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00章 镇海陷落

裕谦投水后并没有立即淹死,被紧随其后的家丁余升和卫兵及时捞起,但是已经神志不清、无所作为了!

英雄自有英雄的死法,只有苟活者不肯结束自己的生命,觉得自杀是多么的愚蠢!

余升和丰伸泰趁着英军水兵还未进攻城内,找了块门板,抬着半死不活的裕谦大人出了西门,算是在最后时刻离开了镇海城!

在招宝山顶威远炮台野餐完毕,英海军三连水兵才慢慢下山,开始向镇海城内发起攻击,行动时刻,依然放了两炮——

其实,他们在高处早已知道镇海城空了,开炮照例只是——联络各兵种协同进攻的意思。

唯一能在千米线上阻挡他们进城的,只有那三丈高的城墙。

爬墙对陆军士兵有一定难度,要搭人梯,要选底座,对水兵不算什么,抛锚是基本功动作,只要朝上一榴就是了。

水兵爬墙比爬桅杆轻松多了,简直如履平地。

不消10分钟,镇海城头就扬起了大英水兵旗,不到下午2点,璞鼎查爵士就从镇海码头上岸,在水兵们的簇拥下进城了。

全城内外都已听不到任何枪声,镇海战役到此结束。

我日,镇海城就这样被他们拿去了?

可不嘛?还要咋的!

要不,马上请个空中气功大师来,立在云端对这些海上来的强盗来一通霹雳神功,先让他们死上一会再说?

也好为我这露骨的级别战争小说,加上点浪漫气息?

大家也好看得下去嘛!

个人早就说过,真实的战斗,大部分时间里是枯燥乏味的,很压抑,很无聊,不像小说写的,戏台上唱的,更不像电影里演的。

英军水兵营从招宝山上下来,简直是走进镇海城中的,中间就翻越了那道城墙,自己都觉得无聊,要爬爬墙添点乐子!

这是英军水兵作家们自己写出来的,阿拉也没办法加工成,惨烈无比的镇海东门保卫战。

裕谦总督更不是顶天立地的战斗英雄,自己找的跳池归宿,跟定海原县令姚怀祥一样。

实际结果,镇海陷落与定海再次陷落,费时也一样长。

说起来,镇海应该比定海更难打才对,其实不然,反而容易些——

裕谦大人号称战神,并不比手下更难啃,定海三总兵都是实实在在的武人,不亲自动手搏杀是不会认输的!

裕战神毕竟是文人出身,心性尽管比武将残酷,但在战场上根本就不清醒,无法胜任总指挥。

他守的镇海,成了英军轻易夺取并占领的第一个大陆县城。

所以,战争并不好看,很残酷,让大大小小的战神都现了原型。

宁波,在大峡江上游60里处,也在危险之中,因为这璞鼎查爵士他娘的胃口不小,作战计划本来就是要镇海、宁波、定海一气呵成。

别忘了,这家伙是来干么的!

见不着谈判的全权大臣,他就会一直攻下去,而且会尽量赖着不走。

谁能解释他打厦门的目的?

原计划方案上都没有的事情,他也会干,还不像小艾那样主动咨会当地政府——帮喊喊冤。

占了厦门却只要了个鼓浪屿,其他的还吐出来了,岂不怪哉?

占了镇海,璞总又会怎样动作呢?

当然,还是与郭仕立gtzff博士继续喝茶,几乎天天如此!

可是巴加和郭富就不可能这样了,仗还没打完呢——

10月10日下午2点,水兵占领了镇海空城,但巴加余兴未尽,觉得很不过瘾,竟指示其中一连沿着西门追了出去。

其实,是要占据西边的高地,防止守军杀回马枪,但这一动作,可把沿途溃逃的溃兵和难民都吓得不轻——

裕谦大人躺在门板上,丧失了行动能力,本来跑在最后,但见白衣白帽的水兵沿途追来,余升和整个卫队便加速奔逃。

终于,挤进了大队人群之中。

因为有200卫队开道,逃难的百姓都愿意跟着跑,也借机躲避匪徒们的劫财、劫色。

到处都是溃逃的散兵和难民,假如裕谦不是跳水轻生的话,蛮可以将这些败军和难民组织起来自卫。

与英军过招是不行了,但防止匪徒趁火打劫是完全可以的!

这也是裕战神裕总督不能成为真正英雄的原因,在大家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是躺在门板上一动不动,甚至还不如逃跑将军余步云提督。

余老提督其实将自己的人马带得很好,虽然率先从招宝山逃遁,但却比裕谦还晚到宁波。

只是途中一不小心歪了右脚踝,走起来一跛一跛的!

毕竟武人出身,懂得进退,甚至胜败,乃兵家常事,经得起摔打、挫折和误解。

半死不活的裕战神要去的宁波,其实也是空城一座,更无什么防卫力量。

裕战神躺在门板上,到底死了没死?还是想着死?是个问题——

他虽然贵为战神,在战场上的表现根本就不如同为总督的颜伯焘,尽管颜伯焘大人以痛哭一场告终,但神志依然清醒,依然安全撤出了战场。

两人都号称文武双全,但从胆量看,颜伯焘还真不愧第一个上阵的总督大人称号,而裕战神则有些名不副实。

裕战神的战场表现,并没有自己对天发誓的那种英勇壮烈,反而像舟山一战时的县令姚怀祥大人。

说明裕战神本质上还是文人,不是武人,内心深处,对自己亲手办理的舟山一战伤亡名单中的姚怀祥县令心生羡慕。

但是,裕谦大人并没有姚怀祥县令那样的命运——死得痛快!

他在门板上躺得很痛苦,卫兵们抬着他一颠一颠的,反而把他颠醒了——

“我怎么没死!还活着?余升——余升——”

裕战神哼叫起来。

“停下,放下。”

余升赶紧凑过去,握着裕谦的手,“大人,我在这。”

“这是……在干么?”裕谦流泪道。

“咱们快到宁波了,到那大人就可以休息了!”

余升强颜欢笑着。

“糊涂呀,你!”裕谦仍然流着泪。

“咱们会好起来的,再坚持一会,我们这就走。”

余升答道,朝抬门板的卫兵们挥挥手,示意开拔。

“糊涂呀糊涂!”

裕谦在门板上继续痛苦的哼哼着。

“加快走吧,走吧。”

余升见此光景,心如刀绞,暗自垂泪。

一路上,裕大人越哼哼卫队们就越快进,终于到了宁波,得宁波知府邓廷彩的周到关照。

余升为裕谦重新洗浴更衣,大家开吃午餐,裕谦气若游丝,吃不下任何东西。

午餐后,余升把门板换成了担架,裕谦一路继续向绍兴方向转移。

与来路相比,裕谦已不再哼哼,卫兵们有些奇怪把他放了下来。

余升急忙一看,裕谦大人已经断气了!

“大人——大人——”

余升摇晃着裕谦变凉的身体,痛哭起来。

“余管家,还不是哭的时候唉,得赶紧走才行!”卫兵们不愿多停留,担心后面的人追上来滋事。

据说,灵魂离开肉体的时候,抬的人会有感觉,会觉得突然的一轻,然后就沉甸甸的了。

卫兵们正是有此感觉才放下来看的。

而刚才,裕谦大人异常的清醒正是常人说的回光返照。

原来,裕谦大人不仅跳了水,还吞了毒——生鸦片——也不知啥时藏在身上的!

且都是在镇海战败的时候。

由此看来,裕谦热血好战的形而上形象,并不是建立在技战术上的自信,而是建立在自杀基础上的习惯性念经。

这点,曾被他师父林则徐大人在短暂的接触中敏锐的捕捉到了,所以判断他不足以谈军事。

裕谦大人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誓言——与镇海共存亡!

虽然由于手下人的抢救,离开镇海已经40里了,但还是真正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作为守土有责的名臣——两江总督,似乎没有什么过错,但作为一方的最高军事指挥,这样的行为只会使部下的身家、性命、前途更加不堪。

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但毕竟是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

在这点上,颜伯焘尽管这样那样,但做得比他要好得太多了!

裕谦在离开宁波后80里处咽了气,一代领军人物就此告别人世,但是关于他的是是非非并没有结束,似乎还才开始,此事后面再做详细。

说起来,裕谦大人荣膺战神荣誉,仅仅只有10个月时间就可悲的结束了,而那些不是战神的战神们却还要继续战斗很长一段时间。

战争以来,除了战死虎门的陈连升、关天培,战死珠江内河的祥福,战死厦门的江继芸、凌志、张然,战死定海的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战死镇海的谢朝恩总兵外,还没有一个因战败而自杀的武将!

虽然有人说,江继芸是兵败自杀的,真炮战时他在地堡中很安全,实在是畏惧军法,才自动跳海的!

真正逃跑的武将,是舟山一战的总兵张朝发,还有这次的败将余步云。

不知道为什么,先撤退的余步云却后到的宁波,而且一到宁波就拉宁波知府邓廷彩大人为自己作证——是裕总督先逃跑的。

看来,这两人还在较劲,生怕对方置自己于死地。

余步云作为提督大人,在定海战役、镇海战役中其实都没有指挥权。

邓知府文官一员,见总督、提督二人尚且如此狼狈,也就不做甚豪言壮语,而是从善如流了——

赞同余提督的先退出宁波,待朝廷招抚了英夷再说。

否则,马上也得跳江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