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五集天京 第0317章 天堂在哪儿?

本来,这只是战略问题——

天军水师前军罗大纲在镇江,陆军前军林凤祥在扬州,互为侧翼。

二人只是在,等待中军大队人马的到来。

要继续顺江而下,还是转溯运河北上,都不成问题,但是等来等去,谁都没有等到中军大营的到来!

不知后面发生了什么?

“不往前走了,还有希望吗?”罗大纲不禁失望怀疑,“不把敌人消灭干净,怎么可以贪图享乐,真泥马疯了!”

林凤祥也犹豫起来,“在此不进不退可不妙,两万人坐吃山空,要早作决断。”

罗大纲、林凤祥,都是天军最好的前锋人物,一直冲锋在前,替大军开道。

前锋人物的素质,不仅是要动作快,最主要的是自身有战略决断能力,不能死等命令。

这两人,林凤祥、罗大纲,一路上的表现,大家都已看到了,是十分称职的,不懂头牌是什么的话,看这两人就知道了!

他俩离开南京的时候,正是天国定都南京的第二天,立国定都都好理解,但中军大营突然就不上来了,二人都不习惯,感觉大事不好了!

如果说,在天国天军不可一世、如日中天的时刻,最先意识到伟业不妙、前程堪忧的内部人物,就是这两位最优秀的天军前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两位前锋都陷在两地,动弹不得了!

这是天国军事家杨秀清犯下的,第一个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也是本人说天军在湖南益阳改道的错误埋下的隐患。

毕竟,隐患是隐患,各位不一定意识到;大错是大错,两位关键人物都看出来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林罗两位前锋只是有道之器而已,恒言人微言轻,莫乱劝人,是也。

像曾冠军自恃茶友,执意建言,不是帝师杜受田抟转的话,未知其可也。

天军打下南京,自然比拿下武汉更高兴!

尽管两城的级别一样,都是总督驻节地,但南京的五朝故都历史就胜出武汉一大节了!

两江对此湖广,江宁南京职能上只比武汉少了个巡抚,但在区域管理上多出一个省,职能多出了三个,黄河治理总督、运河漕运史、盐运使,是真正的东南重镇。

落到天军手中,江宁官名被废除,沿明朝南京旧名改名天京,以示超越了帝都北京。

大清与大明不同,大清的副都是盛京奉天今沈阳,不是大明的副都南京,所以江宁只是江宁而已。

但天国不这么认为,而是比着大明定南京为首都天京——

意思,以后收了北京的话,帝都也只是个副都罢了。

拜上帝会,虽然不是天地会要反清复明,但也是要做大做强大明朝的。

这些岂是林罗二人考虑得到的?

这是洪秀全、杨秀清二王考虑的事情。

天军1853年3月20日完成占领南京,三日后城内挨户完毕,分馆成功,收拾停当,还布置了盛大隆重的欢迎场面。

你道要欢迎天王么?不是的,是欢迎欢迎东王杨秀清入城。

东王杨秀清,率天国西南北各王大帐,及各王府卫队前后护驾随从,从西石城门今汉中门入城——

沿途鞭炮齐鸣,锣鼓声声,民众分馆接龙,夹道欢迎。

“东王九千岁!”呼号员馆目振臂高呼。

“东王九千岁九千九千岁!”馆众齐呼加呼。

东王杨秀清爱排场,喜热闹,见场面可以、壮观,就从大轿里支出个脑袋来,一路回应,也喊道——大家都九千岁!大家都九千岁啊!

后面的各王,依次递减一千岁,尽管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都不在了,但娘娘杨宣娇还在,都得喊足了!

因为两侧馆众都是跟着呼号员喊的,竟然都没出过差错。

然后,各王府分至已经分好的各王府安置,都是原官府衙门,但总督府是天王的,还空着。

又过了五天,公元1853年3月28日、天历二月二十四日、清历二月二十日,一个春风和煦、阳光灿烂的日子——

杨东王亲自出马,率领天国百官来到扬子江边,到江船上迎接洪秀全,在一片万岁的欢呼声中,乘上九九京杠大轿,由神策门今和平门,进入南京城总督府,即后来的天王府。

沿途几十万馆众夹道下跪,三呼万岁,此起彼伏——

“天王万岁!”呼号员馆目带头高呼。

“天王万岁万万岁!”馆众齐呼加呼。

…………

这就是,天国伟人的成功目标了!

如您所知,此后南京就成了太平天国的首都了,天京横空出世!

标志便是这天18530328的天王入城式,个人倒是相信,真正定都还是经历了半个月时间的考虑。

这就是拜上帝教的天堂了?

至少是东王杨秀清确定的天堂,他发出的天国定都布告,节录如下——……

兹建王业,切诰苍生,速宜:

敬拜上帝,毁除邪神。

以奖天衷,以受天福。

士农工商,各力其业。

自谕之后,尔等务宜:

安居桑梓,乐守常业。

圣兵不犯秋毫,群黎毋庸震慑。

当旅市不惊,念其苏之有望。

为此特行诰谕,安尔善良。

布告天下,咸晓万方。……

杨秀清本人并不识字,就是识字也写不出此等骈四骊六布告,可见有告人捉刀。

据说,杨秀清文盲一个,对于知识分子还可以,这点与识字的洪秀全不同,怎么不同法,后面再说。

杨秀清,在部下的知识分子面前,总是先害羞自卑一番,然后才是鼓励的话,要放胆工作,不要忧心忡忡。

别看他神学在手,代言天父下凡,装神弄鬼,其实还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三识塌了一识半,确实需要专家高手帮忙。

不像咱们今天的高手啥都会——

文的国学,无所不通,密码都不算啥!

武的量子,面面俱到,原子弹都不算什么!

已经能耐到机器人取代人类了……

但是,天王洪秀全说杨秀清选定的天京,仍然只是小天堂,跟曾经的永安一样。

这样,天京成了天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天堂,但后来的历史又把洪秀全的神学论断给彻底否定了。

洪天王自从这天328进入天京后再没离开过,哪怕他还有一丝想离开这口口声声的小天堂意思,天国也许还有救,天军的奋斗都没有白费,天堂的历史都还可以继续写下去!

他比杨秀清有文化,有见识,据说他并不同意将南京立为天国首都——

离开郴州以后,在益阳改道前,他的进军目标曾是河南洛阳建都,与大清对决于中原。

但是,行军是军师杨秀清的事,不是洪天王能掌握的,责任就不在他头上了!

杨秀清对洪秀全的这一想法是肯定知道的,进军岳州、东下武汉、继而南京,都是杨秀清的决定。

杨秀清在行军路线上是非常符合农民义军特点的,顺着水走,水是最好的向导。

前面说过,天军在广西进永安之前的行军路线像倒着写的6字,还有些山中转圈的意思,出永安如不被截的话,相信是下广东,这样就会呈现出个不标准的8字。

其实,天军出广西就是顺着水走的结果,黄沙河是湘江上游,闯不过蓑衣渡后才到的湘南三州,这半巴年时间,大多还是在想南下两广,要不要回去。

是杨秀清独持异议,以骑虎难下阻止了天军回归两广,就是啃不下长沙,也不想回头了!

这是天军战略上的一大飞跃,对自身局限的关键性突破——向北走,过常德,入荆襄,到豫西,进洛阳。

洪秀全的想法,几乎是一条直线,是有些战略眼光的,说句难听话,这未必不是一次长征的预演,会带来胜利的结果。

但是,只是从长沙城下走到洞庭湖边的益阳,就得了湖北巡抚堵河工程的几千条船,杨秀清在黄沙河上的老毛病又犯了!

从此,天军的行军路径就真的是顺着水走了,就是个一字,摧枯拉朽的形势,迷惑住了杨秀清的大神脑子。

从此,天军几乎所有的拼杀都被长江束缚死了!

南京成为首都,历史上至少是在半壁江山在握的情况下才凭江偷安的。

天军的半壁江山在哪儿呢?就要定都南京?就凭下江的一连串胜利?何况罗大纲还在镇江等着中军下去呢!

杨秀清个文盲军事家,就知道故都南京到手了!大明的基业可以光复天下了!

据说,洪秀全是不同意定都南京的,天军占领南京城以后,包括洪杨二王入城后都还是打算要走的,并没有停在南京的预定计划——

要不然,林凤祥、罗大纲就不会在前面的扬州、镇江望眼欲穿了!

天国这个突然定都南京的问题,是怎么出来的?把两大天军前锋都搞得目瞪口呆!

写到这,不由得替这两大优秀军人将领及其部属们出口怨气——

杨秀清,你娘的!

洪秀全,你娘的!!

据玺纲大师考据,杨秀清突然不想走了的原因,是这样的——

一天,他在坐自己的专船过江的时候,同船长——唐某人,一湘南参军的老头,说起要走的事,也许是探讨定都的问题。

“我看,不如就定在南京挺好的!”唐老船长如是说。

结果,犹豫中的杨秀清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真的不走了!

杨秀清就是这样下定决心不走了,洪秀全是没法搬动他的。

定都南京,单看这句话,对于没有军事知识的普通汉人甚至学者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