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九十七章 收复范阳、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

但史思明现在毫无办法,他刚假传安禄山诏书,忽悠士卒提升士气。

让士卒突围,肯定没有人跟随。

而且他也没地方可去。

李光弼令王思礼和仆固怀恩分南北进攻范阳其他县。

由于史思明将兵力全部抽调至范阳城,范阳诸县,几乎没有过多抵抗,先后被唐军攻克。

李瑄在得知刘客奴归顺大唐后,封他为卢龙都督,去“客奴”的贱名,赐名刘正臣。

令刘正臣率平卢军,进攻渔阳。

而李光弼又腾出一部分兵力,与刘正臣一起夹击渔阳郡。

十日不到,便攻克全郡,破渔阳城,伪渔阳太守欲逃往室韦,寻求庇护,但在路上被王思礼截杀。

数日后,王思礼北上进攻密云郡,克密云城,擒伪密云太守。

至此,安禄山在黄河以北,仅剩下老巢范阳城,而且还被围得水泄不通,史思明插翅难逃。

……

陕郡。

“不愧是李瑄,不愧是天将军!”

崔乾佑望着营寨中落下的大燕军旗,握紧拳头。

军旗还在随风飘扬,但将士们士气低到极点。

没有被正面失败,而是带着不甘心退出。

这段时间,流言蜚语太多,三人成虎下,人心涣散。

甚至还出现中原兵马逃离大军的情况。

阿史那承庆下令将逃兵当众斩首,以图震慑,却引起更大的恐慌。

十几万大军的精神如弦一样绷紧,压抑到极点。

崔乾佑也知道自己不得不退回洛阳,否则洛阳失守,他们孤军必然崩溃。

在不知不觉中,大燕的兵力落后大唐太多。

且在战略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动。

“元帅,撤军之时,除了防止唐军追击,还要防备诸军溃散。”

张通儒向崔乾佑提醒道。

看到此情此景,他有一种大势所趋的感觉。内心十分苦涩。

张通儒的祖父张仁愿,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大唐妇孺皆知。

张仁愿统军号令严,赏罚明,御敌有方,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时人将之与李靖齐名。他为相期间,重用贤才,礼待同僚,所举之人,多至显贵。

在张仁愿死后,人们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季祭祀。

这样出将入相的人物的孙子竟然是叛贼。

其实张通儒也想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他辅佐安禄山平定天下,他的祖父并不会蒙羞,反而会因他荣光。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追悔莫及!

“本帅会在陕郡山道,留有伏兵,防守唐军过两京古道。”

崔乾佑回答张通儒。

“同罗、靺鞨等部,产生明显不满的情绪,也要提防!”

张通儒又向崔乾佑说道,纵然心灰意冷,现在还是要以保住身家性命为主。

“我也看出同罗的消极,但现在他们别无选择。没有我大燕,他们无法突破唐军的封锁回到东北。”

崔乾佑自信地说道,算计不过李瑄,但这些胡儿他还是能拿捏的。

“元帅,撤回灵宝山地的时候,您准备让哪些军队断后遏制险要?”

张通儒又抛出这个问题。

让靺鞨、室韦等胡部断后,想都不要想。

谁都知道,现在断后,必然会引来唐军强攻,九死一生。

胡人桀骜不驯,一旦强要他们送死,会立马叛逃。

而精锐的燕云铁骑,思归燕云。

“陛下的意思是,击溃陈留方向的唐军后,撤回范阳。所以我们只能留下在河南、河北招募的士卒断后。”

崔乾佑沉吟一番,向张通儒回答道。

他隐隐已将新招募的兵马,与老底子分开,防止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