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

宫廷第一乐手李龟年开局献上王昌龄的名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声调激昂又悲怆,一唱三叹。

几曲过后,李隆基邀请李瑄到他旁边就坐。

既然是送行李瑄的宴会,李隆基要与李瑄好好谈论一番。

“七郎此战,准备如何具体?”

李隆基想得知李瑄的战略。

“回圣人,吐蕃大军的布置,臣还不清楚。如今吐蕃赞普亲至青海,参照开元二十九年,其兵力绝非聚集在一起。所以要等到达河陇的时候,臣才能布置。”

李瑄向李隆基阐明,无法告知。

和上次不同,上次吐蕃在青海、九曲、赤岭的布局被李瑄等人猜透,所以才制定出虚虚实实地策略,戏耍了吐蕃。

现在吐蕃聚集大量兵马,绝对是寻求与唐军大战,李瑄要先弄清吐蕃的布置,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对敌。

“七郎言之有理。朕相信七郎随机应变的本领。”

李隆基不再问作战计划。

李瑄屡屡能在大战中完胜,使李隆基对李瑄很有信心。

“朕之前说的话,依然有效。只要拿下尺带珠丹,不论是死是活,都为七郎封王。”

李隆基又提醒李瑄这件事情,可见他对妹夫尺带珠丹的恨意。

“臣倾尽全力,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一定逐杀尺带珠丹!”

李瑄向李隆基拱手。

他知道李隆基不是瞎说,历史上的天宝后期,李隆基先后给哥舒翰和安禄山封王。

李瑄是宗室,李世民的后代。像信安王李祎一样,当个郡王,不会有大臣反对。

“吐蕃功成,雪域高原可否上?”

李隆基还是对吐蕃的领土念念不忘。

“此次征服苏毗,挑选不畏冷瘴的士兵,在苏毗境内训练几年,有机会攻破逻些城!”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苏毗的十一个东岱是吐蕃入侵河陇的大后方。

唐军若是占领苏毗的十一個东岱,等于锁住吐蕃的大门。

将来征服吐蕃很有可能。

不论如何,李瑄也要先为李隆基画上大饼。

让李隆基觉得他有能力为他开天辟地。

“有七郎在,户部迟早将雪域高原纳入版图。”

李隆基举起杯子,与李瑄共饮。

旁边的杨玉环默默听着李瑄和李隆基谈论,拿起杯子浅尝辄止。

“都说吐蕃士兵视死如归,王君、盖嘉运、王倕、萧炅、皇甫尚书等皆与吐蕃有过败绩。可吐蕃在李将军手中,不堪一击。李将军之兵,个个以一当十。尺带珠丹想胜,恐怕得二百万大军前来!”

李隆基诙谐一笑,意指吐蕃不可能战胜李瑄。

把李瑄捧得很高!

“臣之用兵,谋勇并进,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或使敌猝不及防,出奇制胜,所以能有今日的功绩。吐蕃蛮夷虽不如大唐文明强大,但其还是可取之处的。”

李瑄没有被蒙蔽双眼。

出征前李瑄被捧得太高,几乎被李隆基造神了,他必须胜利。

否则李隆基没面子,他将来肯定不好过。

“我大唐羽林龙武禁军,吐蕃效仿;我大唐节度使军使,吐蕃效仿;我大唐以军城堡垒安边,吐蕃效仿;我大唐强弩弓箭,吐蕃效仿……唯独无法学习我大唐礼义廉耻。他们有什么长处?七郎说来听听?”

李隆基真没觉得吐蕃士兵有什么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