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3章 哥们,你被高中生秒了(3/3)

至于叶新城这种,属于是比较遵守传统阶段,比较循规蹈矩,从高三上学期开始,他的学习路线基本上就是被许青山拎着走的。

按照他前世的情况。

他乖巧归乖巧,2班学霸也是学霸。

但是他最后高考的发挥也是一如既往的稳定,整个高三的成绩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在鹭岛大学学化学。

然后没有保研,但还是考上了本校的,继续读。

上学的时候学习,放假的时候就玩。

别的不好评价,但是叶新城的心理状态倒是一直挺好的。

只是这一世。

许青山想要往上走,想要朝着这个时代的浪尖冲去,身边需要人,而这样的事对于叶新城这种喜欢化学的人来说,也同样算是好事,所以许青山才会一直推着拉着叶新城一起往上走。

起码他很清楚。

十年之后的叶新城回顾人生,会感谢他的。

哪怕这只是许青山对于上一世的回报和两人交情的回应罢了。

“学吧,一学一个不吱声。”

许青山开玩笑道。

“过几天,成绩出来以后把志愿填好了,我就要过去鹭岛那边租一个半月房子,忙些事情,你到时候要不要跟我一起过去玩?”

叶新城眨巴眨巴眼。

“去玩什么?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么久啊。”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许青山卖了个关子,让叶新城继续学。

“叮。”

就在许青山刚拿起书的时候,他的邮箱就收到了新的邮件,打开看看,正是陈大跃回复过来的。

许青山耐心地下载了附件,打开看了一会。

自己的论文上有不少批注。

但是这次的批注有两种颜色,一个是陈大跃的批注,一个是夏壁灿的批注。

许青山突然觉得这有点夸张。

华夏最好的学府两位顶级的老师专门为自己一个人服务,这种程度地批改论文,这种待遇,就算是顶级学阀世家也不过如此吧?

而且。

就看着这论文上的这些批注就知道。

两位老师这次的批改标准,又是按照高规格高标准去的,这架势,估计又是一篇SCI期刊拿下。

想到这,许青山不由的考虑到了一个问题。

等再过几年的时间。

互联网要是开盒到自己的话,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跟刷数据一样地发SCI论文,会不会觉得其中有猫腻?或者是觉得自己是个水货学者?

这个问题只在许青山的脑海里过了一秒就消失了。

无他。

只要他能够做出足够有影响力和重要性的学术成果,或者是应用成果,那就水不了一点。

就算他去写篇《论学术圈演员的自我修养》,估计都会被人奉为圭臬。

社会还是比较现实的,一般是结果论导向。

许青山暂时放下了手里的这些书和手稿,开始全力快速地修改起了自己的论文。

在邮件里,陈大跃也有提到了他和夏壁灿对于许青山安排和建议。

希望他能够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加急把文章修改出来,然后按照流程投递到ICML国际机器学习大会上去,等待会议学术评审的意见。

如果能够成功。

那他将成为华夏首位在国际计算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的高中生。

听一听就觉得很劲爆。

就算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损失,继续按照正常流程,由夏壁灿作为通讯作者去投稿期刊,然后再继续投稿给别的学术会议。

其实许青山也没有想到老师们这么快就想让自己去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

这是件好事。

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相对来说还在蓄力发展的阶段,西方学术圈的优秀学者的数量有多年的积累,还是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