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九章 李瑄的时代

“三日后,在城东洛水旁处决叛军,由王侍郎为监斩官。”

李瑄定下监斩时间,让王玙主持。

由于叛将和要斩的数量太多,在城中南市并不合适。

而且围观的人一定很多,索性在城外进行。

“下官遵旨!”

王玙领命。

“严少监,你作为监副,配合王侍郎行刑。”

李瑄又看到藏在角落里的严庄,将他拉出来。

他已经想好如何安排严庄了,一些对付士族大族的事情,让严庄出头去干。

严庄现在被李瑄任命为秘书监少监。

原本的秘书监管理国家藏书和校验工作,被李瑄改制后,秘书监类似于幕僚团加内侍省。

李瑄作为独掌军政大权的人,自然要有这样的机构,他不喜欢宦官,所以改制秘书监。

李瑄已经计划建立大唐的“智慧宫”,除了大唐的人才外,还要收集中外的人才,藏书,故事集、奇书等于智慧宫中,集文学、科技为一体。

而不是像是集贤院一样有局限性。

新建立的“智慧宫”,可以覆盖原本秘书监的职责。

“下官遵命!”

严庄面露苦笑,向李瑄一拜。

如今他的地位十分尴尬,没有一个大臣看得起他。

他无法融入旧士族圈子,更无法接触新勋贵圈子。

而且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会有不对,小命难保。

毕竟安禄山叛乱,他居功至伟。

现严庄也不明白李瑄让他任秘书少监是为何意。

“诸位准备一番,十月二十日,启程回长安。河南尹暂且兼任东都留守,主持洛阳事宜。”

李瑄又向大臣们吩咐一句。

他要回长安办大事。

地区局势并不乐观。

连经过战乱,李瑄安插一半心腹为太守的河南河北,都有太守和李瑄对着干。

更别说没有经历过兵灾的江南、岭南、山南、黔中等地。

更何况剑南地区杨国忠党羽的影响还在。

李瑄想要经营蜀地,就必须使蜀地无条件遵从他的政令。

至于惩治豪强,除贱为良运动的展开,李瑄早已与李泌商议好。

先藏住气势,待军队完成目的地驻扎。

对付豪强大族,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李瑄率先向河南河北动手,江南、山南的豪强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谋反是必定的。

毕竟李瑄要宰他们,他们不可能伸着头让李瑄杀。

所以驻军非常有必要。

李瑄派出去的军队,会继续招募佃农参军,兵甲也会慢慢运输过去。

预计到明年后,才能完成所有都督府的事情。

李瑄处死史思明、崔乾佑等叛将,离开洛阳,会使天下豪强松一口气。

今后李瑄坐镇长安,山高皇帝远,即使有锦衣卫,也难以全部监察。

瞒天过海的方法有太多,太多。

十月十一月,从范阳运送到财宝,统计过后,入紫薇城的左藏宫中。

李瑄带着亲卫,到天牢中见史思明。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已经变成“安禄山之乱”。

史思明是悲催的,自开战以来,先后被李光弼、郭子仪四次大败,损失十万兵马,最后又失去范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