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04章 余步云有何嫌疑?

裕谦是继颜伯焘之后第二个敢上阵玩命的总督大人,因为兵败自杀被免去责任,但是却引出了真正的问题——

没有指挥权的提督余步云应不应该为镇海、宁波的丢失负责?

照说,真正的责任都被免了,还授予那么高的哀荣,责任的事就结束了!

但是,大爷从巡抚、提督、将军,甚至知府的证明,那堆战报中看出了战败的苗头,这事并没有完,还是在继续追查中。

原来,裕谦的家丁余升和心腹副将丰伸泰,抬着尸首到了杭州后,觐见了浙江巡抚刘韵珂,详细说了镇海战败的细节——

乃是招宝山首先败阵,驻守的余步云带头逃跑所致。

所以,刘韵珂和奇明保的奏折上都有此一说:余步云带头逃跑。

而余步云本身的奏折,则说自己英勇作战,一直抵抗到最后才不得不放弃招宝山,而裕谦驻守的镇海城已空、南岸的金鸡山也已经丢失。

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根本没有带头逃跑,相反逃跑的是裕总督。

这就互相咬上了!

镇海的两员战将,到底谁先逃跑?

虽然裕谦的主观愿望根本没有逃跑,但确实被家丁从池子里捞起抬着肉体离开了!

大爷很关心这个问题,专门嘱咐即将赴任前线的侄子奕经调查此事,裕谦已死而且免责,这调查不就是冲着余步云去的么?

据英方记录,金鸡山还确实在招宝山之前攻克,余步云在这点上并没有说假话。

余步云撤退时镇海城已空,是又一关键点,后来的追查是说:余步云逃跑时裕谦在东墙上指挥守军炮击过他,他还绕到射程外走脱了!

余步云实际指挥位置是东岳宫,在东门与招宝山之间,距离不是很远,裕谦有没有炮击过逃跑的余步云呢?

看来是有的,而且不止一炮,开了好几炮,只是都没轰着他而已。

英方的记载是进攻镇海城时,两处都已空了,只要爬上城墙就完成任务,没说到守军内战的事。

看来,裕谦炮击余步云是没有的事。

这就看您愿意相信谁了——

据知情者透露,裕谦上到城墙上后,神志并不十分清醒,毕竟初临战阵,头次见到英军舰炮强大的火力,应该精神就已崩溃,准备殉国了!

即使见到余步云逃跑也不可能下令炮击他,因为裕谦早料到他会跑,而且叫他到宁波后可以自己奏报。

这是余升见到刘韵珂时说的。

那么,这两种针对余步云的说法必有一假,甚至两者皆伪。

个人是倾向余步云先走的,但走得慢,只剩一口气的裕谦被家丁卫队抬着后走,但走到了余步云的前面。

余步云肯定中途耽误了!

裕谦自尽还逃跑,有些太离奇过分了吧?他已身不由己,不能负责了。

在溃逃路上,二人的目的地并不一样,死裕谦是去杭州的,活余步云是去守宁波的。

死裕谦跑到了活余步云前面,对于到杭州来说就是正常的。

在战场逃跑这件事上,余步云应该是说了假话,带头逃跑应该成立,裕谦既然自杀就是不可能逃跑了!

被打捞起来强行抬着跑,从主观愿望上说,已经是另回事了!——

城外打不过登陆的英军,不跑就得殉国或投降,而城内虽遭炮火,但尚未遇到英军水兵攻击。

参考虎门、广州战例,裕谦和余步云一个是求速死、一个是求慢活,才符合二人的实际想法。

到宁波丢失一周后,余步云才再次奏报自己:力战苦撑战局,而且右脚已被炮弹炸伤——

由于裕谦也已负伤,督标衢州、处州两镇标都护送他去了杭州,余步云自己的提标所剩兵力太少,无法守卫宁波府城,只好放弃。

裕谦也负伤是啥话?

还有督标两镇护送他,根本就没进宁波城,这些话对自杀未遂的裕谦都是极其不利的。

直到知悉裕谦早已断气死了,而且受到了大爷旌扬,余步云才没有再说他什么。

余步云尽管战场老练,但如此死咬已经殉国的裕谦,肯定令大爷不悦。

本来,战前大爷就要调换余步云的,只是时间来不及,或未准备好接手人选。

在大爷都180度大转弯的情况下,余步云还这样说和做,就不太妙了!

比较裕余二人互喷的奏折,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裕谦生前对大爷说余步云,是在针对伊里布和谈、放水的大前提下,为改变师老气竭、提升战斗力才说的。

尽管说得很不客气,但责任却不在余步云,比如武人习气傲慢顽固,就不受人待见,一旦把他们当回事就会目空一切之类。

不完全是冲着余步云个人来说的。

余步云是什么人,裕谦也是知道的,只说他个人陆上娴熟、海上生疏、主张羁縻而已,大爷很是共鸣,要不何来调换余步云的想法。

余步云因一直受裕谦忽略、压制,终于在裕谦死后可以借战报说话了,能不报复申冤一下?

即便裕谦战场外行、失职失措,甚至先行离开了镇海,该说的话也只要说过一次即可,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抓住不放——

定海、镇海、宁波三座重镇都没了,难道大爷会放过裕谦吗?

余步云,也是骑马紫禁城、绘像紫光阁的巴图鲁战神,写胜利的捷报有一套,但写这镇海战败的战报还是头一遭。

还得说清,裕谦总督如何不负责、竟先逃跑,就有些把握不好分寸了。

两次都是裕谦这样那样,自己如何奋勇作战,力挽狂澜于既倒,还光荣负伤不下火线,如何如何的。

裕余二人也算是绝配,正所谓文人舞枪、武人弄墨,竟到了这等水火不容模样,叫大爷如何裁决是好?

但是,如今是死者为大,裕谦连大爷都感动得落泪要坚决褒奖,余步云却还咬住不放,是不是就有些恶意报复了。

对裕谦可悲的结局,大爷都让步了,你余步云岂可不松口?

所以,余步云在大爷面前也说过了头,引起了大爷的怀疑,要查他一查,看看二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爷本来就是支持裕谦换他的,对余步云的期待并不高,要是余步云就事论事,说明白就行了,什么事都不会有。

现在反而成了:战事一塌糊涂,连丢三城,你余步云如何英勇善战,全是裕谦坏事,瞎指挥、先逃跑、还带走了大部分兵力!

这那哪儿成呀?

裕谦再咋的,好歹也算死在战场了吧?

所以,余步云武人弄墨,两番汇报加表白,反而把自己演砸了。

在战报中捏谎虚构,归咎汉奸队伍人数太多,是自林大人开始时期就有的优良传统,所有战将的战报无一幸免。

从广东、福建、浙江,包括裕谦在内,谁不撒谎?尤其是汉奸队伍上千人,夜行锦服冲锋在前,简直直承虎门关大人,可以说,大爷也是见怪不怪了的。

但是,谁又像余步云这样简单直接,在是非圈内直怼顶头上司总督这样那样?

人家都是同时飞咨串谋好了的,你怎么说,我怎么说,串通气后再说给大爷听的,任你对手暗箭怎么射都难以查证。

哪像这余步云,就自说自话——

我怎么怎么,他又怎么怎么,都是自家的正确,人家的错误。

要知道:人家也是有亲自奏报的,死了也有代为奏报人,比如巡抚大人、比如旗人将军,还不能全由着您一个提督单独说了算!

大爷免了裕谦的责任,自然还要找人出气,要不这大片地方、锦绣江山丢了,连个连带责任人都没有,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你余步云要来说事,就没有多长个心眼,就这样自编自导自演,进入了大爷的视线。

被大爷暗中锁定了——余步云有责任!

大爷办事也是有章法的,要是就此宣布余步云对连丢镇海、宁波两城负责,就不是大爷了!

这余步云都70岁了,也是沿海提督中名望、年龄都仅次于杨芳的大战神,岂能说抓就抓,说砍就砍?

看大爷下令六部会审,前一波的琦善、伊里布那些力和派干将之细,把林大人、邓大人都全扯了进去,这次处理主战派干将,同样不会粗枝大叶,简单了事的。

当然余步云不是力战派,更谈不上干将,把自己吹得如何英勇,更是眼光有问题,落笔惹是非。

此时,大爷忙的不是修理这些败将,而是赶紧挑选能够收复失地的人去收复失地。

一通运筹下来,选中了自己的另一个亲侄儿奕经大人担当重任,不过却为他配了个大罪犯当马前卒——琦善大人!

不过奕经大人抄过琦善的家、亲自审过他,明确表示已无法接受琦善,大爷转念又把放水犯伊里布大人配属给他。

伊里布案不是奕经将军主审的,交情还有就接受了。

在奕经大人启程赴浙江前线时,大爷把密查余步云提督的事,亲自托付给了这侄儿——

余步云在镇海、宁波战役中到底怎么回事?

要到密查结果出来之后,再决定去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