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333章 西征指挥官

西征主帅胡以晃,时年41岁,春官正丞相,前面说得够多,都只是扯到他而已,并没有专门介绍他。

可见,好事坏事一大把,属于天国风流人物——

从根子上看,他是天国的另类,大户世子,武秀才,祖上江西临江府,父亲胡琛才迁移到广西平南县罗文村,富甲一方,家产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三州县。

但积富过程中,得罪了本地八洞土豪卓家,结下梁子。

胡以晃出身于嘉庆十七年1812正月初七,兄弟三人昭晃旸,行二。

十岁丧父,兄弟分爨,搬至大同里山人村,三柱两挂,三间两进,岩脚起坎,已是寻常人家。

他信教,是因为有仇要报——

武举拉伤胳膊那年,落第后骑马过卓家门口,被拽下来胖揍了一顿,关进牛圈,还被用镰刀剃光了半个脑瓜,整成了半落倭寇放出。

有人考证出,胡以晃是天国人物中走下坡路最快的那个,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天军首战——迎主之战,是他打的,但没打赢,是他山人冲、蒙得恩花洲村、林凤祥金田村三路汇攻,冯洪二王才过的思旺墟,回到金田村。

金田团方,他本可以排到前三,但因凌十八部未赶到,实力大打折扣,千把人,只进到前十。

金田人马最多,四五千人,但都在六兄妹名下,拜寿顺序以晃更是下降到了十三。

打仗,他的人马只好当中军,随大流了。

这就叫,出手才知有没有。

但无可否认,胡以晃是天国人物中的翘楚,唯一的武秀才,上得阵的,不是北王韦正那样买来的监生。

官位也高,春正丞相,仅次于天地正副,列第五位。前面四人分别是,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陈承瑢。

也因此,永安时期,胡以晃被官方、乡亲、兄弟没少算计,说是被绑架、做内应,要火线起义,还被官方宣布反正失败,已杀身成仁。

就因为,他这家庭,他这出身,有功名,可以食廪,实在与穷棒子不是一伙,跟造反没关系!

但谁知道他的屈辱,他有没有领军去杀绝八洞卓家?报下马、关牛棚、剃阴阳头之仇?

不知道,没证据,不好说。

还算杨秀清信得过他,自己处理家信,扣留了信使堂兄要赎金,自证了清白!

实际也没有害着冯云山掉膀子,要不天王都容不了他!

相信,赎金匣子定时炸弹,也是编他的故事,叛徒周锡能案是博白人案,跟他也扯不上关系。

从永安到天京,一路上,胡以晃有个建树?官有没有升?

没有,还是在陆师中军,第五位丞相。

当时土营、水营,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需要的管理人才很多,封了不少典匠,职同将军,建都后又封了不少赏恩丞相,但都没有这胡以晃的份,因为他本身已是高官。

但可以得见,他在天国天军迅猛壮大过程中并不活跃。

很稳,是中坚分子。

西征出马任主帅,是胡以晃人生重大的新起点、再出发,他如能实现西征的宏伟目标,将不难再升,封王都是可能的。

他前面的四个人,两人留守天京,两人已经北伐,包括他的副丞相吉文元在内。

所以,西征与北伐,从人事上说,是竞争关系,胡以晃任重而道远,要再立新功才行。

6月10日,他在安庆上岸后,不战而胜,天京的水上西门总算上了把铜关铁锁。

西征副帅、国舅赖汉英,夏副丞相,时年四十左右,广东花县九间乡四角围村人,国母赖莲英的弟弟。

早先,洪秀全在他村子里做塾师,赖汉英就常来叫去吃饭、换长衫,给两人带话传信,跑交通。

也是最早被接去广西平在山的广东花县亲属,全程参与金田团方及其战斗,是各王亲族中最先脱颖而出的杰出战将。

赖汉英为人热情,待物亲切,头脑聪颖,被天军上下亲切的通称为,国舅。

西王萧朝贵长沙牺牲后,他从中军调至前军,配合林凤祥打先锋,直到武汉。

年初下江,又被抽去编组、统领新的水营中军,顺利抵达南京。

赖汉英堪称水陆通吃,战历丰富,进南京后专任天军抚慰使,口才好,形象佳,亲民成效不错。

才得封夏官副丞相不久,即率水营中军近半西征。

西征军占领安庆以后,一分为二,他继续上溯西进,实际成了西征军前锋主帅,统领水陆大军左拐进了鄱阳湖,深入到江西腹地。

从其经历和实际成果看,赖汉英担此重任是合适人选,对于沿途江西民众的绑送官吏、纷纷起义响应,都要上岸宣抚,对西征扩军、积蓄力量,效果是非常好的。

6月24日下午,军抵南昌城下后,赖国舅一看南昌城大墙高,而且有了准备——城内清兵五千,正放火烧开射界,连滕王阁都烈火熊熊,化为了灰烬。

赖国舅一边指挥大军救火,一边即感,自身兵力不够——

手下万余人,虽是清军的2倍,但却无法接近城垣,所以立即派人快船回京,请求增援!

现代我们常说的西征大将——

石祥祯、石镇仑、韦以德,

石凤魁、吉志元,

都是这次应他的请求,极速从天京赶来南昌汇攻的,号称两万。

这批援军援将,都是建都后诰封的天国宗亲、赏恩丞相,他们的情况稍后结合战斗情形再作介绍。

所以,赖国舅还是实事求是的人,有作战经验的主帅,预感到面前的南昌是块难啃的骨头,做了碰硬的必要准备。

西征军第三号人物,是左一检点曾天养,从天京出发时为左九指挥,一个月不到,即升该职。

这是位天军传奇人物,虽然现在才出场,其实是作用重大的广西老兄弟,年龄较大,已近花甲。

广西桂平县古林社人,就是国父冯云山初到广西紫金山区得以落脚立足的那个村子。

冯云山是古林社人眼中的落难才子、白衣秀士,得到了他们的尊敬、保护和拥戴。

曾天养算是最早追随冯云山活动的广西曾家人之一,冯洪早年的传单都是靠曾族人抄写传递,曾有多人被捕和脱离教会。

但曾天养与其弟曾天诰,继续追随冯云山,愈老弥坚,因为年龄较大,是广西曾家人中的组织者,有核心感召力,带动作用大。

其弟曾天诰,约四十岁,此时正在石达开部,稍后升左二十七指挥,随石达开主持西征安徽。

曾天养,据说长相怪异,深目长髯,身材雄伟,性格彪悍绝伦,是天军著名的骁将。

金田团方时就已五十多岁,授以御林侍卫,随侍天王。

社会经历多,此前到平在山村拜见洪天王,就提醒教会要注意紧口保密,做长远斗争的准备。

是冯洪的铁粉,也是杨萧重点考验信赖之人。

在天兄下凡现场,天兄萧朝贵曾当面问到他——“曾天养,尔教有几多人敬天父及敬天兄?”

“有400多人。”天养答。

“尔众小弟,识得三星禾王(洪)、云开山顶(冯)、双星脚起(杨)、月婿(萧)么?”

“识得。”天养答。

广西官府也曾编过他的故事,造谣说——

天军从桂林败退,冯云山与洪秀全失和,准备自己单干,就是听了曾天养的教唆——

“跟着他打仗都磨磨唧唧,哪有不败的,冯先生您要单干的话,我保证为您打头阵!”

冯云山本来就受排挤,被压制,听了曾天养的话后就真的动心了,把部队拉去了全州——准备自己做大王!

曾天养也不顾老骨头一把,就真走在最前头,把全州给打下来了,要给他做都城。

没想到,冯云山时运不济,还没到城门边就挂了,曾天养无奈,仰天长啸——天不助我!

把全州屠了个干净,才又跟着洪秀全走,装得好像完全没有这回事一般。

点点点点,有鼻子有眼。

要是洪杨听信这故事的话,肯定饶不过曾天养两兄弟,什么目的就不必说了!

清军是恨不得根除这曾天养而后快的!

事情是不是故事这样的,读者自己可以判断,只是可以间证,曾天养在广西时就声名在外——

打过些硬仗,清军很怕他,但他御林军出身,在广西时应该没怎么上过阵。

或者,他在天军中地位或作用特殊,被战俘透露出去了!

他从御林军抽掉到作战部队左九军,应该是出广西以后的事,在难得一遇的作战中展露了头角。

升任左九指挥,应该都是在下江过程中建有战功,而且是大功。

直到这次西征,五月底出征,六月就升任左一检点了,也是在这次西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大将风格。他的故事,刚刚开始,敌我双方都要议论他曾天养的。

可见,在攻打南昌之前,他就帅军在前,否则仗都捞不到打,怎么从指挥升为检点呢?

军职迁升,在战争环境中,军功是唯一信服的依据。

与殿左九指挥同级的,还有殿右八指挥林启容、殿右十二指挥白晖怀两人,分居第四、第五位。

如此,天军西征的前锋赖汉英国舅部,或云进军江西的左路军番号,依次为——

右八军、右十二军,增援的左一军、左九军,原在安庆和天京,开战后才相继抵达南昌。

平均每军3000人的话,共有12000~13000人,到了南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