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2章 生活不会亏待热爱生活的人

陈崇伟稍微郁闷,失去了那些物业和铺面就算了,没想到连自己的珠宝公司的控制权也失去了,还要大老远跑去缅甸那个乱糟糟的地方。

他想了想,说道们家的凯琳在国际学校学习,听说你在霓虹的一桥集团认识有人,你觉得她去那读高中合适吗?”

看到叶华点头同意了,陈宗伟想了这么久,也不纠结股权太少的问题。

有叶华他带资入驻,还怕以后生意难做吗?

以叶华现在显露出来的实力,多种多样的投资路径,那么广的人脉,他进入的每一个行业和企业,盈利怎么样他猜猜就狠厉。

比如说以前钟曲红的海底捞,以及现在四处进击的袁永怡那个爱马仕。只是他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一个小自己一轮的年轻人帮他安排家里的事情,让他无后顾之忧,他心里不免有些堵,但脸上还是挤出了笑容:“谢谢叶生,不知道是否有幸请叶生吃个晚饭?今晚方便吗?”

“老陈,现在你家里困难,请客吃饭的事情等你从缅甸成功归来的时候再说吧,今晚的饭局我买单,咱们去月亮塔的海底捞,想吃啥都可以。”叶华摆手道。

“好好好,今晚八点海底捞,不见不散。”陈宗伟激动起身伸手道。

“噗!”叶华笑喷了,拍着心口说,“老陈,别说得那么激动,现在你都跟我混了,你那个聚宝汇对我来说只是一笔小生意而已,我们已经合作这么多年了,你觉得我还会亏待你吗?”

听说跟叶华一起的哥们都已经发达了,陈宗伟能听出叶华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是有些激动。

送走了陈宗伟,叶华又思索了一下,才感觉抓住了陈宗伟的一点心思。

月亮塔是一个超大的新月造型建筑物,虽然它比不上王国塔、叶华塔、达芬奇旋转塔、风中火烛这些奇葩建筑,但是充满特色的造型,仍在全球的建筑界引来惊叹。这一轮从天上摘下来的新月,为科技城的地标建筑物开启新的里程碑。月亮塔占地不小,高度十分惊人,猛一看,或许真的会以为月亮掉到地上了!月亮塔是一个复合商业空间,现在已有健身室、儿童图书馆、会议厅、餐厅等进驻了。

到了晚上八点,偌大的月亮塔里已经灯火辉煌,恍如进入了一个皎洁的月宫,

叶华在海底捞订了一个能容下20人的大包间。

“华仔,我是陈宗伟的太太曹子嘉。你好你好,承蒙关照!今天我总算见到偶像了哈”今晚陈宗伟把一家人都已带过来了,看到叶华如巨人一般专门在门口迎着,陈宗伟一家人受宠若惊般自我介绍着。

这次要去霓虹发展的陈凯琳已经16岁了,脸有些大,不过是个一米七三的苗条少女。她姐陈凯琪打扮得很中性,而最小的陈震华只有十一岁,说话总算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家里人都叫我华仔,你也叫华仔,听说你武功很厉害,能不能教我几招?我这么帅,我拜你为师,去你们维多利亚娱乐肯定会成为一个巨星的。”

“小家伙,我收徒很严的。”叶华拍着陈震华的肩膀笑道,“等你能在一分钟内做30个原地后空翻的时候,再来找我吧。”

“我现在一个都不会翻,你教我,我肯定很快学会的。”

“华仔,呃,是小华仔,吃饭呢,别胡闹,等吃了饭再说翻跟斗的事情。”孩子妈曹子嘉赶紧拴住了自家的小调皮。

质量的把控,但是她一个人不可能每个都靠自己检测,必须要有一些专业的检测机器。

孙红梅当然知道袁永怡的意思,质量是精髓,肯定不能马虎,光靠多人多次的肉眼检测,绝对保证不了产品质量。

“之前张小惠就想过用自动化生产,但是风险也有不小,最终只是引入了aoi光学检测仪”孙红梅跟袁永怡在一起剖析。

奢饰品的生产的确是不好做,她们都去搞高科技了,那些高科技产品的利润基本上是甩她们十条街。

爱马仕实现全自动化大量生产了,她的品牌度肯定受到冲击,现在是经济危机阶段,高科技生产模式以前也完全没有出现过,到时品牌力下降了,放上去跟那些高利润的高科技产品pk,难保不会成为炮灰。

袁永怡闻言跟孙红梅慢慢讨论,其实叶老师跟她讲得清楚。想要保持品牌力,又想扩大生产,广告还得铺开,甚至把那些神转折广告创意都灌输给她了。

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定位,细分客户群体非常有必要。

收购了那么多品牌,客户群体就要不一样,还要差异化销售

……

叶华对袁永怡这个新入门的关门弟子容忍度挺高的,主要原因是对她没抱什么期望,所以也不着急,让她慢慢锻炼。

就连丘淑珍都过来劝她不要着急,时间宽裕,慢慢做精益生产,争取把爱马仕这个品牌做好一些。

可这爱马仕奢饰品做起来挺简单的,就那么几个工序,广告也做了不少,再怎么改善也改不出花来。

在过了一个星期后,袁永怡忍不住了,跟丘淑珍商量一下,就去找叶华汇报工作。

叶华先是皱着眉头,跟着叶华她们深入浅出讨论一阵,发现她们对跨行业的眼光还是不够。

让袁永怡的爱马仕和安娜的布加迪威龙超跑先合作一次,先做内设设计,把名气打响后,还可以给准备上线的游侠空客设计内饰,还可以做外星人的爱马仕版,还可以给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仿真机器人做外形设计、还可以和六福珠宝他们合作

在对爱马仕做了一些更改后,叶华帮袁永怡联系了其他公司的负责人和其他供应商,这次叶华亲自开口,如无意外,大把企业过来和爱马仕组团队了。

袁永怡稍微松了一口气,她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她也想早点出成绩,她迫不及待的顺着叶老师给的名单去了解哪些姐妹企业的背景,去选合适的团队。

袁永怡对姐妹公司的人不是太熟,这事情就全部由孙红梅自己办。

其实她觉得找一个合作伙伴先试水看看再做决定,没想到叶华一下子找来这么多公司。

果然,第二天一早,港城十几个公司的负责人助理过来找她商议合作事项,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事务,袁永怡也不可能一下子揽下,挑了几个实力强大的,其他的公司就婉拒了。

这次的金融危机影响太多,其中一个没选上的珠宝公司的大老板陈宗伟在这次危机中损失太多,直接要求见叶华。

陈宗伟家族的聚宝汇之前是开金铺的,他和同哥都是叶华最大的合作伙伴,前期叶华从从宝藏里得到的大金块基本都卖给他们了,而陈宗伟看到港城的房地产炒得那么火爆,在同哥的怂恿下,贷款从骆慧安那接盘了不少房源,还投了大量的钱到股市上,金融危机一来,他的资金链就断了。

原本他的聚宝汇拥有港城三分之二珠宝店的隐形富豪,资金链一断,他居然成了欠债累累的负翁,一些供货商开始上门暴力催收。

接盘侠发现上当找上门了?

也许这十年来,叶华把港澳两地的房地产搞得太猛,连叶华塔、达芬奇旋转塔、月亮塔、帆船教学楼、金沙滨海宿舍楼等等奇葩建筑都搞了出来,那些高科技的概念股也飞上了天。都怪自己太过贪婪,好好的黄金生意不做,把大部分的资金拿去炒楼炒股。

接盘的又不止他陈宗伟一个人,同哥、诚哥、基哥、湘哥、欣哥等或多或少都接了不少盘,但他们很少炒股。

以至于这两个星期大部分时间,叶华都是在和这些大佬喝茶,谈回购的事情。前期低价出售也是为了腾出资金去金融市场收割韭菜,这次金融危机上所获30倍以上的利润,现在再回购之前的物业也是小事一桩。

而就是这两天,袁永怡这个小妹子居然代表爱马仕和叶华旗下多个企业深入合作,还开始大规模进入珠宝生意,有心人一看就知道她又是叶华的其中一个代理人。

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孩能在短时间空降到高位,这是也就叶华这个浮出水面的全球首富能做得出了。

单论名声,就这十年里,他获奖无数,头上顶着无数光环。

当然,他手下的弟子们,每个都不是普通人,在各个领域都是行业大咖。

你问港人们怎么才能最快达到人生巅峰,人们肯定会立刻想到靠到叶华这棵大树上。

现在陈宗伟生意失败,负债累累,能救他的也只有叶华这个大金主了。

陈宗伟预约了两次,终于在叶华塔的办公室见了面。

刚进办公室,陈宗伟就握着叶华的手,大吐苦水,叹息道:“唉!都是一个贪字。前年年香港股市疯了,我看不少人赚钱,我这个学珠宝设计的虽然知道股市风险大,但还是忍不住进去了,结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能赚一千万,我把工厂和铺面也抵押给银行借钱炒股,哪承想去年年股灾一来,我的资金一下子转不动,房子、铺面、工厂都给了银行。”

“老陈啊,先喝茶。你的事,我了解过了。”叶华娴孰的给他泡了一杯功夫茶,“都是老朋友了,既然你看得起我,能帮我一定会帮。”

陈崇伟无心喝茶,直接开门见山道:“叶生,那些房子、铺面、工厂都过给你了,能不能借一个亿港币给我?”

“老陈,现在的恒生指数不是上去了吗?你怕什么?说不定过了年你那些股票还能翻番呢。”叶华又安慰道。

陈崇伟不想谈这个,无奈笑道:“叶生,我那些股票都是加了杠杆的,都被爆仓了,回不来啦。现在我只想安分点做珠宝设计的生意,主要是做高端定制的那种。”

“既然还有房子、铺面和工厂做抵押,借给你一个亿也行,不过我要入股你们聚宝汇,我要70%股份。”叶华说道。

“叶生,谢谢你看得起我。”张繁枝嘴里答应着,心里早已骂娘,我现在一大堆债,还有其他选择吗?

叶华说道:“我们项目和其他的不同,货源还挺重要的,早年我在缅甸那投资了不少土地,准备玩玩玉石,你今天来了刚好,等把合同签了,你代我去那边亲自走走?”

从缅甸带货回来自己加工,自己手下无数人才,刚要了他的房子、铺面和工厂,这次叶华打算带他一起发财。

相传在13世纪初叶,一位华夏商人在从缅甸北部长途跋涉返回云省的旅途中,为了平衡骡背上的负重,在路旁随手拾起一块石头放在鞍边的篮里。返抵家园的时候,商人拿了石块抛在一旁,不料,石块裂开,露出了里面的内涵,商人顿时目瞪口呆,原来那竞是一块上好的裴翠。这就是缅玉首次被发现的传说。后来,商人组成寻宝队再赴缅甸,却空手而回,没有人可以找到缅玉的根源。百多年后,云省的官府再度派人前往缅甸找寻玉矿,可是队伍中无一人生还。自从传出缅甸蕴藏玉矿后,不少华夏商人冒险寻宝,也有人偶有所获,后来才知道,滇缅接壤的区域毒瘴弥漫,盗贼如毛,是一条令人谈色变的不归路。

据历史所载,云省的商旅是在1788年间展开玉石贸易的。由于玉石生意利润丰厚,于是不少人在这个大前堤下,不惜闯入不毛之地。终于宝藏之谜揭开了—原来,缅玉的产地是缅北而曼德勒市以北60余公里的抹谷则蕴藏着丰富的红、蓝宝石。

从此,缅玉成了首饰中的牡丹,而华夏商旅更蜂拥前往,缅甸大发玉石财。1830年至1840年间,缅玉贸易到达全盛时期,就连一向人烟稀少的玉石产地也顿时繁华起来。

初期,云省的商人购买玉石后,使用骡马驮回昆明市转售。买家多数是跨越广西而来的粤客商,通常,卖家会把玉的原石的一小角削云,露出一小片玉石色供买家挑选。但凭观察选购玉石,纯粹是经验加上运气,这个传统的交易方法维持至今,甚至缅甸政府将采玉业和对外玉石贸易收归国营后亦没有改变。由于玉原石的表里在色泽的质地上有极大差别,故此不少人栽了跟头,损失惨重。但也有人吉星高照,发了大财。总之,这不是一般门外汉适宜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