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266章 情 战

两广官军这拨人中,还有一大名士——冯玉衡,虽然职官不高,只是个候选知州,名气当时也不显,在当时名将名士云集的永安前线,实在算不得什么。

他为什么是一大名士,主要是有个杰出的儿子——冯焌光,后来洋务运动中江南制造局的总办,上海十里洋场的风云人物,是他把老爹的名气炒起来的。

江南制造局是干么的,作为军迷应当知道,就不多说了,大清国产军舰、轮船、快船,都是它的下线产品。

子炒父名,在那个年代比较常见,不像现在都是坑爹族,说起来现代大名鼎鼎的晚清诗人龚自珍,也是儿子后来在上海才炒作起来的。

所以,有个优秀的儿子太重要了,即便生平不怎样,还是有希望玩大的,没儿子就拉几把倒吧。

冯玉衡,字尹平,一字允平,广东南海县捕属人,书画家,工山水、人物、花鸟,而且代表作主要是在流放地伊犁完成的,太牛了。

这特么的,越说就越不在谱上了,冯玉衡怎么流放去新疆了,不是在广西嘛,是后来罹罪才流放去的,而且死在了伊犁,儿子冯焌光扶梓回来的,以孝名世,清史立传。

冯玉衡其后罹罪,是与广西天国兴起有关系的,他有个堂弟在老家雇勇上千,带去广西帮助镇压天军,但是走到梧州,总督徐广缙就是不让过!

这样就发生了饥荒,他堂弟雇勇就地抢掠,被仆人告发为谋反,而且说这冯玉衡知情不报,审案竟然成立,就被流放了。这时期的两广对喷,前面有,后面也有,这就不说了。

定点爆炸胡以晃失败后,永安前线这拨两广好汉甚为失望,就这时候,候选知州冯玉衡立功心切,提出由他写封劝降书给罗大纲。

因为与罗大纲有旧,都广东老乡,还曾经共事数年——

那是广东最红火的岁月,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冯玉衡和罗大纲都是虎门关大人所雇水勇头目,一起参加过林大人的大规模虎门军演;

次年战广州,二人都得赏戴蓝翎,得以结识,英雄惜英雄;

次年捐修虎门炮台,冯玉衡家大户,得赏顶戴花翎,成了候选知县,步入了仕途!

罗大纲家贫无捐,只好继续顶着蓝翎,水勇小班长的干活,出力卖命。

不料,鸦片战争结束后,两人均被解雇,五口开放通商,广州十三行产业没落,俩都失业了,但——

冯玉衡有文化,有出身,罗大纲无文化,没出身,差距就大了!

冯玉衡,就跟着官府混,平时卖点子字画,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南粤名家;

罗大纲,就带着失业水勇闯广西,成了大名鼎鼎的天地会强盗。

1849年李沅发入广西,冯玉衡随后应招雇勇入广西帮忙围剿,与罗大纲就成了敌人。

罗大纲名声在外,在广西大反界也如雷贯耳,折腾桂北、阳朔一带n多年,也攻克过永安,但无奈大势所趋,1851年初在大湟江圩,率3000水马投了天军。

罗大纲在天军中一直是个大帅,不是水上大帅,就是前锋大帅,1851年底再次攻克永安县城,天国得以在县城建都,像个样子了!

天国虽然成立于武宣东乡,但莫村土地庙实在也没个宫殿样子,首都谈不上,首村首镇还差不多。

罗大纲功劳是大大的,但永安分封没他什么事,还是一军之长,正式名称:前一军军帅,连大帅诨名都混没了。

什么原因,已经说过了,非拜上帝会员,拜的还是天地,不是上帝组织的人,还有什么说的。他和苏三娘都是这样赤胆忠心、名大权小、追随天国到死的英雄人物。

可是,冯玉衡不这样想,其实也是没搞明白,写信不但没叫老朋友赶紧入会,放弃天地崇拜,争取更大前途,反而挑拨离间,以为赞美老友实诚,军功大,不应只是个小小的军长,罗大纲就会有共鸣。

先说,在天国组织眼里,实诚顶饭吃么?看杨秀清的选才标准,一味强调鬼马灵光,他这天地会老江湖能上得去么?

还有军功,就更不是事儿了,大纲军功在天国天军中一直都响当当的,但从未刻意宣叙过,到数年后壮烈牺牲也是如此。

直到天国的最后,幼天王洪天贵福上来,才有感于前辈军功至伟,大肆平反宣传,平在功臣。彼时,罗大纲、苏三娘早成先烈了,即便还在,也不属于平在山的功臣,宣不宣传还不好说。

因为,在上帝面前,神的眼里,人是么个东东呢?还实诚、军功、功臣呢!

再说,就算冯玉衡候选知州才情爆表,发情止礼,罗大纲认同其说,也不会再改弦易辙,跟着这种靠着银子上去的旧同僚干什么了。

两人的不同,当初就已显现,何况闯荡广西后身经百战,多少生死考验,加入天军后明显有战绩了,已经不同于过去,与老友也完全不同道了!

才与情,血与火,不仅是文武不同,而且本质不一,各有各的讲究,罗大纲大概悟到了自己的天命,只会与这天国在一起了!

所以,冯玉衡这封神秘劝降信,也算白费表情,注定是白写的,但是白写也得写,不能见老朋友走上歧途而无动于衷。

当时,进入永安之路由于行刺胡以晃又封上了,就是使者打白旗也是进不去的。

派大军打进去,就为送封信,就搞反了!

冯玉衡写的,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信,仍然是龙状元那样的劝降书,不过多出了些故旧感情而已。

何况是己方连战皆败、大义未申的时候,还要场上胜利者这样那样,就得三思四思五思而后行了!

面上的话都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意思不能明说,要让罗大纲自己说,才是成功。

这也是天下劝降书的最大特点。

冯玉衡之所以提出由自己来写这封信,不是因为才情超过龙大状元,而是因为特殊的经历,已经是这方面的权威了——

招降了好几位天地会义军首领,这些降将以后再说。

罗大纲本身就是原天地会堂主、水马悍将,加入天军后职务并没有提高什么,被他这位有文化有出身的老朋友注意到了,也是缘分!

就凭着当年两人的英雄情结,也有一肚子话要说,如果要见面的话,肯定也是一醉方休。

还有好几个实例,你看看谁谁谁,谁谁谁,不都过来了,并没有什么,还都升级了,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当然,罗大纲不是这些个鼠辈,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要反清复明,嘴上说说可以,做起来谈何容易!

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就算是您罗大纲大帅,也是不容易的!

冯玉衡就是凭着这几招,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收效不小的。

不谈这些,就是要建立天父天兄上帝大天堂,世间男女都是兄弟姐妹,人人平等,也还是远大的理想目标,够得辛苦,流血,牺牲的!

说不定,要奋斗几代人,阖家惨就没意思了,大业成不成,究还是回事儿。

所以,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凡事总要量力而行,抓住眼前机会变现最重要。

识时务者为俊杰,放着大把银子不拿,就要批评你这老朋友了!

就冲着你当初的顶戴蓝翎,还有我的保举,是绝不会亏待你和兄弟们的。

大道理、小道理、心里话是说得够多了,也是掏心掏肺的,不容易。

关键这罗大纲不在永安城内,一直顶在北面外线龙眼潭大营,要从西北顺流而下,非经他不可。

如何将这信送到罗大纲手里,就是冯玉衡自己也死了不少脑细胞的!

对天地会好说,因为仗都打赢了。

对天军不好说,仗都是输个球的!

对罗大纲,心中没底,能写那么多,只是过去的交情,不是现在的形势。

现在,是罗大纲处于上峰。

既然如此,冯玉衡与那拨人一合计,决定不去永安城内,就从高排大营派军装特工,潜送到龙眼潭阵地上去。

这样,信就不能只是明的,要重新加暗写,只有罗大纲本人才能看到。

万一,中途出事,才不会暴露真实意图。

这好办,冯玉衡是书画家,就喜欢写写画画,先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好真实的内容。

干了以后,再错行写上一封明信,家书、友情、问候都可以,反正是障目的。

恰好向荣下课后,双方阵前形势宽松多了,尤其是水上,两边都是老广潮勇,好像没打仗那么回事!

罗大纲还暗里出高价,从这些老乡手里套购红粉军火,粮油物资。

那拨老广,包括冯玉衡本人,其实都知道,天军在广西水上就没打过什么像样仗。

天军在水上打的,都是兵分两路、南下蒙江上跟向荣过招吃过点亏。

广西水上,从来都是广东人的天下,就是对阵也是扯得多,打得少。

如此,冯玉衡的劝降明信暗书,连军装特工都不用上场就到了罗大纲本人手里。

部属也多是广东人,罗大纲本人没文化,识字不多,连明信都读不下来。

干脆叫本军师代劳,本军师一摸纸张就知有暗书在内。

于是端来一盆水,将信纸一张平放进去,顿时暗书显出字来,读完一张捞出,再放第二张接着读,直到结束。

“这冯玉衡,还不错嘛,还记得我!”罗大纲半世江湖最重义。

“可惜太晚了!”罗军帅不由得感叹道,“就是投过去,广西仔、龙状元都难说饶过我,还是拉倒吧!”

此事,果然没了下文,连基本的回信都没有。

反倒是,信誓旦旦的冯玉衡自己,半年后因堂弟牵连出事了,被火线撤职,逮捕法办,流放去了新疆伊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