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05章 颜伯焘为何能隐退?

大爷这轮处置力战派战败的结果,还有个丢了鼓浪屿的颜伯焘总督,对他的处罚多少有些出乎想象,事情也得适当回溯一下,才会明白——

1841年9月5日,英军撤离了厦门岛,颜伯焘得知消息,认为自己的坚壁清野战术取得预期成效,为之兴奋一通。

但派人一打探,深为失望——

原来,鼓浪屿上仍有英军驻扎,三艘军舰在南北水道上游弋!

有鉴于此,颜伯焘还是不敢离开同安县城,贸然登岛重返厦门。

前面已说过,他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逃跑,所以对大爷的汇报,还有些理直气壮——

在大爷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已经成功光复整个厦门岛,严惩了撤退期间依附番鬼的汉奸卖国贼上千人,取得了对番鬼作战的重大胜利!……

颜总督这么说,主要是向大爷展示自己无比坚强的决心,还要坚决拿下最后的鼓浪屿失地。

鼓浪屿虽然只是陆岛之间的小小屿,但却是英军打入厦门咽喉的大钉子!

不拔出鼓浪屿这颗钉子,就是厦门的耻辱、福建的耻辱,是闽浙总督颜伯焘的失职,也影响到大爷的荣光和不动产的完整。

要拔钉子就还要作战!

还要作战就需要钱,军费银子,要不怎么打仗?以前的火炮、师船都没了,都得重新造。

要造就造,带准星的高级火炮,轰得又远又准!

还有轰不垮、打不烂的新式铁甲战舰。

但是,他已经创下了150万元军费的最高记录,不便亲自再跟大爷要。

于是,授意身在侯官的拆阅总督、新任巡抚刘鸿翱打报告,再申请300万两银子!

还要鼓浪屿就得拨款,不拨款的话,当然鼓浪屿也就没了。

不是他颜伯焘不打,实在是恨莫能助,要什么都没有!

鼓浪屿那么大个岛,总不能上万兵勇拿牙齿去咬回来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督好打有钱之仗。

但是,这次颜总督的阴谋没有得逞,原因是大爷对他大手大脚跟银子过不去的做法有了防备,同时对他的战败调查还在进行中,没有直接答复他。

大爷也在观察敌军北上的动向,审视自己的退敌方略,内心没有那么急迫——

敌人都走了,还要银子?

鼓浪屿那么小,和香港都没得比,和定海舟山更没得比!

鼓浪屿300万元,香港岂不要3000万?舟山有个闪失的话,不就是30000万元了?

这事不怎么好办!从这点来看,大爷是舍不得这笔银子,收个啥鼓浪屿!

说不定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如,让它先晾在航道中间好了……

大爷是有高度的人,最先得到反映颜伯焘防御厦门不力的报告,竟然来自广东巡抚怡良——

闽浙总督颜伯焘卷款逃跑!

这是怡良第二次出手参人,第一次参琦善,将琦善大人参惨了,仅以身免!

这次参颜伯焘,结果又将如何?

照说,怡良大人不应该参劾颜伯焘才是——

因为颜伯焘、林则徐、邓廷桢、他本人都是力战派,彼此还有声援照应的,但是随着上一轮悬案的了结和战事的发展,大家的立场都变了!

首先是这颜伯焘变了,战前铿锵有力,鼓吹石壁防线固若金汤,如果洋番要自行攻击就是自寻死路,一定满足。

如今牛皮吹破,战场失音,虽然厦门光复,但鼓浪屿似乎成了英军手中永久的抵押物,也不见颜伯焘有进一步的反击动作。

原来,颜总督毕竟不是战将出身,进士文人的底子,对战争虽有一番雄心壮志和具体研究,但未能融会贯通,导致战场指挥乏力,泪洒疆场,进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自哀自怨,唉声叹气,丧失了再战勇气和反攻措施。

就是英军大队撤走了,他也不敢再来厦门岛、厦门城收拾残局,重振旗鼓,以利再战!

“再也不能刺激他们了,要不然劈头盖脸一通炮火,咱们就彻底完了!”颜伯焘原话。

“英夷船坚炮利,纪律禁严,断非我师所能抵御!”颜伯焘复言。

其张惶气馁到了何等地步,悔不该当初还笑话、弹劾伊里布、奕山两大人。

所以,颜伯焘的战斗精神比不上林大人、邓大人、伊大人,甚至还不如广州的奕山大人——明知拿不回香港岛的情况下,还有勇气瞎编烂造:已将香港封锁成了死岛!

最终,让大爷觉得,为一个鸟死岛花钱,太不值得了,撤!

节约银子要紧!

这颜伯焘虽然也派部下回岛镇压汉奸——拿自己人出气,但对鼓浪屿上的英军却奈何不了,连句封锁的假话都没有。

只身待在同安县城,与陈参将一帮地主日日过从,契阔谈宴,实际是等待大爷的第二笔300万元拨款,款项不到,恕无能为力。

前面说了,他待在同安县城,概念上并不是逃跑,而是依然在战场上指挥。

这就是玩弄概念的文人本色了!

颜伯焘尽管有一定的战术修养,但整体效果在大爷眼里并没有比他人杰出什么!

尤其是,在夜渡同安争相逃命的关键时刻,与部下同兴泉永道兼金厦兵备道刘耀椿、水师提督窦建彪争夺仅剩的几艘师船过渡伤了和气。

尽管不是颜总督本人,但3000担的总督财产给了对方口实。

刘耀椿、窦建彪也是有上奏言事权的高官,还在石壁战场上一路保护他,结果自己的老命还不如总督的财产要紧。

二人也不吃素,都给大爷上了一本,题目竟然与广东怡良大人的参本相同——

闽浙总督颜伯焘卷款逃跑!

细节决定成败,这刘窦二大人的细节都是三亲经历,详实得不得了!

所以,这颜伯焘总督的第二笔巨款,就拨不下来了!

大爷的心里,似乎对颜总督的打仗窍门有了认识,宁愿他不再打仗也不给他拨款。

一分都不给了!

这大手大脚的总督遇上了抠门的大爷也没办法,双方都一拖再拖,宛如无事……

到了二次舟山战起,大爷干脆把颜总督凉到一边,别说鼓浪屿就是厦门岛,和舟山定海县都没法比,被大爷按下不提了!

到了镇海战役,裕谦大人殉国,宁波易手,战局糜烂,是非纷起,大爷痛苦绝望之下,两相比较才觉得颜伯焘的仗其实还打得不错。

就是银子花得太多了一点,实际影响不佳,比起大是大非来,也不算个什么。

对颜伯焘,大爷心里很矛盾——

用又用不起,用就得马上拨一笔300万银子给他反攻鼓浪屿!

放又放不下,颜伯焘尽管已经绝望,但仍表示要积极光复鼓浪屿。

所以,大爷对他就一拖再拖,悬而不绝。

直到后来的浙东反击战失手,需要处理直接责任人扬威将军奕经大人及其整个班子,当然也包括七品芝麻官伊里布小人在内,人数有点多,大爷竟然一下有点忙不过来的意思,才对已经很优秀了的颜伯焘,同时做出处罚决定——

就地免职,告老还乡。

调广东巡抚怡良大人接任闽浙总督。

其实,颜伯焘才51岁,不要说跟鞍前马后的老上级伊里布老臣比,就是跟接班的怡良比都是年轻的——

怡良大人还52岁呢!

只有殉国的裕谦大人48年,比他年轻,然而裕谦大人面对战败,既不痛哭也不苟活,一投绝尘,哪像这颜伯焘大人爱财如命,连随身东西都舍不得丢一件。

倒是日日随身伺候的参将陈胜元被问罪——革职戍边。

颜伯焘内心很清楚,大爷是将自己的罪行加在他身上了,于心不安,分了一根圆木给他。

陈参将感叹道——

“大人,我已成戴罪之身,已无用处了!”

“老陈,天不助我,老大不小的没了前程,你还年轻,将来仍有机会东山再起,收下吧,弟兄们跟我多时也辛苦了。”

说起来,这颜总督倒也是有情有义之人。

后来,这陈胜元参将果然复用,督造师船颇为卖力,在与太平军的水上作战中中炮牺牲,年仅56岁,追封提督衔,已是后话了。

颜伯焘在此战火纷飞、大棒频落的时节奉到大爷的回复,已是甚为宽大、欣慰,决定立即动身返乡。

他家在广东连平县元善镇,好在距福建不算太远,从漳州过大埔就到了广东境内,经梅州、兴宁、龙川便到了连平。

当下,颜伯焘即向沿途州县去函,接洽照应返乡事宜,首先就是福建漳州,他给汀漳龙道台张集馨大人去函联系,得积极配合。

张道台后来在其辉煌著作《道咸宦海见闻录》中,仍提到此次颜伯焘过境漳州的盛况,百余载下,犹在目前——

前帅回粤,道经漳城。

二月杪,县中接上站差信,预备夫马供张,至初一日,即有扛夫过境,每日总在六七百名。

至初十日,余与英镇迎至十里东郊,大雨如注。随帅兵役、抬夫、家属、舆马、仆从,几三千名。

而且,颜伯焘在漳州一连四日不走,导致漳州县府接待银花去1万多块。

临别,还拿了50两银子才迈步。

此后,颜伯焘再未获大爷复用,终老乡里,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