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是天国的一大重要诉求,天军文宣中大肆赞美桂林话为汉语正宗语音,大肆抨击帝都话是旗人的别有用心,作为文宣战手段、作战的一种辅助策略,大可不必认真——
难道帝都话就不是汉语了么?
说得多正宗,你能因此放弃,不打桂林了么?
既然要打,说这些好话又有么个用处?
汉语又不止一种声音,汉字在3000年历史长河中的读音流变,都能把人笑死,又何来啥么标准音,唯我独尊!
咱们在这上升一下语言学,汉语八大方言就八种声音,任何一个汉字仅在汉语中就八大调,还不包括广东人、福建人、江西人遇着老乡还得讲帝都话煞果。
其实,这就太绕弯了,写字就成,对日韩越缅人都用得,听汉字的日韩读音才是真享受呢!听日人解汉字,那才详尽得你丫张大嘴巴!
搞得同省老乡都讲帝都话、而且要取代人家方言才是变态,话过不去的地方就写字,才是汉人的常见沟通法,竟然还有人伤心病狂到要取缔汉字的地步,就太无知无耻了!
敌人还吃饭呢,你能戒饭么?
敌人也睡觉呢,你能不睡么?
真正有用的,其实也不是什么语言、文字,更何况共同的了!
有用的,只有密码、暗号、来电,有的人是一天都离开不了,实在佩服。
天军为掩护叠彩山间开龙口的花样,走马灯似的变换,层出不穷,样样都好看,精彩至极,把向荣是搞得晕头转向,干脆不理了,反正你攻我就打,变魔法也赖得管了。
无法领悟对方意图时,仗就成了各打各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杨秀清把手中魔法变完一遍之后,已把重兵悄悄码放到了叠彩山中,准备龙口建功时从城北缺口集中杀入,一举完胜向荣个南蛮子!
就在东镇门外天军中心转移到北边之时,清军贵州镇远总兵秦定三率部1000人,突然从东面杀入城关镇。
桂林城关镇,本是天王、东王所在地,幸已转移叠彩山后,东门裨将胡以晃后卫抵敌不住,只有让开正面,让秦部通过,杀上桥头。
城上看得十分清楚,两侧发炮接应秦定三,阻断南北天军的夹击之路,秦部顺利从东镇门进到城中。
原来,秦定三正是与乌兰泰部一起的向部后卫,乌兰泰死后,再也无心与乌部一起驻防六塘了,否则将会编入广东绿营中。
因为已有传言,广东将派员前来接替死鬼乌兰泰,不是大网红徐广缙总督就是二网红叶名琛巡抚,比乌兰泰还牛,还难合作。
该二人在广东和桂粤边界的成就,其实不输广西各战将,还大义凛然拦截了近半年的东勇入桂,对自己的嫡系都说一不二,更何况友军。
恰钦差赛尚阿大人在永安享受完毕,刚转回到阳朔,上下都忙着去接风,这秦定三便趁机脱离乌部,自己从六塘绕道东面,向桂林靠拢。
城中苦撑多日的向提督,终于听到了城东炮火,跑到东镇门上一望,见是自己部下旌旗,不由得热泪滚滚,即令出城相迎,只是秦定三兵力太少,穿镇而过,没有来得及夹击城关天军罢了。
要是天王东王晚走两天,定会惊得屁滚尿流,不过秦定三千把人打不打得动两天前的城关还是个问题。
就是如此,杨秀清也惊出一身冷汗,未决战之前已输了一着。
话说天军的秘密核心攻势——开龙口,距北城墙脚直线距离也不过50米,秦日纲亲率200矿工日夜苦干,有两天时间也就够了!
加上两头各扩展50米,一周时间也足够了,不待秦定三部突入城内,上司向荣就坐了土飞机,哪还会有,亲自跑到东镇门上去热泪滚滚。
可是,龙口隐蔽在一处犄角后,第一组刨开面上浮土后,就碰上了石头!
矿工们拿的家伙都是临时的农具,一碰一个断,只有去找钢钎大锤,临时哪有?
用火药黄硝爆破,也得有个炮眼子才行,没有钢钎大锤怎么来的岩炮眼子?
光找钢钎、大锤就花去整整两天时间,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城关镇上的一处清军后勤仓库里翻到了几十根上百把,才开始攻坚肯石头。
天军在城外走亲访友放鞭炮,都是为了掩护最初的钢钎锤击声,打到地下后才不用掩护了,天军主力集中在山间后,杨秀清每日都在关心龙口进展——
每昼夜进度还不到一米五,也就一米二三的样子,如此计算,仅50米地洞到墙角就需要一个半月,还得加宽药室,岂不又要个把月?
天军哪来那么长时间打岩洞?何况叠彩山间岩多土少,都绕不开石头。
秦日纲们都是专业矿工,表示短期内无法打通或转弯,已经一周了还只有个四米五深的岩洞口。
杨秀清亲自查看后决定改道,另选土方作业,务必尽快尽早挖到城墙下爆破,不能再发生秦定三这样的事件了!
否则,龙口方案就是天方夜谭了。
于是,天军又往回走亲,倒吃回来了,实际是掩护秦日纲部换到南面江牙子上作业,原地仍留石达开部监视、掩护,吸引向蛮子稳坐练武台,别跑到城南去了。
还好,城南是漓江桃花江汇流江滩,多泥沙,钢钎戳去都不用大锤,掘个地道没问题。
不消两昼夜,将近千米土方作业即告初捷——碰到了桂林城墙脚在地下部分!
再往下挖,还是城墙脚,墙基下得极深,再下挖了两天,终于触底!
原来还是岩基,桂林城就是坐落在一整片岩基上,硬度一点都不比叠彩山岩差,已不能下挖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会甲天下?
就因为桂林的石头是最硬的,根本就不会风化,只有地下水对它有溶蚀镂空作用。
桂林城防甲全国,为什么会甲全国?
就因为城基全用山上的石头开成大石方,下在地下十多米的岩基上,一直砌到地上一人多高才是大墙砖,而且平均厚度达十多米。
让秦日纲的数百专业矿工直接啃了大半个月,纹丝未动,吃够了苦头,还有直接闷死在龙里头的。
可以说,非秦日纲部不专业,而是上千年前,桂林在唐代建城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对付专业矿工的钢钎锤子和炸药了!
而且,桂林自建城之日起,就是广西唯一一个没有瘴气的大城市,可见当初选址建城就是个风水大师的法眼大开;
筑城的也是个建筑大师,毫不苟且,根本没收任何人的红包,给老子一点也别走样建好,无须任何人打招呼。
从根本上说,桂林城内百姓,当然还有向大人一伙文武基英,最终得免天军涂炭,都得感谢千年之前的桂林开城先人。
当然,这不是说,桂林城防就真的固若金汤了,还是那句话,要是罗大纲月前抢到了头水,桂林就被轻取了。
怎么夺取金汤城池?现在是毫无问题了,近代以前深有体会心得的,就是游牧民族铁骑,但均不是来硬的,来硬的就是这天军做法,碰到岩基才会叹服。
具体怎么取?咱们放到后面有具体战役时再说吧。
现在,秦日纲的地龙已掘到了地下十米左右,空气稀薄,已出现憋闷身亡,何况还要在下面掏药室!
只有从地下拆桂林城墙基石,还得另打出气孔,否则难以活动。
又整整五昼夜后,杨秀清得报,出气孔没问题,还多戳了几个!
但墙基拆不动,钢钎都断了好几根,石头还纹丝不动!原来地下用的全是大石方,还有糯米灰浆密封。
就城墙的厚度十多米,哪怕中间填土,要撬开墙基石都难!
特别请示:“是不是可以换到上面来拆砖?”
杨秀清一听,肺都气炸了,城砖都在明处,比人还高,能拆的话还要你们掘洞干么!
可见,龙里的人已经神志不清,明暗不分,颠倒黑白了,已经糊涂至此,还可以继续依靠他们爆破城墙吗?
杨秀清不禁大失所望,徒叹奈何,交代“赶紧上来,咱们——走了!”
要不是,秦日纲也是一路过来的老同志,肯定就因此没命了!
曾几何时,杨秀清为这一龙口方案沾沾自喜,为掩护这一绝密攻势命令全部天军都要喜气洋洋走亲戚,放鞭炮,喝酒,唱山歌!而且,早把城内对手搞晕了!
实在是,扛不过桂林城原来是这样建的,看走眼啦,早知如此,早就该走了!
还兀自乐颠颠的,耽误这么久时间!
杨秀清急着走,不仅因为炸不了城墙,还因为萧朝贵已在将军桥以南连顶两天了,已经数次告急,城外掩护大军韦昌辉部基本已被抽走支援桥南作战去了!
即便炸开桂林城墙,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两头作战,从容占领桂林全城了!
原来,赛尚阿在阳朔替乌兰泰办完丧事后,发现向荣根本无法出城,便亲自挂帅,催令六塘先锋开路,自己也要率大军回桂林了!
天军如果不走的话,将会被夹在中间,遭城内外清军的合围,要再次跳出去就没有永安老天爷下雨下雾帮大忙了!
当晚,杨秀清亲自到天王洪秀全大帐内,密报开龙口失败,要马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