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零六章 李瑄罢相,李林甫死,宿命

“天水王的大名我如雷贯耳,相见恨晚呐!”

张旭一直定居在洛阳,现来长安游玩。

他刚得知李瑄罢相的消息,唏嘘不已。

他读过李瑄的诗词,李瑄的《水调歌头》,他不知用草书写了多少次。

“今日醉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先生笔走龙蛇的狂逸。”

李瑄笑着说道,不失洒脱。

“那就要看天水王的诗了。”

诗人相会,一般是要写诗的,张旭想目睹李瑄的诗名。

“哈哈,由兴而发,我尽力而为。今日我们喝酒,不许讨论政事。”

李瑄笑了一声,然后向众人提醒。

别因为他罢相,说一些不符合时宜的政事。

杜甫、岑参等人心知肚明,以为李瑄要一醉解千愁。

于是,他们谈天说地,诗词歌赋,都有涉及。

他们提到公孙大娘的时候,杜甫和张旭来了兴趣。

张旭说他书法的神韵,就是因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所得。

他为众人讲述那一次观看剑器浑脱后,喝得酩酊大醉,但他依旧撑着写书,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将头发浸入墨汁中,以发代笔,挥洒于墙壁之上……

……

李瑄在明月酒肆“买醉”的时候,李瑄罢相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长安一百零八坊。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也随即被废除。

长安的平民百姓痛哭流涕,平心而论,李瑄策令并没有错,全是为底层的百姓考虑,在一步步击碎豪强大族。

这么好的宰相,圣人怎么会罢免呢?

难道圣人有眼无珠吗?

第一次,平民百姓对李隆基产生质疑。

甚至有不少老者跑到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下,跪请圣人收回成命。

可惜圣人不在勤政务本楼,在南熏殿内饮酒看歌舞,旁边是杨氏姐妹,和欲言又止,心事重重的杨玉环……

滞留在长安的文人士子也多不解,特别是是寒门,聚在一起惋惜。

李林甫当了十七年宰相,天水王为什么不能呢?

可百姓虽多,力量微弱。

贵族们有的因李瑄罢相,弹冠相庆。

有的为李瑄而感到遗憾。

李七郎,注定是一个复杂的人。

李适之被儿子们告知消息,呆在原地!

李瑄一直安抚他,他还一度认为李瑄有什么办法呢?

他的七郎竟然被罢相了。

他立刻到天水王府,想要安抚李瑄。

但李瑄并没有回天水王府。

李适之派人打听到李瑄和一众文人在长乐坊饮酒后,稍稍放心。

他的想法也一样,一醉解千愁,让七郎大醉一场吧!

……

李林甫府。

“李七郎罢相了!李七郎罢相了……”

反应最激烈的,是李林甫,他不断重复这个消息,怔怔地立在原地。

他的心堵得慌,情绪难抑。

“噗嗤……”

下一瞬,一口老血从李林甫口中喷出。

旁边的柱子上,一片血红。

“大人……”

李岫大惊失色,赶紧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