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与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

他用官袍擦拭眼泪,向李瑄一礼后,重新回到座位上。

唉!

天下兴盛的时候,皇帝大兴土木。

曲江群殿、华清宫、兴庆宫、大明宫、玉华宫、翠微会、明堂、天堂等等,不都是天下兴盛的时候建筑。

太宗皇帝,也不能免俗。

皇宫已经那么大,还不能容纳皇帝吗?

每次出行,还都要大兴土木,建立行宫。

更别说天下将亡的时候了。

“我只会修建道路、桥梁、水渠,不会为一己私欲,去建筑宫殿。”

李瑄不仅是对杜甫的保证,更是对天下的承诺。

洛阳到长安,到处都是宫殿群。

最让李瑄难受的是,每个宫殿都有官吏、宦官、宫女。

有的皇帝几十年不去,他们为维护天子尊严,还要一直守着。国家大量的财政用在这些俸禄上,用在保养宫殿上。

“臣不知殿下为何召见,但臣来的时候,想着向殿下说一些百官不敢说的话,请允许臣变成拾遗补缺,如果言语有失,甘愿受到惩罚。”

杜甫再次向李瑄说道。

李瑄是他的“恩相”,在野无遗贤,心灰意冷的时候,是李瑄召他为官,叙述宏伟的事业。

这个他心目中敬重的大诗人,自古未有的大英雄。

却破坏心中的理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杜甫心中,臣侍奉君,当忠心耿耿。

别看他偷偷写诗喷李隆基,但更多是恨铁不成钢。

杜甫并不迂腐,如果迂腐,也不会在天宝年间人人歌颂盛世时,写出《兵车行》《丽人行》《丹青引》《秋雨叹》这些。

他一直是标准的儒家,能说出“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将圣人和大盗一起比喻。

有时杜甫也不明白。

因为李瑄在诗词中往往表现“忠君爱国”,因此受到李隆基的提拔。

圣人即便对不起天下人,但绝对对得起李七郎。

李七郎心怀天下,却辜负圣人。

如此反差,使杜甫一度难解。

最终,他却选择李七郎。

也使杜甫迷茫,因为这是对自己信念的冲击。

“子美尽可直言。苗晋卿等人骂我是小丑、逆贼,我依然没有怪罪他们。怎么会接受不了子美批评的话。”

李瑄微微一笑,亲自为杜甫斟一杯酒,并敬他一杯,先干为敬。

杜甫也一饮而尽。

“恕臣直言,殿下以此方式得到皇位,并不太光彩。大臣和将领服从殿下,是因为殿下文治武功光耀千古,遗祸无穷。那些文臣武将的后代,不一定会服从殿下的后代。”

杜甫明言道。

太子即便铲除不服的大族。

而他的从龙功臣,会成为新的大族。

不说历史,只唐以来,功臣后代背叛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生不到一年的安禄山叛乱,张仁愿和薛仁贵何等威名,后代却跟着造反。

“士为家而劳,将为族而禄。类似的事情,我已有感知。”

李瑄缓缓说道。

他何尝不知“忠诚”呢?

他自己希望麾下对他忠诚,可他就是不忠之人。

他威震天下,全靠他无敌的武功。

“那殿下为何不愿意成为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