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七十四章 龙舟南下,淮水之郡

现在齐鲁省的第一代新式楼船已经完成建造。

集大唐在造船方面的能工巧匠,发挥大唐造船工艺的巅峰,李瑄又对船体、风范进行改良。

现新建筑的船只,负责齐鲁省到渤海都护府的粮食运输,适应航行的同时,找出楼船的缺点,继续进行改造,争取建造出第二代更大、更合适的楼船,能乘风破浪,不畏风暴。

关于天地方圆,李瑄不再多说。

浅尝辄止,以后学者们再探讨。

接下来,李瑄又向学者们讲一个故事。

基本的力学故事。

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等运动原理。

这些是后世最基本的知识,也十分容易做出试验,但却是物理的开端。

李瑄将这些告诉学者们。

然后提出后世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动力、牛顿第三定律。

并在一张纸上列举公式。

以后学者们可以以此验证。

物理在这个时代不受重视,学者们除了文史,最喜欢的就是天文。

但李瑄的身份,意味着他有巨大的话语权。

他的一言一行,被无数人奉为圭臬。

他开创基础物理,以及牛顿三大定律,足以是打开许多学者心中的钥匙。

只要路引正确,许多人会顺着这方面去深入钻研。

一切科学,从这里开始……

更多的,李瑄暂且不说。

每一个知识节点,都需要去酝酿。

李瑄由衷地希望,智慧宫能进一步发展。

他的三言两语,是时代的一大步,为学者们赢得无数时间。

……

洛阳城外,大运河码头。

上百艘船只靠在码头,一部分天策卫士卒,登上船只。

李瑄也在万民相送下,携带妻女,登上龙舟。

目标临淮郡。

晨曦微露,宽阔的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一艘非凡的御船破水前行,船头宛如仰天长啸的蛟龙,双目以琉璃镶嵌,炯炯有神,龙须飘动,尽显威严。

整艘船只长十几丈,重修以后,十分大气。

这是李隆基的常备船只,而李隆基却从未上过一次。

让李瑄领略一番。

在船只上,能观赏两岸的风俗人情,秀美风景。

李瑄南行的时候,有大臣建议暂时切断大运河,只作为皇帝的航道,避免心怀不轨者。

但被李瑄拒绝。

这条商贸最繁华的航道,哪怕只停十天半月,都会对商贸造成巨大损失。

蝴蝶效应下,可能会使一些商贩破产、百姓蒙受损失。

大运河,说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也毫不为过。

百艘船只排列正式行驶,上千名禁军骑马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