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234章 三里墟之战

天军一东一西,一进一退,一攻一守,得了个东乡整军竟月不动,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从战略动向上看,还是十分含混不清甚至矛盾的,到底是东下广东,还是西进山区自立,内部明显有分歧。

1851年4月4日,三月初二,东乡整军全部结束,因为清军又上来了!

向荣提标3000,从东面向西进来;周天爵抚标3000,由北南下,南北钳攻之势,扫穴犁庭,围天军下江喂鱼,意图明显。

这天一早,北路周天爵抚标,率先夹击东乡北部要道——三里墟,与前军萧朝贵部先头驻防大战,掀开了帷幕。

假如自己还没主攻方向的话,这就是敌人在替你作选择了——

由于西面、南面都是浔江,是个背水阵,一旦陆上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南面,江中是广西水师——招募的广东潮勇巡江,与对阵的罗大纲大多是同乡。

双方还没过招,就在水上对骂起来——

“旺仔,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喽!”潮勇立在船头呼喊罗大纲小名。

“旺仔,我系你亲叔,代表乡亲们来看看你,你话好冇好呀?”

“来嘛,来夹蚌嘛,多嘀系虾酱!”……

“衰仔地,仲冇快滚,有冇牙齿!”罗大纲严阵以待,令部下回骂。

“泥地个清妖,冇识泥大爷,就请夹炮!”……

江上双方对峙已多日,平日还有点小往来,这天依然如故,只是开开炮演戏而已。

前面已经说过,钦差李星沅、巡抚周天爵、提督向荣三人,本来肩负着咸大爷满心的希望和重托,急欲扑灭天军,建功立业,根本不像原巡抚郑祖琛、原提督闵正凤那样苟且隐瞒,但是这三人心性不同、气血不和,关系糟糕透顶——

仿如牛皮锅盖,没事还行,仿佛一块板,有事一用便你凹我凸,越热越烈越是如此,最终锅里热气都跑光了!还在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是否如此,让我们看看这场战斗就知道了!

李星沅是钦差大臣,开始坐镇省城桂林遥控,继而驻节柳州指挥,啥遥控指挥哇?就是催促各路后勤粮弹银子赶紧跟上去,等着前线奏凯,好给大爷交差。

署理巡抚周天爵也是文臣,而且做过两任总督,心高气傲,性情暴躁,根本就不理会只会叫苦的李大钦差,因职责所在上了前线,配合向荣用兵清剿天军,但文武照样不伦,认为向荣老是跟在天军屁股后面走,就是武将怕死、磨洋工换银子——

这次反而把自己放在前面硬拼,他自家又在后面慢条斯理,走一步看两步!

既然如此,周巡抚就要抢这头功,自己奏报大爷了!

向荣老于行伍,对两位文臣上司敬而远之,一个搞搞配合,一个搞搞后勤都是天经地义的,对他如何打仗、排兵布阵,也横挑鼻子竖挑眼,有冇搞错呀?所以更不尿这俩纸人。

本来,东乡地形就不利,他要围困天军,布几个口袋阵,让他们坐吃山空后自己跑出来与自己对战,好趁机歼灭几个鸟毛。

周巡抚在北边这么一动手,万一天军又向东扑来,自己可就被动了!

所以,天军的动向是关键,向荣要一起动手才不至于被动。

天军如果要东扑,可能就不会从大湟江口墟退出了,所以北边肯定是场恶战。

天军东乡整军,战斗力有所提升,单独对其中一路是可行的,如同时对两路则吃力,也没有意义,就是死守东乡了!

因此,北出成了选择,到新的地方去!

有人说,天军在金田村就制定了攻桂林、取南京、夺帝都的计划,想法肯定是有的,但实际要走出金田村都难。

在江口墟、东乡都遭到了清军的围攻,就算要打桂林小目标的话,也要看这次能不能打败周巡抚3000人,先冲出去!

天军这次整军效果,首先就是产生了天军中枢指挥者——中军正军师杨秀清,如何行动要听他的了。

他与前军正军师萧朝贵是一个系统的,别人听不听指挥,他不敢保证,至少萧朝贵前军、杨宣娇女营是可以保证令行禁止的。

三里墟为丘陵地带,周边还有不少村子:灵湖、台村、白米、东岭。

这天一早,巡抚周天爵带1000人拖后压阵,由浔州知府刘继祖、兵备道张敬修各领1000人,分左右两路进扑三里墟。

左路兵备道张敬修,首先在外围东岭村碰到天军伏兵反击,战斗打响。

右路知府刘继祖,听到动静便向右靠拢,企图抄袭东岭后路,合围东岭天兵。

正悄悄穿行在白米和台村之间的丘陵小道上,尚未靠拢东岭战场,不料迎面坡上一声棒子响,一股天军扑来,杀声震天,短兵相接,被接住。

拖后的周巡抚急于建功,催令后军急进增援,并鸣炮助威。

果然,三管齐下,当面天军抵敌不住,向后败退!

“杀——红——妖!”知府刘继祖见天军败走,终于又鼓起豪气,大吼了一声。

顿时,右路清军如出笼猛兽,向里猛冲,率先突破天军的防堵,进到了灵湖——三里墟郊野的一片水边泥淖。

“出——击!”一阵大号牛角,从墟头上响起。

“杀——青——妖!”声四起,上千天军从三里墟正面和两翼三面合围了上来。

知府刘继祖刚兴奋了三秒钟,见此阵势醒了,哀叫一声,“快——跑——”

自己拔腿就溜,卫兵一看知府无心恋战,赶紧追上来,一把扛起他就回跑。

“追——”前军主将萧朝贵一展令旗——天兄下凡!

所有前军将士1000人,全是追马营上阵,奋起直追,右路清军原路馈逃,屁滚尿流,被掩杀过半。

所幸刘知府未曾犹豫,被人扛着跑还浑身发抖,瑟缩不止,春雷滚滚,轰得小兵们直掩口鼻,小便失禁,淋得卫队们满脸都是。

但终于跑赢了后面的溃兵们,跑到了后队主帅、大帅周巡抚面前。

“下来!下来!!赶紧下来!!!”

周天爵骑在一匹小马上,早发现了战局逆转,正犹豫着自己要不要顶上去对冲一把,但见了刘巡抚的狼狈相,不禁破口大骂,“瞧那熊样,下来!!”

“周大人,快跑!要快!”

卫兵们根本不理周巡抚,继续扛着刘知府跑。

周天爵虽不明就里,见此光景,也只好转身就跑,幸亏有小马代步,他的卫兵们只要帮断后就行了!

所以,周巡抚败相还不是那么难看,而且迅速超越了左路的张敬修,冲到了最前面,一直到象县才安顿下来。

只是嘴上还在骂骂咧咧,没完没了,一会是刘巡抚,一会是向提督——

“妈的,全泡汤了,太不像话,让卫兵抬着还那熊样!”

“妈的,以后别再跟老子打仗了!丢不起这个人哦!”……

“鸟毛,在那边下蛋么?就不会从后面抄底么!”骂向荣在东边不同时动手。

“真是的,气死老子了,和这些鸟人为伍!”如何如何。

原来,萧朝贵前军在三里墟早就布置了个这么个大口袋,就等着清军来钻,谁钻谁倒楣。同样,在东面也有这么一个大口袋,谁钻谁死!

只是,向荣经验丰富,发现地形不利,自己处于仰攻态势就扎围不动了,还美之名曰——诱敌出战。

敌人不出来,他就派人前去骂娘搦战,后营石达开部,真还被他手下马善宝参将骂出来两回,只是双方都进进退退演戏,互相都不敢认真追击。

因为在牛排山伏击战后期,天军也被诱出过,吃过亏。这就叫,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北线周天爵之所以一溃到底,是因为知府刘继祖眼尖,不仅发现临湖之敌迭次部署,是早有预谋的,而且已经看见了第二线的天军阵势,红丫丫一大片!

中军杨秀清,已经跟在了萧朝贵前军之后过来了!

太平天王洪秀全就在杨秀清之后,整个太平天国都在向北移动!

谁挡谁死!谁死谁挡!所以,有的逃就不错的了!

还特么的嫌逃相难看,谁好看?

同样,东面的向荣发现当面的天军真的退缩后,也是有的追就可以了,还嫌自己慢?

那石达开是他打退的?撵走的?

走了就不是仰攻了?

所以,根本就不能猴急着往前扑,抱腿扯回来收拾自己!

就是咬人屁股,也要看看对方的蹄子再说。

自己的3000人,也是不够喂占着地利的1000人呀!

此时的天军,正是整军时的效果前后中左右,都是迭次双重部署,中枢有一个高度集中的调配系统。

此前天军的一字长蛇阵,铜头铁尾豆腐腰,已经被整军整掉了不少。

就是看在眼里的豆腐,都不能直接吃,否则不待吞落肚,不是头就是手,没了!

三里墟之战,是天军东乡整顿之后的第一仗,出师顺利,进退有据,已经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血火战场上,令人刮目相看,耳目一新了——

与其说,周天爵3000人是被打退的,不如说,是被吓退的,而且被吓得跑得简直飞起来,躲得远远的。

有文章说,三里墟之战,天军战胜清军来犯,分别用了:螃蟹阵、龙虾阵、翻江倒海阵,还布下了大量的竹签阵、猪笼阵对付步兵、骑兵,不无道理,但都太巧了!

本来,拖后的周天爵,可以用排炮阵对付迭次冲锋的天军前营,只因战场逆转太快,未及使用,而且被撵得丢盔弃甲——大炮全都丢求了!

从此,天军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支炮兵。

天军水师罗大纲,从水上溯江而上,也到了浔江上游,武宣与象县的西面。

双方的伤亡,未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