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4章 拆迁现场剑拔弩张,付平临危受…

付平和王占奎一路小跑,脚下的泥泞路被踩得四处飞溅,鞋底沾满了湿泥。两人心急如焚,穿过几条泥泞的小路,终于远远看见前方院子外围满了人。那人群像一锅沸腾的水,喧闹声夹杂着村民的怒吼,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尖锐的叫骂。

“好家伙,这阵仗!”王占奎低声嘀咕了一句,脸上满是惊诧与紧张,也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水,随即加快步伐,带着付平冲向人群。

他们刚到院子边,还没挤进去,就听到人群中有人大声嚷嚷:“不搬!我们哪儿都不去!你们这些当官的简直没良心,光想着拆我们的房子,谁管我们以后的日子咋过!”

另一个声音紧跟着附和道:“房子拆了,我们上哪儿住?你们政府说得好听,补贴给得少,房子建得慢,到时候我们住哪儿?!”

付平和王占奎费力地挤进人群,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心头一紧。在院子中央,几名镇上的工作人员被一群愤怒的村民围在中间,个个面色紧张,额头上渗出冷汗。韩镇长站在最前面,满脸通红,显然刚才与村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他那顶海拔渐高的头顶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

付平一眼就看见了站在韩镇长对面的那个男人,他穿着一件旧得发白的蓝色褂子,脸上布满了风霜和愤怒。此刻,他正怒气冲冲地指着韩镇长,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韩镇长,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老百姓好欺负?让我们搬家,你们倒是说清楚,到底给我们安排了啥地方?这些补贴够干啥?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

韩镇长用手背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努力压住心头的火气,尽量放缓语气:“这次拆迁是为了修路,是为了让村子发展得更好。政府不会让大家吃亏的,补贴肯定会按照政策来,安置房也会尽快落实……”

“尽快?”那个男人冷笑一声,打断了韩镇长的话,“你们政府说话就是这德行!尽快?谁知道得等多久?我们一家老小总不能露宿街头吧?你们倒是给个准话!”

付平见此情形,赶紧上前一步,站在韩镇长身旁,沉声说道:“大哥,大家先别激动。咱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坐下来好好谈,闹成这样对谁都没好处。”

那个男人转过头来看着付平,眼神中透着戒备和不满:“你又是谁?别来这一套!我们老百姓不想听那些空话,只想知道我们将来住哪儿,怎么过日子!”

付平摊了摊空空如也的手,示意自己并无恶意,平静地说道:“我是曹海镇的,听说这儿闹了点误会,特地赶过来看看。”

他的目光越过那个男人,直接看向人群中的领头人。那人身材魁梧,双手抱胸,脸上的表情冷峻而坚定,显然是此地的主心骨。付平不卑不亢地说道:“都是国家干部,还请给个面子,让我先跟他们聊聊?总得解决问题不是?”

那汉子身旁的一个年轻人不屑地说道:“你算老几,轮得到你……”

领头的汉子刘大民挥了挥手,打断了年轻人的话,冷冷地说道:“让他过去。”

付平微微点头,朝汉子露出一丝感激的笑容,然后示意王占奎跟上。两人挤过人群,走向被围在中央的曹海镇工作人员。付平心里清楚,眼下的局面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稍有不慎,局势就会彻底失控。

走近后,付平第一时间向韩镇长投去询问的目光。韩镇长显然也感到有些尴尬,脸上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神色,眼角的淤青更是显得格外显眼。他低声对付平说道:“事情有点棘手,我们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付平点点头,压低声音对韩镇长说:“韩镇长,您先冷静一下,咱们得把事情处理好,别让局面变得更糟。”

韩镇长微微点头,退后一步,示意付平先来处理场面。付平转过身,目光扫视着周围愤怒的村民们,心里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这时,他注意到刘大民正瞪着他,眼神中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付平站在人群前,面对着那一张张或愤怒、或疑虑的面孔,心中暗自打量着局势。前方的刘大民一手叉腰,另一只手捏紧了烟,烟头的火星忽明忽暗,像是他心中压着的火气。周围的其他村民,有的低声咕哝着,有的抱着手臂站在一旁,显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

“求人办事,求人办事……”付平轻声重复着,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故意让屋里的人都听到。他叹了口气,抬头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寻找一个久违的答案。

“各位乡亲们,你们想一想,这个事情成了,咱们村子通了路,大家出行方便了,能挣到的钱也多了。政府的补偿款,合作社的预支款,这些钱是给谁的?给你们的啊!我们这些做基层工作的人,天天跑前跑后,能得什么好处呢?”

刘大民站在前头,冷冷地哼了一声:“说得倒好听,打人就是你们的好处?”

付平不急不恼,只是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刘大哥,打人确实不对,这点我们承认,政府也会给个交代。可你们想想,韩镇长他这么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怕耽误了大家的事情,怕这条路修不成,大家的好处也捞不着?”

刘大民的眼神闪了闪,似乎有些动摇,但嘴上依然硬气:“那也不能随便动手啊!打人就是错,错了就得认!”

付平点点头,像是十分赞同他的说法:“没错!打人就是错了,我们不能辩解。既然错了,政府肯定会处理该处理的,给大家一个交代。但话说回来,大家也得想想,咱们一起把事情解决了,路修好了,补偿款拿到手了,日子过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他话音刚落,周围几个年长的村民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有人似乎开始动摇,也有人依旧保持怀疑,尤其是那些年轻力壮的汉子,脸上写满了不满和愤怒。

“你说得倒轻巧!”刘大民冷冷地盯着付平,手里的烟捻了捻,烟灰掉在地上,像是要表达内心的某种不屑,“那条路你们说修就修,凭啥要拆我们家的房子?房子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凭什么你们一句话就要拆了?”

付平微微一笑,知道这是问题的核心。所有的愤怒、所有的对立,归根结底还是围绕着这座房子。这座土坯房,或许在城市里已经不值一提,可在这片土地上,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是他们的根。

“刘大哥,这我理解。”付平的语气柔和了下来,像是在对待一位老朋友,“这房子是你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拆了确实让人不舍。但是你想想,现在这房子已经旧了,住着也不安全。政府给的补偿加上合作社的预支款,完全可以盖一座更结实、更舒适的新房子。你们住得更好,生活条件也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你说得轻巧。”刘大民冷笑着摇了摇头,“房子拆了,盖新房的事儿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到时候咱们大伙儿住哪儿?你有办法吗?”

“有!”付平笑着点点头,语气坚定,“政府已经规划好了安置点,条件比现在的房子好很多,水电。”

付平的声音不高,但字字铿锵。他说话时,眼神从刘大民脸上扫过,又看向周围的村民。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远处几盏昏黄的路灯勉强照亮着四周,村民们的脸庞在半明半暗之间,表情模糊却能看出些许松动。

刘大民盯着付平,嘴里咬着烟,吐出一口烟雾,像是要遮挡住内心的犹豫。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说得好听,什么安置点,什么新房子,可我们这些年见得多了,嘴上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不是我们吃亏。你又怎么保证,说的这些真能成?”

付平早料到这一问,他微笑着点点头,随后慢慢说道:“刘大哥,您说得对,过去确实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大家心里有疑虑,这是正常的。但这次情况不一样,村里的拆迁补偿和安置方案,都是政府和合作社一起商量好的。您可以放心,不仅是政府的补偿,还有合作社的预支款,都是为了让大家住得更好,日子过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