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没有多犹豫,一气呵成写下这首后世佳作。
“七兄写得好,我斗花的时候,赋七兄的诗,她们一定羨慕我。”
李玉莹实际上不懂李瑄写得是什么。她要的只是一首诗。
旁边少女眼眸中异彩连连,她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才华的少年,一首诗歌一挥而就,像传说中的大诗人王维和李白。
“玉莹,这小娘子是哪家的?”
李瑄搁笔后,随口一问。
“她叫姜月瑶,也住在平康坊。”
李玉莹回答李瑄。
“姓姜,和李林甫是什么关系?”
李瑄听后,眉头一皱。
士族姓氏,数都能数过来。对李瑄印象最深的姜姓,就是李林甫的母族。
“那是我表伯父。”
姜月瑶弱弱地回应一声。
她是姜皎的孙女。
当初的姜皎,可谓是倍受李隆基恩宠,由于嘴上没把门,在开元十年时,被李隆基贬到钦州。
姜氏因此败落。
由于李林甫微末之际,姜皎对其疼爱有加,所以他得势以后,对舅父的后代视若己出。
“玉莹,你怎么能和李林甫的亲戚来往呢?”
李瑄听到姜月瑶的身份后,非常不悦,对李玉莹训斥。
看到李瑄的变化和严厉的语气,让姜月瑶吓得花容失色。
“你打李屹,关我们什么事?”
李瑄从未说过李玉莹,见李瑄说变脸就变脸,李玉莹害怕的同时,很不服气。
姜月瑶可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一直以为李瑄与李屹之间,只是少年意气的口角之争,这样的事情,在长安贵族之间,太普遍了。
“你父亲和你兄长死无葬身之地,关不关你的事?”
李瑄将李林甫当成死敌,不能容忍家人与李林甫的家人有来往。
历史上,他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李适之被逼死在宜春郡,在连棺椁都无法回老家。
他的兄长李霅扶着李适之棺椁落叶归根的时候,被李林甫派人打死在洛阳河南府的衙堂上,没有任何理由。
看到李瑄大发雷霆,姜月瑶眼中噙着泪水,扭头跑出去。
“哼!”
而李玉莹有叛逆之心,她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李瑄的话。
立刻抱着牡丹花也跑出去,没跑几步,又回头带走李瑄刚写的《赏牡丹》。
李瑄刚准备阻止李玉莹离开,但下一瞬,李瑄停住脚步,叹了口气:“才十三岁,她懂什么呢!”
朝堂之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是他们男人承担的事情。
李瑄静下心来,又写一副较为繁琐的字帖,霜儿来禀告李瑄:“七郎,大郎叫你去前厅。”
“好!”
李瑄吩咐霜儿将桌子收拾一下,来到前厅。
他看到皇宫的仪仗后,心中惊讶,宫里来人,兄长叫他干嘛?
“七郎,圣人召见你,随林常侍入宫面圣。”
李瑄一入前厅,李霅就向李瑄说道。
李适之还在门下省处理政务。
这也是李林甫刻意为之,否则李适之跟到兴庆宫,会阻碍李林甫的计划。
“圣人怎么会召见我呢?”
李瑄好奇,难道是父亲今日早朝的时候推荐他。
“林常侍说圣人得知七郎诗名,故而召见。”
李霅回答李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