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26章 战魂人物

今日国人检拾鸦片战争,多有屈辱感——

尽管民族英雄不少,也不无遗憾,因为非洲祖鲁部落都有一次全歼英军两个团的纪录,咱没有。

三年里连一个团一个营都没有,牛栏岗大捷只是围住了一个印度连,尚不能全歼。

整个战争击毙英军的数量,依英军官方宣布的——

第一是,尚未开始的镇江战役,39人;

其次是,将要开始的乍浦战役,10人;

再次是,一年前的广州反击战,9人;

这次的宁波反击战,排第四名,4人;

厦门与乌冲并列第五,各1人。

虎门战役影响最大、毙敌数0,所有13次战役总和毙敌数不及一个连。

当然,不包括猎头数字,因为猎头身份不一定是军人。

如包括猎头数字,这次的宁波英军失踪42人,稳当当的排第一;

广州猎头10人,排第二。

也许有人会借此穿越出神威无比的游击战例——那就是个人心灵的自由了!

为什么不采用天朝专家权威公布的击毙英军数据?

不是怕有辱你我智商,实在是亵渎铁与血的军事科学。

整个英国东方远征军海陆军官兵,满打满算加起来8000人,都不够死的,怎么办?

又何来后面的屈辱和平?

尽管英军也有缩小伤亡数字的嫌疑,这是军事科学允许的通病,但实在也比咱们公布的对方数据靠谱得多!

英军有公布伤亡名单的傻逼行为,但个人发现所谓的缩小嫌疑,只是详略上的技术处理。

从战争伊始,咱们的林则徐、邓廷桢总督都没有上过战场。

壮烈牺牲的参将、总兵陈连升父子,尽管没有击毙一名英军,但主动开战、拼死力战,以至后者精神崩溃蹈海自尽,在英军的评价里,比提督关天培要高。

随着战争进程,颜伯焘、裕谦总督都上战场亲自指挥,但效果欠佳,尤其是裕谦精神崩溃自杀,致镇海保卫战混乱不堪。

而提督窦建彪、余步云反而表现平平,不仅没有像样的英勇行为,也没有自杀。

自杀,通常是,战败时文官或武官家属的行为——定海县令姚怀祥、镇海县丞李向阳,以及两江总督裕谦。

请允许我再说一遍:提督关天培,不是死于自杀。

武将通常是战死也不自杀,更没有自杀意识,战败了反而表现出异常强大的求生欲望——

定海水师总兵张朝发中弹落海,还逃到对面的镇海报告后才咽气。

乌冲的祥福,厦门的江继芸、凌志、张然,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镇海金鸡山总兵谢朝恩都是战死的。

只是江继芸有一说法:畏惧军法才跳的海。

不死则逃也是兵法,张朝发尽管死在镇海也是第一个战场逃兵;

颜伯焘虽然是第一个上战场的总督,如无巡道刘耀椿和水师提督窦建彪的强制逃离、参将陈胜元的照应撤退,也必死无疑!

还有金鸡山总兵李廷扬,能率部逃出滩涂合围,尽管都属逃兵也没什么可耻的。

而且能逃出来,实际也是一种战斗力。

提督余步云,是武将战败也不自杀的典型——

在镇海招宝山一败,守宁波再败,在余姚、慈溪三败,反攻宁波四败,收复奉化五败,弃余姚六败,都没有自杀。

这次的英军反攻,长溪岭前营文蔚参赞的2000精兵,大部为山西、陕甘抬枪兵;

东关大本营奕经将军的2000精锐,三分之二是金川兵。

均不接战就远远的跑了,在整个浙东战役中始终未上阵。

一线大宝山之所以会出现决战,全是因为副将朱贵父子要洗雪前耻,主动开赴西悬岭上作战区域,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前次未能主攻镇海是真实的错误、实在的遗憾,不是有意的怕死躲避。

除此原因之外,实在不能与闻风而逃的山顶驻军另眼相看,加以区别对待。

此前,朱贵父子也未与英军交过手,这应是他们从后向前扑的背景。

所以,对朱贵父子赞誉的时候,不能过分指责——段老虎、刘天保、凌长星们溜得快,或见死不救!

他们都是,在镇海、宁波刚跟英军过了招的败将。

此次决战,只是知耻而后勇的朱贵四父子,与英军展开的真打实斗。

尽管一开始就出了意外,落了下风,但对真要拼死的朱贵四父子,还是有可为的——

半个时辰冲不上山顶,之后就一直在退却,在枫湾到马路湾的1500米平地上,反反复复拼了整整一个下午。

直到天黑时分,才被英军49团和两连水兵基本消灭。

朱贵部下600陕甘兵以外,还有哈克里300金川兵在内,共900人,金川兵善攻、陕甘兵善守,战力不俗,对战英军有610人。

结果,绝大多数壮烈战死。

这次决战,英军是由郭富、巴加两大司令亲自指挥的——

他俩给予了朱贵部很高的评价,说他们很好的守住了平地上的一小块高地,英军数次冲锋未能奏效。

直到最后短兵相接,英军刺刀见红才易手。

如果不肉搏,英军还未可言胜。

朱贵、朱昭南、朱炜南、朱共南四父子战死三个,幼子朱共南若非乡亲刻意保护必不苟活。

他们为什么主动拼命?

无非是用死来洗掉别人强加在身上的避战、怕死、逃跑等恶名。

可见朱贵父子、哈克里等人是珍惜荣誉胜过生命的真正军人,作战中不乏被逼到死角里的战斗英雄。

不能因为战局、结局不胜,就掩盖了他们的个人品质和英勇事迹。

正是这场战斗,改变了在下对英军伤亡名单的一向看法,怀疑郭富、巴加在这场亲自对决中,作了刻意的隐瞒。

也只有这场战斗,在下相信部分中方史料中说的——

英军,战后拉回定海5小船尸体,最保守的估计也有5具,正常应在20具以上,而不是他俩公布的3具。

西悬岭上的段老虎段永福总兵,是因应“五虎克羊”战略而生的风云人物,反击战前就已经能够指挥余步云和胡超两大提督。

在宁波西门、陆军司令部西街,均遇死战,段老虎所部均能奋勇向前。

因最后英军在司令部留了门榴弹炮,才溃不成军,纷纷溜回大宝山军营。

他的损失是反攻镇海、宁波各部中最重的——

有个别国外资料说,他的前锋金川兵,走进了英军预先布设的雷区,而非遭到大炮轰击。

地雷是现代化工产物,杀伤性已超越了那个时代,同时预先布设地雷阵,实际已经说明——英军完全是有准备的。

所以,没有写进攻城情节中,地雷和大炮,个人只能信其一。

假如地雷阵是真的,超级无敌金川兵都是被莫名其妙炸飞的,那他在西悬岭上见英军来袭闻风而逃就是非常及时的了。

包括东边大庙山、反击过镇海西门的刘天保、凌长星部快速逃走,也是无可指责的。

其实,在与朱贵部决战的时候,英军也没有用到什么地雷,靠的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段永福、刘天保、凌长星三部,在浙东反击战中无疑已经领教过英军的厉害,不敢恋战倒是真的,打不过就跑,也是英明决策。

一线的战与不战,均无可指责。

二虎段永福在宁波尽管死战力战,却无法取胜,回到大宝山便无心再战,闻风而逃。

只是因为奕经大人听天由命,仍要报答他——

不久,段永福被大爷任命为广西提督,但未能赴任即病殁在了浙江,谥号勇毅。

终其一生60岁,对英作战也是一路败北——

一败广州,再败宁波,三败大宝山,四败长溪岭,已无力享用到手的高位,也是他的命。

如果段老虎不是宁波的主攻,也许还能活得长久些。

可以指责的倒是,全国支援的精兵、精锐,2000、2000的留在不作战的前营、大本营——

保卫总司令、保卫前敌总司令两大文官不受威胁,距离一线分别为,40里、120里。

那么远,究竟有什么威胁?

前方上千就是重兵了,大量搭配的是雇勇,基本没有训练过,也是种面上的人海战术。

名上是反攻,实则尽遭英军屠戮。

不能集中使用兵力,还想各个歼灭敌人?

丢车扔炮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说实话,战争以来,清军也涌现出了一大堆的战神,什么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甚至不是战神的余保纯,都有过充分的表现——

到底还是挂一漏万、乏善可陈,谈不上真正的英雄,也止不住有的人迅速沦为滑稽小丑。

浙东反击战,是鸦片战争中清军对英军的第二次全面反攻战役,力战派领军人物奕经将军、裕谦总督,好有颜伯焘总督,相继走到了自己的目标尽头,失败了,破产了!

在战场上,在奏折中,再未有此前的雄才和豪言壮语。

给大爷的执两用中、文武相济、剿抚交替,当头棒呵,虽然此后大爷自身还有反复,但基本已是默许讲和的了!

自战争以来,甚嚣尘上的力战派,自此走向没落,日渐式微。

奕经不仅在对方眼里声名狼藉,而且也已经寄居在自己人篱下了!

英雄的话好说,英雄的事——

您们谁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