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水兵两个连及船员350人。
3轮4舰——
复仇神号、皇后号、弗莱吉森号,
皋华丽rnwallis74、不浪底44、摸得死敌20、哥伦布恩18。
上午11时,英军在距慈溪城4里的裘市大西坝登陆。
同时,弗莱吉森号携皋华丽和不浪底的武装子船继续逆流而上,从上游拦截慈溪守军后路。
真的是,冤有头债有主哟。
本来,清军镇海、宁波两战败北,逃命要紧,但因当日英军兵力有限没有真正追击,所以清军又都逃回了各自的营地,继续吃粮。
包括,半夜走丢了的朱贵主力部队1400人,也都在大宝山上逍遥。
说来您也许不信,朱贵未能参加镇海主攻,害死了副攻的500陕甘兵,却没有丝毫责任。
因为他不是浙江本地人,也是远道而来的64岁陕甘老将,走丢的责任不在他,而在指错路的驿兵。
当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走丢的人不止他一个——
还有,为奕经大人递送宁波城内便衣特工队备战情报的使者,也是战斗结束半天后才送达的。
扬威将军只是无奈摇头摆手,认为天意不可违——
所以,朱贵也没责任。
朱贵没有责任,回到营地后还找主将段永福汇报了自己的行程。
“二虎”段总,不是打镇海的,是打宁波的,认为能够当天回来的,都命大不该绝——
“朱老,您不错了,我都冲进宁波府了,您看不也回来了嘛!技不如人,凡事有命,等着新命令下来好了。”
然而,此时东关大本营、长溪岭前营都只关心反攻败绩,英军追到了哪里,好决定自己的进退。
听说英军没追上来,才勉强没有搬走,对一线各大营都没有新的命令。
整个浙东的选址建营工作,都是奕经大人战前根据优选反击战方案亲自敲定的——
前路全攻,后路除乍浦外全守。
其实,已有战术专家指出,奕经在浙东的布营很周密,就是前路各营也是可守的,后路各营同样可攻!
无论怎么攻守,关东镇将军大本营都在前后路的中间。
奕经和文蔚又各自掌控2000精兵,而且大部为陕甘抬枪兵、金川兵。
无论战场局势如何,这4000精锐都不参与作战——
专门负责大本营和前营的安全。
就是未能拿下镇海、宁波两城,各营也是早已布置好了的,不用下新的什么命令再作安排。
所以,一线各营都没接到移动变更的命令。
情形跟战前差不多,只是经过反攻后兵力残损,各部指挥之间产生了嫌隙,败退过后军心就别提了。
段永福和朱贵都是大宝山的镇山宝,一个主将一个副将,一个主攻宁波一个主攻镇海,从结果看都是无功而返。
可以说,殊途同归,惺惺相惜。
其实,他俩与山下慈溪城内的胡超提督都是老熟人,均是从新疆发迹起来的总兵悍将,掌握着慈溪县的生死存亡。
15日中午12时,登陆英军抵达慈溪县城东南,制高点大宝山却在县城西边。
按英军惯例,进攻发起之前要首先抢占制高点。
不巧的是,这次是县城在前,大宝山在后,要首先占领制高点就必须先绕道县城过到西边去。
郭富命令——
爱尔兰18团先抢占城东大庙山;
两个水兵连先过到西边去抢占大宝山;
49团随后攻击慈溪南门;
26团留预备队并保护4门野炮。
两个水兵连,从东边绕道县城,发现路上夹田桥被大水冲毁无法过去,不得已下到护城河边走,距慈溪城墙最近处只150米。
顿时,墙头上响起一声巨炮,城内一阵骚动。
1200名城内兵勇,急忙打开西门逃窜,上了大宝山。
慈溪县城,就这样莫名其妙丢了!
这么多守军怎么又不战自溃了?
原来,坐镇的胡超提督去了东关镇大本营汇报,文蔚大人临时又调城内总兵张应云去了长溪岭商讨军务。
城内根本就群龙无首,被英国水兵们侧身护城河的过路动作吓坏了!
这也是新败人马的常态,惊弓之鸟没什么可指责的。
只是英军第一次未经抢占城外高地就先得了县城,开了个创新先例。
照说,对慈溪的反攻即可停止,已获全胜。
正待攻城的英军49团,牙都笑掉了,大摇大摆开进城内,以示占领。
上次,他们冬季作战从西边进来,把慈溪县衙放了把火,到现在都还残垣断壁的,没修复呢!
但是,这次郭富根本就不是来抢东西的,是来复仇的,非要一举搞掉大宝山和长溪岭两座大营不可。
所以,得了慈溪城也是马不停蹄的展开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