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付平看着大家激动的样子,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乡亲们,咱们的收成确实不错,但具体有多少还得等称过才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剩下的蕲艾都收拾好,然后找个地方晒干。"
王占奎接过话头:"对,付平说得对。咱们得赶紧把剩下的活儿干完。大伙儿加把劲,争取今天就把所有的蕲艾都收上来!"
村民们听了,都齐声应和:"好嘞!"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干劲比之前更足了。
下午,太阳渐渐西斜,地里的蕲艾终于全部收完了。村民们把一筐筐的蕲艾搬到村口的大晒场上,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李大爷看着满满当当的晒场,忍不住感叹道:"哎呀,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没见过这么多蕲艾呢!"
张婶也附和道:"可不是嘛!看这架势,咱们村这次可真是要发大财了!"
付平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既高兴又有些担忧。他转向王占奎,低声说:"王叔,你说这么多蕲艾,咱们的晒场够用吗?"
王占奎皱了皱眉头,说:"这倒是个问题。要不,咱们把村委会院子里的空地让出来?"
付平点点头:"这主意不错。咱们这就去叫人一起收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