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八集扬威 第0107章 大将军奕经

1841年10月113日,半个月间,浙江定海直隶厅、镇海县、宁波府相继陷落。

省城杭州亦危在旦夕,杭州将军奇明保启奏大爷:速派干将,重兵兜剿。

冕大爷当即决定自己的侄子奕经,奉领扬威大将军印衔,分拨江苏、安徽、江西、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八省援兵12000名,急赴杭州,收复失地。

看样,这起码是要达到靖逆将军、钦差大臣、侄子奕山的成就。

奕经与大爷的血脉关系,比奕山还近一层,是雍正帝四世孙,允永绵奕,祖父永瑆和硕成哲亲王,已是著名书画家——

字儿,那写得一个棒儿,连汉人都自叹弗如,画就更不用说了,是人都夸好,现代是绝无此人了!

其父绵懿和大爷绵宁就差个字,亲兄弟,封号多罗贝勒。

奕经生于1791,现年正好50岁,经历与皇室宗亲一般,多在京上行走。

值得一提的军旅生涯,是1830年随上一任扬威将军长龄大人出征过新疆喀什噶尔,回京后又短期出任过黑龙江将军、盛京将军,余皆为京官。

奕经最杰出的成就,就是在大学士、吏部尚书任上,把琦善私许香港案办得滴水不漏、非常完美。

还亲自带兵,将琦善大人府抄过两遍,所得证据,连琦善大人自己都无话可说。

“判你监斩候,秋后勾,服不服?”

奕经算是开恩的了——“服。”

“上不上诉?”——“不上。”

琦善大人明知,这就是大爷的意思还上个球诉呀!有意思嘛?

这也是他出任扬威大将军后,明确拒绝大爷把琦善大人开复给他跑腿的原因——

“他只会和那些英吉利厮拜把子,没听说过会打仗呀!”

奕经的态度搞得大爷都有些尴尬。

大爷哪儿知道,年初,这侄子跟琦善斗智斗勇,审琦善伤了和气,已不愿再面对他了!

奕经是去浙江干仗、收复失地的,根本也用不着琦善跑啥腿,所以拒绝了大爷的这番心思。

可见,战争至此,大爷对琦善的态度有所转变,无奈侄子奕经大人不肯接受。

当然,大爷对奕经表现出来的这番自信很惊讶,也很兴奋,也不便再提那些力和派了!

换句话说,奕经有主见,不乏从军经历,还当过东北两大将军,又是步军统领、正黄旗满洲都统、正红旗宗室总族长。

文武本兼要职十多项,才貌出众、器宇轩昂,正好为大爷所看重,才担此重任的。

当然,这些都是旗人职位,天朝是满汉全席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各大寺卿,均分设满汉尚书、侍郎,从不乱套。

等于说,除了旗人还有汉人可用。

大爷没想到,奕经大将军这般挑剔,这不要那不接,说实话他到底想要谁呢?

说出来也许您都不信——他要林则徐或者邓廷桢——

“他们俩还可以,会打仗!”

但是,大爷就是不给,还勒令俩罪犯立即开拔遥远的服刑地——新疆伊犁!

谁可以谁不可以?大爷还不清楚嘛!

谁会打仗?谁不会打仗?大爷还不知道嘛!

杨大战神会打仗,只是把香港岛困死而已。

颜伯焘说会打仗,要给白银300万元才反攻个鼓浪屿。

裕谦战神说会打仗,连丢定海、镇海两县,还得自杀谢罪。

余步云会打仗,宁波府一天不到就没了,还赖死人裕谦跑得太快!

林大人、邓大人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先下保证,满足他打仗条件,想着法报捷,然后跑到你前面解释这解释那,总之,想的说的都十分周密,太完美了!

其实,鬼才知道英军干么不打他俩,又口口声声要找这俩算账!

所以,不能给亲侄配这俩汉人,太精明,完全不是一路人。

奕经拒绝开复琦善,确实很牛逼,却也要不来想要的林则徐、邓廷桢,甚感无奈。

既然高手不能来,那就来些过硬的兵马也好吧?于是亲侄跟亲皇叔大爷讲条件——

不要东南本地兵,太弱了,在后方看看仓库还差不多!战场上还得要西北兵,威猛,能打!

结果,奕经点的基本都是膀大腰圆的西北兵,大爷为了收复失地,不得不答应尽力调给他。

还有,“阿玛,”旗语老爸的意思。

“您可不能催促亲侄,凡事总得谋定而动呀,我考虑成熟后,觉得可以了,自然会请示阿玛的。”

奕经大人侃侃而谈,何尝不知已到风口浪尖,除了问大爷要人要兵外,还得要点指挥权才实际。

毕竟有过从军经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才是绝对正确的。

“当然,阿玛答应你不催,前方的事你做主,大事汇报就行了。”

大爷用人之际,照例只得应承,至今为止他都没反应过来,此轮开战,其实是广州奕山侄子说了假话,才导致的天朝防不胜防,处处被动。

但是,大爷在那位置上,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也不全赖手下的汇报。

这轮浙江反攻战是文武齐备,双拳出击,务必收复失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再像上次的话,到了天津卫就不好办了!

奕经这扬威大将军,已是天朝历史上的第七任,前六任均不辱使命,现在他也得打败洋人、收复失地才行。

从奕经拒绝大爷配发力和派干将来看,他是一心奔着胜利去的,并相信自己如能与林大人或邓大人合作,是能够胜利的。

但无奈大爷就是不给,除此之外,基本都由他自己要了,大爷还是会讲条件的,但是也没想到,亲侄奕经竟然还要借余步云的人头,来振奋前线的军心斗志——

“败成那样还有脸说裕谦,人家裕谦敢拿生命负责,一个战将不敢舍命就知道他妈的逃跑,这样的人是不能要的,更不能留!

“逃跑是一种病,会传染的,有瘾,得治。”

但大爷却不赞成亲侄这样,还未动身就要杀这个取那个的脑袋——

“你还是要稳妥些,现在浙江还离不开他,好歹前面还得他撑着呢!”

大爷虽然不满余步云咬裕谦,但似乎对力战派已经失望,不太相信仅靠力战派就能战胜英夷,对余步云、伊里布、琦善这些人反而宽容起来,似乎需要做两手准备,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换句话说,大爷已没有从前的那份自信了,对奕经只想着干仗过瘾、自爱有加很是不以为然。

但又怎能对自爱有加的亲侄泼冷水呢?

只能由他自己掌握去了!

只要能够收复失地即可。

看得出来,奕经是不喜欢大爷这套看似万能保险,其实消弱决心、打击斗志的安排,所以还是要借人家余步云的脑袋!

大爷也不便答应:“你还没去,不要先就表态。”

奕经还是个不大不小的戏迷,平时钟爱武生段子,遛鸟遛弯,喜欢和票友、鸟伴们吼两嗓子,在圈里颇得英武之名。

他不光遛鸟唱曲,还会舞上几下子,将将将将将将呔呔呔将,有板有眼,还懂得些用兵之道。

奕大将军的口头禅是:“孙子做到底”。

其实,还有下句,“出手无人敌”。

圈内外都觉得他对《孙子兵法》有特别研究。

功夫到底咋样,毕竟还无人知。

被大爷看上后,他也就不谦虚了,接着谈了一通隔山打牛的神功,大爷哪通这些,只是觉得找对人了,嘱他只管大胆用。

如此,奕经大人已是与大爷取得了不少的默契,且按下不提。

为了以后不至于突兀,也与林大人的特功火筏术、杨大战神的阴阳马桶术、裕谦战神的对天发誓术有个形象比较,有必要在此先了解一下扬威大将军的这一战略战术——

原来,奕经无师自通琢磨了一套神功,俗话叫隔山打牛,就是——

同时调用天地人神之间的各种要素及其联系,化为一道无烟无迹的神力,能穿越一切有形的障碍物,比如山川河流、高山大海,总之一切形态的物质,将视野内外的所有活物,依次击毙、打倒、赶跑、震动。

据其自我介绍,该神功的关键是,目标必须要有灵,是有生命的活物才行,如是石头、草木、朽木、粪土则不灵。

英军是人,当然有灵,奕经大将军应该不会失望……

说来还真是那么回事,但到底有没有用上,效果如何,只有到战场上检验去了!

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扬威将军开始搭建自己的新班子,将前敌总指挥的重任交给了知己——参赞文蔚大人。

文蔚,字豹人,号露轩,正蓝旗人,费莫氏,费莫文蔚,正当壮年,47岁,进士出身的兵部右侍郎。

在冠盖云集的帝都,这职位确实不咋的,正二从三品都可以,只要管用就行。

两人又各自挑了两三人,文武齐备,就跨上骏马、带着200人的骁骑卫队出发了。

10月30日,扬威将军奕经大人离开北京,启程奔赴浙江前线,与靖逆大将军奕山大人比,算是够快的,但仪仗气势则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爷的两位亲侄出征,一个在上半年,一个在下半年,相隔还不到半载,情形已大为不同。

看来,君臣们都已清醒了不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