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将死于草原

且胡州以汉人为官,加以治理。

如大唐在青海省的吐谷浑、党项、通颊等部,全部都任用汉人官吏,逐渐设县,改习汉语。

这是新式都护府的意义。

如果跟以前一样,征服一个胡部,让胡部自治,如国中之国。

一旦遇到风云突变,这些胡部随时可以背叛中原王朝。

这是草原部落几千年来,“春风吹又生”的原因。

历史上也有血淋淋的教训。

十天后,李光弼召集草原部落,包括回纥俘虏在内,准备在望建河北畔建立一座夯土城池。

毕竟城池才代表中原文明。

城池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经济互贸之地。

同时,李光弼将他辖区内的战况汇报给朝廷。

请朝廷、天策府开始为此划分区域,以及对牧民的管制方案。

……

在李光弼击拔野古的时候。

郭子仪率骑出太原,攻击北方势力最大的仆骨部,以及驻扎在太原以北的回纥骑兵。

王难得率骑出灵武,攻击以多览葛为主的回纥部落。

他们都是大唐的名将,入草原周旋,势如破竹,连战连胜,使回纥节节败退。

甚至还向小海(今贝加尔湖)撤退。

小海一带的骨利干、阿特等部来援,亦不敌王难得麾下的大唐铁骑。

这让单于城中的移地健陷入惶恐。

“嘭!”

“可恶的九姓部族,竟不听我的调令。”

单于城的宫殿中,移地健不断地拍桌怒骂道。

他认为回纥东部,本不该那么快溃败。

但是九姓部族,许多已经不听草原大可汗的征召。

特别是米利达干在望建河大败后。

仿佛注定回纥败局已定一般。

九姓部族,为原本九姓铁勒。包括回纥。

但突厥诸部、浑、契苾、思结等部落分支非常多,面对大唐的来势汹汹,将大可汗之令当做废纸。

这明显是认为移地健必败。

“我回纥王庭在郁督军山,即将面对大军压境,不能轻动。待我军胜利,再好好惩罚他们。”

莫贺达干安抚移地健。

现他们得知唐军大量兵马汇集在白亭海,似要出击单于城。

是以,郁督军山周边的回纥主力没有动弹。

回纥最精华的牧场在郁督军山,嗢昆水、仙俄水、独乐河一带。

也就是后世的色楞格河流域。

这里方圆千里之地,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能养良马。

自古就是草原王庭的聚集地。

莫贺达干认为,只要这一带保全,他们失去再多,也可以重新得到。

东部只要拖住唐军即可。

“米利达干也是一个饭桶。这么快就一败涂地,否则我们不会如此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