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一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

陇右其他军如宁塞军、振威军、合川守捉,也都离开宁塞、西平郡。

它们虽然只有五百到一千人,但这种小军、守捉的意义,就是为了遥控戍堡,巡查边界。

否则就不能算是边军。

李瑄将合川守捉调到乌海城,这实际上是苏毗的国境,但此要道一定要掌控在大唐的手中,苏毗也不会说什么。

将振威军调到伏罗川,将宁塞军改为临蕃军,调到茶卡盐湖西北的乌兰地区。

最后是计划新建立在柏海的三支军队,神威军、绥戎军、定戎军。

这其中的重点是神威军。

这一个月来,李瑄考虑再三,突然觉得神威军的名字不好,他准备不取神威这个名义,而是改为神策军。

接下来的一两年,李瑄要想方设法入相。

去长安不能把亲卫带上,因为李隆基会让金吾卫护卫他,最多带几个贴身的卫士,或者招募奴仆。

一共一万五千人的神策军,驻扎在水草肥沃的柏海,还有牛羊享用。

李瑄准备将亲卫,留在神策军,组成神策军的骨架。

由临洮军副使南霁云,为神策第一任军使。

以李晟为神策军副使,张万福为神策军副使。

裴璎在神策军为骑将,其他神策卫,立跳荡功者,皆为神策、绥戎、定戎三军的衙将、郎将,未立者为押官。

李瑄提拔一名叫曲环的河源军副使为定戎军使,他在战斗中非常勇猛,值得提拔。

提拔河西掌书记段秀实为绥戎军使,计划绥戎军比定戎军多两千人马。

在僚属中,段秀实是让李瑄放心为将的人。

他要以神策为基,定戎、绥戎为两翼,这两万多兵马成为镇守吐蕃的第一防线。

将来起事的时候,也能为他所用。

等新占领的区域事态稳固,军士招募后,河东、朔方、河西步骑会抽调走。

河西赤水军调回凉州城。

而原本在凉州城的大斗军,调到白亭海边的休屠海,建立大斗军城,给回纥上一下压力。

李瑄打垮吐蕃,在休屠海筑城,距离回纥一步之遥,回纥一定会多想,也会畏惧。

因为和强盛的吐蕃相比,回纥不算什么。

而如此强盛的吐蕃,三年时间被李瑄打垮,赞普也被生擒。

青海至柏海发展规划,军事调动,此为第三份奏折。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家书。

不知不觉,李瑄又长一岁,到了及冠的年纪。

按礼制,李瑄当有一个表字。

当然,大唐没有汉代那么重表字,有的文人权贵不称表字,也没有表字。

奏折六百里加急送至长安后,李瑄没有在多玛停留,他押送着尺带珠丹等人,准备前往青海。

顺便将石堡城解决……

……

长安城。

一个月前,李瑄派人快马加鞭将大破吐蕃的消息传到长安。

一连几天,都有驿卒七百里加急飞奔至长安城中。

从大非川骑兵破敌,到生擒尺带珠丹,全歼吐蕃士兵。

得到这些消息,李隆基激动不已。

特别是得到吐蕃全军覆没,生擒尺带珠丹的消息后。李隆基下诏休朝,大宴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