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村江伏击战,天军声威大震,清军不敢再过彩江,上门来挑衅讨打了——
丫的个尚地会,抢地会,牙教组织,爱团方就团吧!咱可是要团圆,过了年再说!
因为当时已近年关。
但没等年关来临,尚地会又有新动作了!
腊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恰是这洪天王38岁生日,团方在金田村的两三万拜上帝会众宣布起义,发誓要推翻大爷的统治。
这才是通史上的太平天国的开始之日。
其实,当时并没有宣告建立太平天国,也没有宣布起义,就是各部会众向洪天王贺寿而已。
三十八岁,是一生中比较尴尬的节日,就像这首花儿唱的——
我是一个小傻瓜,今年一十八。
整天嘻嘻笑哈哈,世界没我大。
就爱找个姑娘家,整天围着她。
我是一个大傻瓜,今年二十八。
整天嘻嘻笑哈哈,世界有我大。
就爱吃酒讲笑话,最烦抱娃娃。
我是一个老傻瓜,今年三十八。
整天嘻嘻笑哈哈,世界比我大。
就爱挣钱不爱花,全都送给她。
尽管下里巴人,还真道尽人生真谛,不过这唱的是凡人修仙歌,与洪天王可不沾边。
洪秀全,三十八,早就带着两三万人干大事了!哪还会抱个小娃娃?这般快活像神仙!
咱们说的起义,通常都是开的第一二三枪,打得个一塌糊涂,裹在血泊中攻城拔寨,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通史上的金田起义,好像也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天啥都没有——
枪,早两个月前就开过了,而且不止一两枪,都大干过两三场了!
思旺墟,蔡村江,杀得清军民团屁滚尿流,但通史上根本不说起不起义,也没交代个过程结局啥的,混同没有——
成功了么?失败了么?都没有讲额,更说不上来意义啥的。
可见,起义不一定要开枪打仗,就是开了打了也不一定就是起义,给您记上一笔什么的!
金田起义这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天王生日比过年还热闹!
史载,这天,天国天军首领们还是第一次大团圆,有的以前根本都没碰过面,大家一致喊出了“洪天王万岁“的口号!
这才是起义的本意,已经公开不认帝都的新大爷了!
1851年2月2日,当咸大爷新年换新年号——咸丰元年元月一日的时候,洪天王已经称万岁二十天了!
团方到此结束,各位首领当面颂扬了天王洪秀全一通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后,又互相八拜之交,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才决定就此起义的!
就像当年梁山好汉一样,大家义结金兰,按年岁长幼,称兄道弟,排第一的,竟然是将冯洪二王接回金田村的蒙得恩。
当时各位的年龄,如下——
蒙得恩四十五岁,洪秀全三十八岁,冯云山三十七岁,胡以晃三十六岁,萧朝贵三十岁;
秦日纲二十九岁,杨秀清二十八岁,韦昌辉二十四岁,石达开二十五岁,黄文金二十四岁。……
要是这样自然排序,就不是拜上帝会了,这不过是方便兄弟酒桌上称呼罢了。
其实,自去年初洪秀全随冯云山前来广西,在贵县珠塘得表亲一致拥戴,就自居天王了。
冯云山为陪衬洪秀全,一路自称地王,为收金田大户子弟韦昌辉,冯洪二王送了个人王称号给他,好用他家的财产网络会众。
但不管天地人三王,都没有称万岁。
称万岁,国人都再明白不过,不仅要实力,还要天命的。
到了紫金山中的平在山,冯云山自己的教区,已是今非昔比,昔日的普通会员杨秀清、杨宣娇、萧朝贵,已经把控了一切。
冯云山入狱以后,原来平在山的会众变成了这三人的会众。
他们还能称冯云山为先生就已不错了!
杨秀清会天父下凡,萧朝贵会天兄下凡,比冯云山能耐都大,所以冯洪二人的再次传教活动,受到了杨萧二人的干扰、主导,甚至摆布。
对冯洪二人发展的会众,杨萧二人都要再试掌控,杨秀清甚至装聋作哑、耳鼻出血,躲到了幕后,一切都让萧朝贵天兄下凡传达。
冯洪二人也不得不配合天兄下凡的演出,所以到团方结束,起义开始,各人的地位排序都发生了实际的变化——
洪秀全还是天王,排第一;
杨秀清天父代言,排第二;
萧朝贵天兄代言,排第三;
冯云山还是地王,排第四;
韦昌辉还是人王,排第五;
蒙得恩平南首领,排第六;
杨宣娇女营首领,排第七;
秦日纲贵县矿长,排第八;
黄文金博白会长,排第九;
赖世九陆川会长,排第十;
石达开贵县会长,排十一;
苏十九桂平帮主,排十二;
胡以晃山人冲主,排十三。……
其他的,就基本等外了,杨萧二人及其势力杨宣娇、蒙得恩上升很快,而地王冯云山、人王韦昌辉已下降至第四、第五位。
从冯云山的开创、名望来说,原可以排二排三,甚至可以排一的,但在团方、聚义过程中,他的会众并不多,而且差不多都奉了杨萧的天父天兄代言令——
就是建了首功的蒙得恩、冯云山的再传弟子,刚入会还不到一年,800人就名列第六,也是杨萧实际提拔的结果。
他并非桂平县平在山人,而是平南县朋化山花王马铃村人,虽都是紫荆山区,但因花王、思洪拜上帝会的原首领吉能胜,在花洲与团练对冲被抓,死于平南狱中,经萧朝贵物色提拔才补为首领的。
蒙得恩的上升,洪杨都是喜闻乐见、欣然接受的,因为他一出马就把冯洪救出了山人冲,而从其一生来看,对新旧恩公都是非常忠诚的。
让洪秀全始称天王的贵县珠塘表亲们,已名不见经传,而沿途护送冯洪二人的贵县会长石达开,按人数多少只列到十一,仅比桂平本县丐帮高一位,比冯大弟子胡以晃高两位。
总之,冯洪直系被降得厉害,杨萧重组也很彻底,凡是前者发展的会众,杨萧都要考验控制,这便是起义时各部首领的基本情况,假如广东信宜凌十八3000人赶到金田,冯洪二人的直系势力要可观得多!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洪大天王自己还能第一,称万岁,已经不错了!
天军指挥系统的这种奇怪结构,不是洪杨并列两派,而是洪杨前后重叠,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管组织,一个管军事,高度集中,在战争期间是非常高效实用的。
有材料说,洪秀全下令团方是在山人村,被李殿元围住之后,胡以晃派人告急,杨秀清才恢复前台活动的,耳聪目明,球事没有!说要干仗,上就是了!
就是萧朝贵频频天兄下凡,收这个验那个,包括人王韦正父子牛人都不能免,唯独对贵县会众鞭长莫及,讳莫如深,这些都是出自杨秀清的幕后安排。
团方过程中,还有多起械斗、冲突、拦截事件,情势已经危殆了,杨秀清都是指示萧朝贵天兄代言忍让忍让再忍让,叫“让人三尺又何妨”!
天父天兄的意思,实际也看冲突的对象,忍让的是械斗,叫“外小”,避开的是官府清军,叫“清妖”,对民团是看情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叫“灵便”。
实在是因为洪天王被围呼救,杨秀清才出马的,已到起义的前夕,没必要再躲躲闪闪的了,而且洪秀全已经亲口答应天兄,再不去贵县珠塘了,对石达开也保持距离。
因为,贵县上帝会众是天王自己最早发展的,老资格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地位反而降到了最末。还有一点,需要纠正的传统看法,就是地王冯云山、人王韦昌辉排位的下降,不是洪秀全退让的结果,而是杨萧退让的结果。
就这个排位,杨萧父兄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还是要给冯洪直系留点位置,就算广东信宜凌十八赶到,凭战火考验的3000人左右,也只能挤掉杨宣娇,排第七。
杨宣娇掌管女营,排第七第八第九都没多大关系,只是表明天军妇女地位崇高,能顶大半边天,男女平等,这是上帝的旨意,天军的特色,不是上阵的需要。
至于人王韦昌辉,地位绝对不能低,只要天军还在金田村,就得吃他家的,住他家的,顶着他家大宴宾朋的名,是个实实在在的后勤部长。
当代名言,打仗就是拼后勤,所以人王韦昌辉的排位面上降了,地位还是没降,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就是杨萧也得认他,何况韦正父子是经过天兄亲自考验的。
第二天一早,1851年1月12日凌晨,各部会众均起早,赶往金田村后山练兵场齐聚,看上帝神力竖天军大旗。
不论是冯洪二人的上帝耶火华耶稣,还是杨萧二人的天父天兄,都必须显灵,在会众面前展示超自然神力,给所有参加团方起义的人以必胜的信心。
当时,洪天王颁布制作了一面特大号天军旗,黄底红字,红菱围边,太平天国四斗大字,在天光下,闪闪发光。
这面特大天军旗,被绑在一根六丈长的旗杆顶上,旗杆底部大头被预先靠在山坳一块巨石上。
旗杆就是倒着的,而且两万双眼睛都看得见旗杆大头,翘在那石头上。
时辰一到,天王洪秀全诵读《赞上帝》文毕,一声令下——
“起——来——!”
天军大旗应声而动,翘在巨石上的旗杆大头在徐徐下降、变平、下落,陡的一弹,稳稳立在巨石上,阵阵山风吹过,旗面抖开,迎风飘扬!
一轮红日升起在眼前,发出道道光芒!
顿时,万众欢呼:“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欢声雷动,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