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9章 干部作风建设引关注,乡村教育…

送走徐向翰,胡县长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阳光已经越过了树梢,洒在大地上,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胡县长轻轻揉了揉眉心,思绪渐渐沉入到更深的层次。他知道,自己被提拔为黄州市委常委,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与肯定。但这也意味着,他即将离开齐夏,去迎接新的挑战。

然而,齐夏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许多事情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他离开,齐夏的未来会充满不确定性。这个县城,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多年,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愿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在他离开后被忽视,甚至被打乱。

胡县长站起身来,踱步到窗边,目光落在远处的山脉上,山势连绵起伏,像是这片土地的脊梁。他的心情变得复杂而沉重,思绪在脑海中交织着。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离任,这不仅意味着齐夏的未来将由别人来接手,也意味着齐夏这片他付出心血、倾注情感的土地,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数。

他一向自认为是个高瞻远瞩的人,做事从来都是三思而后行,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然而正因为如此,他心中才更为忐忑。他明白,在他离开之后,齐夏的发展很可能会因为班子的调整而出现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如今齐夏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干部队伍建设都需要一位有力的接班人来统筹。

胡县长缓缓吐出一口气,心中陡然感到一种责任的沉重。他揉了揉眉心,试图让自己放松一些,但那股隐隐的担忧依旧挥之不去。他的目光收回,落在了桌上的文件夹上,那里面是关于齐夏县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知道,这些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齐夏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在这份规划中,胡县长尤其关注教育、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他深知,齐夏要真正发展起来,单靠经济项目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扎实的民生基础。而这些,正是他在任期间一直力推的重点。然而,他也明白,自己离开后,这些规划能否得到持续落实,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接班人的决心与能力。

胡县长的思绪又回到了徐向翰和付平的身上。徐向翰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跟随他多年,为人踏实,办事稳重,是个值得信赖的继任人选。而付平,虽然年纪轻轻,但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敏锐的判断力,是个不可多得的年轻才俊。胡县长深知,齐夏需要徐向翰这样的稳健派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也需要付平这样的新锐力量来带动整个县城的发展活力。

胡县长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剩下的时间里,把齐夏的未来布局得更为稳妥一些,把接力棒交到徐向翰手中,并通过他来扶持付平这样的年轻干部,让他们能在自己离任后继续推动齐夏的发展。

徐向翰从胡县长办公室出来,心情有些沉重。他走在县政府的走廊里,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荡,显得愈发清晰。刚才与胡县长的谈话,让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胡县长的信任让他感到荣幸,但同时也让他感到责任的沉重。

他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胡县长的嘱托。胡县长对付平的信任与期待,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争取与付平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齐夏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而他作为这座县城的主要领导者,必须要有全局观和责任感。

徐向翰没有多犹豫,拿起电话,拨通了付平的号码。他知道,付平虽然年轻,但做事果断,思维敏捷,是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电话接通后,徐向翰的语气显得格外亲切。

“付平,干嘛呢?别去教育局了,先来我这儿一趟,有点事儿想跟你谈谈。”徐向翰的语气虽然轻松,但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

电话那头的付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回答:“好嘞,学长,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后,徐向翰轻轻地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的蓝天上。窗外的风轻轻拂动树梢,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窗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徐向翰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胡县长的嘱托,这让他心中既有一丝隐隐的压力,也有一种莫名的期待。

徐向翰知道,付平的聪明才智和他对齐夏的深厚情感,都是齐夏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胡县长已经为齐夏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要做的,是接过胡县长的接力棒,继续推动这些发展规划的落实。付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如何将这股力量引导好、利用好,是他目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徐向翰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书架前,随手翻开一本资料,目光却并未在书页上停留。思绪渐渐回到几年前,他刚担任齐夏县委常委时的情景。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是胡县长一步步带领着他,从如何处理基层问题,到如何制定长远规划,胡县长的言传身教,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领导干部。

而现在,他也站在了这个关键的节点上,面对齐夏的未来,面对新一代年轻干部的崛起,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的思绪还在翻涌,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进来。”徐向翰收回思绪,放下手中的资料,语气恢复了平日的稳重。

门被轻轻推开,付平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一贯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而随和的感觉。他的穿着依旧利落,黑色的西装衬得他格外精神,眼中闪烁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徐书记,您找我?”付平关上门,走到徐向翰的办公桌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徐向翰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等付平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定后,徐向翰开口道:“付平,你在教育局的事情,胡县长已经知道了。你做事一向稳重,这次的事情做得很不错,尤其是你想重建芝麻山村小学的打算,我和胡县长都很支持。”

听到“芝麻山村小学”这几个字,付平的眼神微微一亮,随即恢复了平静。他知道,徐向翰和胡县长能够理解他的用意,这让他心里松了一口气。他露出一丝笑意,说道:“谢谢徐书记和胡县长的支持,芝麻山村小学的事情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看到了孩子们的渴望和村民们的期盼,所以一直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徐向翰看着付平,眼神中充满了赞许。他点了点头,语气柔和地说道:“我明白你的心情,教育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像芝麻山这种偏远村庄,教育更是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你有这个心,我和胡县长都会全力支持你。”

付平听到这里,心里升起一股暖意。他知道,徐向翰和胡县长的支持,意味着他的计划将有更大的可能性得以实现。他微微点头,语气诚恳:“徐书记,胡县长,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徐向翰满意地笑了笑,随后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不过,付平,重建芝麻山小学只是一个开始,齐夏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胡县长马上就要调任黄州市委常委,齐夏的发展重担,将逐渐落在我们这些人的肩上。你有远见,有能力,我希望在未来齐夏的发展,需要像你这样有干劲、有想法的年轻人。胡县长对你寄予厚望,我也是如此。不仅仅是重建芝麻山村小学,我希望你能参与到更多的县里重点项目中来,为齐夏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付平微微一怔,心里一时有些复杂。这番话让他意识到,徐向翰不仅仅是在支持他的计划,更是在给他指引一条更长远的路。这条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付平低头沉思片刻,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徐向翰,郑重其事地说道:“徐书记,您和胡县长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齐夏的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我愿意和您一起努力,把齐夏建设得更好。”

徐向翰看到付平眼中的那份坚定,心里不由得一阵欣慰。他知道,付平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准备好肩负更多的责任。他微微点头,语气柔和地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接下来,芝麻山小学的重建,你继续负责,我会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你。同时,我希望你能抽出时间,参与到县里的几个重点项目的规划中来,尤其是在招商引资这一块,你的见解会很有帮助。”

付平没有犹豫,点头答应:“徐书记,您放心,我会尽全力去做。”

徐向翰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后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一份文件递给付平:“这是近期县里几个涉及民生的重要项目规划,你先看看,有什么想法随时跟我沟通。我们齐夏要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规划和执行方案,不能只是做表面文章。”

付平接过文件,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翻开文件,看到里面详细列出了几个项目的规划,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新兴产业园区的建立等各个方面。每一个项目都关系到齐夏的发展大计,而他将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书记,我会认真研究这些项目,尽快给您反馈。”付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徐向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好干,齐夏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有太多的负担,胡县长和我会全力支持你。”

付平点头,心里却有一种使命感在升腾。他知道,自己不仅仅是在为一个村庄重建一所学校,更是在为整个齐夏的未来铺路。这份责任,他愿意担起,也有信心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