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27章 细节问题

前面说过,两江总督并无外事权,南京陷落后先由江苏巡抚杨文定署理,杨文定被捕后,又由巡抚怡良署理。

1854年7月,怡良成为两江总督,吉尔杭阿成为巡抚,怡良驻节苏州,吉尔杭阿亲临上海前线,清剿小刀会。

怡良已是老熟人了,他的最大业绩就是鸦片战争前夕在林则徐暗示下参了钦差大臣琦善一本,害得琦善大人此后黑到头,直到年前病死在扬州江北大营。

事过多年,为何还要提他这一恶状?

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怡良自己成了两江总督,发生在上海的问题,都成了他的责任,尽管不是他本人签的。

英国新公使、新港督包令,是负有新使命的,就是要解决英官英商入驻城内问题。这一问题是耆英签署南京条约后一直拖而不办、又被徐广缙叶名琛两大网红顶回去、至今都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就是这次在上海镇压小刀会过程中解决的手续问题,对接谈判的承办人,应该是苏松太道台吴健彰,首肯的就是巡抚吉尔杭阿,私下批准的就是总督怡良。

咸大爷知不知道?应该间接知道。

英美法不仅解决了洋人入住上海洋泾浜的问题,还闹了浦西外滩一大片入住地单独建城住,要不咱还以为:洋人真要和咱住一块住松江县城内呢!

松江县城还在刘丽川手里,怎么入城住呀?不把他赶跑是谁都住不进去的。

还有就是,上海海关交由英法美共管,每年收点管理费就行,其他的都分文不取,还是交给您们。

这样的话,您们就一劳永逸了,别说小刀会,就是不论谁造反,都不敢动您的,敢动的话咱们三个国家都来打他一个,还怕不保您们永世太平么的?

这些正是吴道台和包令的共同诉求,美法俩腿子则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以享成果。

这块入住地,名为英法美三国租借,近半是黄浦江边沼泽地,林木茂盛,物种丰富,是乌鸦、田鼠的一大栖息地,一直到战后洋人大兴土木,才以悬赏乌鸦头、老鼠尾的方法灭了此两害。

租借大门口,据说还悬挂了一块著名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咱们差不多都知道这个故事,其实只是物管众多条款的两条而已,洋人没想到有人是这么解读的。

租借地,都是乡绅撮合地主们以个人名义与洋人签订的地契,只有中人,没有官人,似乎与官府没任何关系。

虽然小刀会还在松江城内作战,城北的风水宝地早已经被吴道台基本租给了洋人,要是再不撤退的话,中外反动势力可就真要客气了!

后世名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应该提早104年出现在上海,太正确了!

刘丽川、吴健彰、吉尔杭阿都只知道互打,没有想到还有这些,包令公使都替他俩想到了!

在上海是新点子,在包令的头脑中可是再普通不过的勾地确权常识,十四年前的鸦片战中,英军就在舟山岛上干过这事,可惜最终没落了,整个舟山都是鸡肋的原因,就是这次在上海的接触太成功了。

一不小心就掌控了全上海,撬动了整个地球,以后的上海就不再是什么松江县不县的了!

上海就是国中之国,连咸大爷的圣旨都不管用,说来能把他老人家活活气死,这些后遗症以后再说去了。

包令得了实际利益,但却没有答应吴健彰的要求:出兵帮他打仗,冲进城内去杀小刀会义军。

英国还是要中立,美国不想中立,想直接帮清军干仗,像法国一样,但是又怕自己闹大收不了场,所以唯包令马首是瞻,也中立不出兵,但不是不出钱物。

清军采购的新枪新炮,都是英美两国的军火,法国这场生意大,干脆自己上阵,其他就不扯了。

直到后来,上海租借区发生分化,法国都不苟且,坚持法租借独立单管,所以分为公共租借和法租界,租借管理局也是两个,公共一个,法国一个。

为什么是这样?就因为这次法军流了血,死了人,不像淑女绅士只动嘴,不动手,也不见利益少个半分毫。

两江总督怡良,当初的道德文章做得不错,鸦片战争被打醒了,后期署理福建巡抚对英军可好了,现在是不敢开罪英法美任何一国,只要纸上没有自己的大名:怡良。瓜尔佳,没摁过大印,随便都是可以的。

在怡良总督眼里,英国是绅士,法国是流氓,美国就是刺头,专对着来,还明着支持义军,实际是哪个也惹不起。

麦莲为了威胁怡良同意,不惜倒卖军火给刘丽川义军,搞得清军一度只查美国商船,非常恼火,差点就跟美船干起来了。

什么有无外事权?他叶大网红是总督,难道自己鄙人就不是总督了?

要是此事放在广州,还真成不了!

包令公使在上海成功后,第二年就去广州给叶大网红解围,什么都没得到应承,反而还得更加帮他。

因为美国人都顺着他来,还差点连累他俩口子,坏了大英淑女绅士的规矩,包令在广州的行为已经提前写了,于此不赘。

吴道台与英法美公使达成一致后,这上海战事就升级了,法军直接与清军并肩作战,成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英法美三国在伪装中立阶段,1855年10月以前,6月份曾提出用军舰帮助刘丽川义军从水上撤离上海,不管去南京还是去福建厦门,不在上海再打了。

但是,洪天王给他的命令,就是坚守上海,等待天军的出援,所以刘丽川就没有同意这么撤走了事。

但此事引发了小刀会义军的分裂,身为副元帅的林阿福,即李咸池的副手,对刘丽川愚忠天国有不同意见,率领自己的福建帮在英舰的保护下离开了上海,小刀会人马去了近半!

其他外帮的人也见机行事,相继离开了上海,到9月份,上海小刀会人马就只剩下刘丽川本帮、潘启亮上海帮,以及洋泾浜义军了,合共3000余人继续奋战上海了。

小刀会能在上海坚持十多个月,是松江城北紧贴着洋泾浜一带,是洋人最初入住上海的聚居地,清军没有设防,无法围死。

全城还可从北门获取补给。

6月以后也没打什么仗,部队还散去了大半,起义时高达7万,被许乃钊消灭的周立春部近万,其他帮都是此际离开上海的。

到年底十二月份,已与官方取得一致的英法美公使,就令沿洋泾浜与北门之间砌了一堵墙,从洋泾桥到陈家桥,一丈多高,阻断了城内义军的补给线。

清军也开进了陈家桥防堵。

刘丽川义军的处境就非常不妙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