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青麟汇报自己不断小胜长毛的数据来源和根据,当然被夸大了不少,不全是瞎编乱造的专家口径。
韦志俊部是主力,工兵营在秘密开龙口,石凤魁部后卫都在公开演戏。
月底时候,韦志俊突然接到上游下来的消息——林绍璋正在湘潭败退,请求增援!
韦志俊便派旧部韦以德重返上游城陵矶,但自己留了下来,亲自指挥石凤魁、吉志元两部攻城。
不同的是,韦志俊开龙口进度非常慢,不知道是不专业还是为什么,直到一个月后的五月底才掘成,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
而且,还迟迟不肯爆破武昌城墙门楼。
此时,上游西征军各部已经在大战,林绍璋部2万人要已在湘潭覆没,只是他个人没死而已。
不过,城内的青麟巡抚竟然没有发现城下的动静,他依然认为天军来来去去只是想壮势,迫他投降!
他在城中,经过三个月的磨难,节目都差不多废了。
2000守军行动力大不如前,因为粮食也已告罄,全靠池藕荷叶度日了!
终于到了六月一日清历,上游形势逼人,各部已在撤退,韦志俊不能再等,下令全军进入攻城位置。
第二天一早,汉口后军从江上直扑塘角、鲇鱼套,近逼武昌城墙下,用云梯爬武胜门城墙。
双方直接展开肉搏拼杀。
青麟不是怕死之辈,亲自赶往武胜门督战,双方都死战不退。
正当武胜城楼上刀枪不入的时候,青麟却突然发现——
城内多处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城外天军主力已从龙口地道悄悄进入城中!
看来,还不是刚进来的,有仙人指路,刁民配合,所向放火,逢人便剁,已经成功占领了总都督府和省衙。
青麟、杨昌泗、魁玉一伙终于如梦初醒,迅速从城上撤退,朝南门外冲去,亡命去了。
守军也已崩溃,好在天军围三缺一,逃出不少。
武昌遂告易手。
韦志俊仍留石凤魁部驻节武昌,自己第三天,六月初三清历,6月27日西历,即率吉志元部三万人向上游赶去,极速增援上游各部大战湘军。
而且,分为水陆两路,马不停蹄赶往岳州,都是走过的老路,不在话下。
再说巡抚青麟的故事,城破本来要自杀,巡抚是没有逃跑资格的。
不料,却被眼疾手快的杨昌泗一伙亲兵一拥而上,抱住抬出了中和门。
武将是有逃跑权的,傻逼们总爱说,绝不后退一步,不后退还怎么打仗?
只进不退,排队打靶,顶牛是吧?所以杨昌泗、魁玉们都不会呆傻到如此地步。
早就有所安排了!
青麟巡抚,顺着这俩武将一直向南跑,打算从陆路进入岳州,再去长沙。
因为长沙一直就稳如泰山,没被长毛攻破过,去那绝对保险。
这么想没错,但岳州正在大战,胜负未决,碰到清军还好,碰到长毛就冤枉了。
怎么走得过去?
好办,从东面平江兜过去,不就到长沙了吗?
是额,就这么兜兜转转,终于越过了新墙河,进入了平江,继续向南,就到了长沙东面的浏阳河,顺利到了长沙。
但是,长沙骆炳章巡抚视这伙败将如草寇,根本不接见,左高参出来应付道——
你们,一个个摸摸胩胩,还是冇是男人,快滚吧!
当时湘军已在岳州和长江上势如破竹,青麟巡抚再跟长沙人啰嗦长毛如何,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青麟贵为湖北巡抚跑去湖南省会长沙,是太不合适了,典型的病急乱投医!
而且,被湖南巡抚骆炳章参了一本上去,怕死鬼!
他的奏章,向来都是左高参的大手笔,青麟大人不死也得脱三层皮。
好在青麟大人是旗人,哪不可以去?于是退出长沙,顺水下了湘江,折去了湖北荆州。
荆州还在岳州的上游,已成了新荆州将军官文的地盘——
青麟巡抚一上岸,就被官文逮了起来,给军前正法了!
享年约54岁,图们氏,正白旗人。
而随行的杨昌泗、魁玉屁事没有,戴罪立功难听,保住了老命才是真。
原来,大爷得知武昌再次陷落后,怒不可遏,一个省城怎可以如此让人想拿就拿,想放就放?
可是,找不到青麟巡抚查问,正怀疑他已经殉国的时候,收到了骆炳章奏折。
大爷就不客气了,直接处死了他——这个一度引起大爷强烈共鸣,并成功扳倒前任崇纶的原学政大人。
只怪青麟道学深厚,高官经历太少了!
如果不逃去长沙,还不至于丢命,可能也是咸大爷在为其实还不错的崇纶找平衡。
这就是青麟巡抚的故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