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一章 王忠嗣赠李瑄两石漆弓,墙倒众人推

恰在此时,济阳别驾魏林的奏折送达。

李隆基看后勃然大怒。

而安禄山的奏折也如约而至,让李隆基觉得王忠嗣有这样的意图。

他将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御史中丞叫来一顿训斥,让他们加大力度审讯,尽快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什么是满意的答复?

其意不言自明。

他们再去仔细研究案子,与此同时,李林甫让依附他的官吏,去构造罪证,向三司“告发”王忠嗣。

王忠嗣从威名赫赫的两镇边帅,变成一个破锣鼓,是个人都能跳出来锤一下。

虽不能对王忠嗣严刑逼供,但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让王忠嗣心神几近崩溃。

他请求见李隆基,但李隆基拒绝见王忠嗣。

有同情王忠嗣的大臣,却不敢求情。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都不是李林甫的人,但是在这种形势下,只能跟着御史台去审问王忠嗣。

谁敢为王忠嗣说情,谁必会因此触怒龙颜。

李林甫其实并不像表现出的那么淡定。

他知道王忠嗣不会招供!

但李隆基迟迟不下令废除太子,让李林甫很郁闷。

太子一直在东宫,就是不承认奴仆是他派到太原的。

太子府的奴婢、属吏,皆表示那奴仆只是一个小杂役,平时看不见太子之面。

太子怎么可能将这小杂役派往太原呢?

李隆基在一次朝会后,又以此问李林甫,好在被李林甫搪塞过去。

他甚至感觉到李隆基没有废太子的意图,这让他十分惊惧。

如果太子不被废,现在对太子的伤痛,将来会十倍、百倍,加在他或他的后人身上。

他第一次感觉,自己看不透圣人……

敦煌,太守府。

李瑄经过玉门关、阳关的视察后,返回敦煌。

颜真卿已经全部审讯完毕。

“启禀李帅,盛玉亮已经全部招供,这是他的罪状!”

堂内,颜真卿将几份罪状,交给李瑄。

他还没开始上刑,盛玉亮就全招了,只求速死。

李瑄接过罪状,上面主要描述盛玉亮贪污受贿,与贼商狼狈为奸。造反的帽子也被扣在头上,由不得他不同意。

其他的罪状是敦煌长史、敦煌令等人的,皆有贪墨。

不仅仅是与贼商串联,还与豪强联合,欺压百姓,甚至还有以权谋私,售卖流外官的事情。

流外官虽不在品级之内,但可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李帅,那三个贼商队不仅仅是他们三支,还有联盟的同伙,只是他的同伙不干劫掳妇女的事情,充当正经商队。这些商队准备混在一个商盟中,配合贼商,在沙漠中洗劫那些商盟。可惜李帅您封锁玉门关,使他们的计划一直得不到实施。”

颜真卿又向李瑄说:“属下已经掌握那四支商队的动向,通知豆卢军、墨离军抓捕他们。不知抓到他们后,该定下什么样的罪行?”

“与贼商同罪!”

李瑄没有丝毫犹豫,为这些商队定罪。

颜真卿点头,那些贼商死不足惜,将他们的罪行披露后,商人们会感到情形。

因为李瑄揪出“奸细”,让许多商队逃过一劫。

“从贼商口中得知,西域也有贩卖汉人妇女的贼商,但西域汉人,往往与军人浑居,很难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