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集会诊 第0102章 大爷有啥新想法?

对于璞鼎查北上三战的奏折,厦门战役是颜伯焘自己写的,定海二战是裕谦自己写的,镇海战役因为裕谦自杀,奏折就多了——

分别有,浙江巡抚刘韵珂大人、提督余步云大人、杭州将军奇明保大人,甚至宁波知府邓廷彩大人也有密折。

一下子就乱了,口径不同,说法不一致,令大爷莫衷一是,气得不行,想剁人竟不知找谁!

先是裕谦刚汇报完定海陷落,大爷就觉得不妙——猪,才会在一个坑里掉进去两次!

但考虑到,英夷横行海上无阻,也就只好接受定海再次陷落的现实。

没过两天,大爷又收到裕谦自裁前一刻发出的镇海陷落消息,愤怒到了极点,御批原话是:愤恨之至!

实际已经准备拿裕谦的人头祭刀了!

但又过两天,收到刘韵珂奏报裕谦已经殉职,不禁落泪,忽然一个180度大转弯,悲悯起来——

裕谦啊裕谦,大好人呀,不忝先班呀!

原来,裕谦的曾祖父班弟也是兵败自杀于伊犁的,孝、忠、勇、烈,至高褒奖了!

所以,当大爷的,心脏功能一定要好,超级棒才行!

别整天家就只想着,大爷有三宫六院,风光无限啥的……

但是,问题这就来了,镇海陷落该谁负责?

没过两天,宁波也告陷落,又该谁负责?

负责,这话现在多了,仿如无事一般,那时就一个意思:掉脑袋,要不大爷哪有那么多地方给你丢的!

如此,徒有虚名,并无实权的提督——军事负责人余步云就浮出水面了!

要一个连指挥权都没有、也本可以离休了的70岁老将来负责两城的陷落,实话说:大爷也是有些于心不安的。

所以,大爷分外重视余步云自己的奏折,要看他本人是怎么说的。

在正式介入裕谦、余步云是非之前,咱们还是先理理:大爷凭什么就把裕谦应该负的责任全都先免除了?

真的是“一死了百债”,还荣耀之至呢!

让我们倒叙到——

1841年9月上旬,大爷从广州靖逆将军、亲侄儿奕山大人那得到小艾去职回国、来了个新大班璞鼎查开始,就以为四海砥定、宇内太平了,才下令沿海各省一律撤军节费!

即便闽浙总督颜伯焘拒绝撤军,甚至浙江巡抚刘韵珂还说英夷要北上报复裕谦,大爷都不曾动摇这撤军的决心!

为什么?

即便英夷要北上报复,这边也早已安排了颜伯焘、裕谦两员力战干将等着了,英夷还能得逞么?

没想到颜伯焘不顶事,厦门首先败北。

说来也是,璞鼎查大可以一晃而过,直接去打浙江舟山,为啥偏要找上颜伯焘的大门上去打脸呢?

还要,赖着鼓浪屿不还呢?

各类专家分析都有道理:拿鼓浪屿做抵押物,就像小艾拿手中的舟山岛换取香港岛一样,只是璞鼎查还没找到要换的岛屿罢了!

还有就是狗日的最爱喝茶,还特爱孤岛别墅,知道福建的茶叶最好,鼓浪屿太漂亮了,便见财起意来了个假公济私、顺手牵羊!

当然,这些都成立,但在下在此判断,璞鼎查到厦门就是专门去打颜伯焘的,所谓打狗欺主人,就是要给大爷好看——

你的干将,我一个个的打趴,打死,看你派不派和谈大臣来求我!

接到颜伯焘厦门陷落奏折时,大爷实际已经有了这感觉——

这璞鼎查非常硬,完全不同于大小艾,要一直打到大爷出翔、主动派人前去接受条件才有可能住手!

但如今是定海、镇海、宁波都丢了,也没见璞鼎查说个什么?

只打不说,与当初大小艾四处照会喊冤求和,否则威胁开战完全不同。

那么,好吧,那就以牙还牙,以血洗血,硬碰一场了!

大爷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的,没有继续再纠缠三城失落的责任问题,而是直接酝酿、部署下一步的大决战了。

战争是有说服力的,干了这场大决战再说,不迟,双方都会接受,都能接受,消费得起,也消化得了。

以前,大爷就怕靡费银子,一打就心痛,边打边数!广东稍胜,沿海就全退!

现在,要把这些失地全收回来,把这口气挣回来,不再怕费银子了!

可见,大爷本性是遇强则强的强人,不服输,终于意识到必须大干一场,才能清除外患,彻底杜绝洋人羊性。

龙要飞了,虎要怒了!

出征大将军,远赴浙东,大爷继续在奕字辈皇侄儿中挑选,踅摸了好一阵,看中了靖逆将军奕山的堂弟奕经大人。

找来一谈,天地人神一套套的,东西南北中出口成章,运筹帷幄,隔山打牛,合适!

“亲侄儿,对这次浙东连丢三城有何看法?”

大爷不耻下问道。

“阿玛,不斩了他几个,这仗能赢么?”

奕经对浙江前线的第一招,就是要杀人,“三座城市都丢了,就没人负责的么?”

“裕谦已经自杀了!”

大爷没想到奕经亲侄尽管是晚辈,却很威严自信,有见地,“其他的人真不好说,还是要他们顶在前面才行,不要杀。”

“顶在前面是面上的,实际都眉来眼去,暗中放水,”奕经大人是有一套完整理论的,“不杀不足以树军威、平民愤。”

大爷面对高手反而不知说什么了,倒是发现自己的脾气也大了不少。

所以,有时咱们喜欢什么样的人,能从他的身上照见自己,对方很威风你也很威风,对方很猥琐你也很猥琐,总之都在一个频道上,臭味相投了。

不知怎么的,大爷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琦善,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出言必胜,一个包管满意,把他开复出来立功赎罪,看看咱们是如何收拾洋人的,接受一下正面教育,发挥一下正能量,岂不正好?

出言必胜,包管满意,奕经与琦善搭档?

不是的,大爷想开复琦善给侄儿奕经拎包跑腿,这是个奇妙的搭配,绝妙的机会,其实就是让二人互补一下,免得有失偏颇。

大爷给侄儿提起这事,不料奕经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拒绝道——

“那样的人跟着我,别人还以为我是去卖国的,这就不好了,使不得,千万使不得的。”

大爷没料到,亲侄根本就不接受琦善,也就不再为难他了,于是奕经自己组织作战指挥班子,问大爷要了全国的精锐部队去浙东决战。

大爷由是提升了境界,开阔了视野,也发现了人才、作战高手,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战斗人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了自己过去的几个错误,因而改变了几个人的下半生——

首先,就是本来监斩候的琦善大人,并没有被推出午门,而是没到秋后就发配了——

本来要开复给前往浙江前线收复失地的扬威大将军、皇侄儿奕经大人当马前卒,不料被断然拒绝,大爷未免尴尬。

只得将琦善大人也改判去了张家口军台服务,与伊里布在一起。

据说,这俩逆子贰臣,有次在军台野外拾粪碰到了一起,偷坐了好久一会儿,妄议大小艾两兄弟都是讲交情的好人。

讲到伤心处,琦善还落泪道,“可惜他俩都不在了,被那个傻逼女王给剁了,还灭了九族!”

“咱俩真够幸运的,天朝比英夷好得太多了,不说也罢,拾粪要紧啊!”

伊里布比琦善年长十多岁,站起来告诫道。

“大人,我给您分两块,好交差,好交差。”

琦善拿了两坨干马粪放到伊里布的筐子里。

“好人呐,琦大人,多保重了。”

两人怕人看见,又赶紧分开了。

直到后来的后来,琦善又升到了四川总督,与到访的一英国牧师聊起大小艾,才得知他俩被诛九族的真相——

“那也是个难得的一等一好人呐,可惜回国后被你们的女王砍了头,还灭了他的九族!”

琦善大人真觉自己比大小艾幸运太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英国牧师本来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听了不禁大笑不止,足足有五分钟才恢复过来,不以为然道——

“琦大人,没得这回事儿,英国早就不砍脑袋了,还灭啥九族呀!”

其次,不知为什么,力战派主犯林则徐却同时离开了河南治河工程,正式开赴新疆伊犁充军。

邓廷桢大人则早已充军到了伊犁。

据说,新任扬威将军奕经志在必得,问大爷要过这林大人、邓大人,大爷不以为然,反而催他们赶紧上道去新疆。

如此,林大人、邓大人被发配西北戍边,颜伯焘新败气馁、裕谦战神自尽,新老力战派顿时凋零,不存在了。

但大爷同时又催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的大战神——扬威大将军奕经。

他鄙视一切力和派人物,按自己的标准搭建了个总司令部,着手准备收复失地!

看出大爷心里的苗头没有?

不拿回丢失的定海、镇海、宁波三地,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作为大爷,天下第一人,这是要做个负责任好大爷的表现,与后世有人肆意嘲笑他完全不同。

个人也实在没有看出,这冕大爷到底有什么可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