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还是太保守了。
陈晨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合理预计。
“现在这一条生产线,产能爬满,我估计也就是一月两万台。”
“但产能爬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我觉得指望一条线,不太可能了。”
“我们得想办法,再搞一条生产线。”
宋杰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要么在北方设立一个生产基地,南北同时动手,效率会高很多。”
首周销量破三万,后续的销量肯定不会低。
事实上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打破国内记录。
如果单凭现在的产能,首批用户拿到车的时间至少要在两个月以后。
卖的越多,后续的客户等的越长,有可能长达一年半年。
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现在的汽车工业,三五个月就是一次大代际更迭。
用户刚下定,车还没拿到手,结果版本更新了。
没到手的新车立刻变老款。
不用说,一定会影响销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扩大产能一条路。
可卫筱听到这话,只觉得肉疼。
“当初搭建这一条生产线,我的全部积蓄花出去了,你还要再建一条?花的真不是你的钱啊。”
陈晨不以为然:“有订单,你怕什么?”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有订单!”
卫筱想想就气的不行。
别人嗷嗷扩建,是因为人家成本价合算很合理。
我们呢?
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有订单才是最恐怖的。
“现在卖一辆车,你得亏三万好几千吧?”
陈晨点头:“差不多,不过后面会好一点,逼近三万以里。”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能回本?”
陈晨离职回答:“那就得等等了,目前电池成本和材料成本还太高,得用产量往下拉,这个时间无法预计。”
卫筱双手一拍:“所以啊!这个的时候你扩产能,不是坑我吗?”
产能是扩不了一点的。
至少不是现在扩。
来之前卫筱已经打过小算盘了。
产能不足,并不是一个二极管的问题,不只有一昧扩产这一条路。
你还可以减少销量啊!
卖的少了,产能不就上来了?
不过这些话,她只能憋在心里。
她轻咳两声,义正言辞。
“扩产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
“我们作为一家庞大的公司,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所以这个议题,暂时先放一放,至少等到销量稳定,能建立可预估的模型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