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极台、保极台、永康台、耆定台,合称四方炮台,在越秀山上,本来就是瞰制广州城区的高地。
半个时辰就丢了,等于广州城防已破。
广州内城,始建于宋朝,北靠四方炮台,有大小两座北门进出,因有瓮墙,实为四道防护。
东西门各一,建制相同,内城南靠外城,也有大小南门和归德门三道进出外城。
归德门钥匙,由广州将军阿精阿亲自掌管,关上就不开,共有8个城门。
广州外城,建于明朝,濒临珠江主航道,也有8个城门,由东到西分别为——
永安门、永兴门、永清门、五仙门、靖海门、油栏门、竹栏门、太平门。
外城后两门连通十三行,前面说过,从城南进攻是两道防线,其实从北进攻也是两道防线,不过第一道四方炮台,已经丢了!
接近四方炮台的北城军营、北城墙上都是杨战神的贵州兵、湖南兵。
杨战神急了,亲自坐镇北城军营指挥,反攻四方炮台,必须马上夺回!
四方炮台中最接近军营的是永康台,防守的是英军49团,也就是醉卧舟山君莫笑的那个团,成为首个反击目标。
中午,步卒出击之前,北墙上所有炮火准备一刻钟,四方炮台也是弹如雨下!
刚夺得四方炮台的英军,第一次饱受清军炮火的蹂躏,惨叫声不绝于耳。
其中,最惨的是:逆目惹得号niod上的福克斯海军少校和大副坎德尔两人,被同一发实心炮弹各打断一条腿!
开战快一年了,这还是清军炮兵第一次逞威。
因为英军炮兵还在山后没跟上来,炮台上的步兵、水兵完全陷入被动挨轰的境地,无法立足,伤亡渐重。
最终发现,只有躲在炮台外墙脚才安全,但头和四肢都不能伸出去,否则就是活靶。
炮火之后,北城军营步卒2000人,越过山下连片的稻田摸到了永康台下,被英军哨兵发现,鸣枪报警。
49团未伤士兵300人倾巢而下,凭着火枪排射将军营步卒一举击溃,但双方兵力悬殊,不敢远离炮台追下山来。
军营步卒也没有一溃到底,半途就回头再攻了。
49团也依托炮台,在火枪射程内反复进退,如此多次,步卒除了第一次杀伤哨兵外均未构成威胁,没能攻上永康台。
同时,清军800人带三门炮出城西门,运动到了越秀山后,向英军炮兵发起了攻击。
英军炮兵、工兵在炮火准备完毕后,已向四方炮台运动了马德拉斯炮兵营,原地仅留下皇家苏格兰炮兵队照应侧后,只有一小队步兵守卫,形势十分不利!
假如800清军不是太过谨慎,在未到炮程内就先架炮轰,而是一举掩杀过去,说不定还能歼灭留在原地的英军炮兵队和那一排步兵!
如此一来,双方反而成了炮战,一排步兵也组织火枪排射,800清军也以火枪应对,一时虽占上风但进展缓慢。
河上闻得枪炮声的硫磺号、不浪底号、复仇神号立即驰援,从侧翼发炮进攻,并组织各舰船员立即上岸夹攻。
800清军被复仇神号直接轰掉一门炮后退缩,遭上岸的船员和原地步兵追击,躲入一排木屋后阻击。
英陆军穿红、船员穿白,目标明显,不敢过于靠近,双方僵持到黄昏时分。
英军绕到侧后放火烧屋,800清军奔逃出屋,彻底放弃抵抗,从西门撤回城内,船员一气追到城门外,因怕遭城上炮击才停驻。
如此广州城北高地、西门外、南门江面和东门的炮台上都是敌人了,只是城北高地直接威胁全城,清军还未放弃反击而已!
清军步卒反攻,未能夺回四方炮台,只能靠城墙上炮击英军,保持一定的优势。
陆军司令郭富少将上到四方炮台后,见山上山下打得热闹,且都是英军被动,认为步兵不能如此任轰,必须马上脱离炮程,出击山下军营和城墙上的清军!
于是,英军们纷纷从隐蔽的地方冲出,各成一列纵队向山下进击,杨战神见英军前扑,自个赶紧撤上城墙,指挥炮击英军步兵。
英军步兵一看,反而发起了四路冲锋,接敌后就不会挨炮了!
北城军营也拉开阵势,准备反冲击,各级将领也纷纷领队搦战,没想到四路英军冲锋下山,是真的要刺刀见红,顿时返身放弃,全退进城内!
结果,英军一举端掉北城军营,点燃了火药库,仅10人受伤,其中4名军官。
英军马德拉斯炮兵营,上到四方炮台后,也炮击城内重点目标,将奕山大将军的贡院后墙直接打穿!
逆目惹得号、劈拉得死号也从江上发炮,城内两处弹药库爆炸、燃烧!
一时间,城内烈火熊熊,全城大乱!
在家的奕山大将军,吓得面无人色,再次东躲西藏,想出逃城外。
其实,25日这天,英军陆军司令郭富少将,也被一发炮弹掀翻在地,浑身是泥,却毫发未损,否则就大快人心事了!
一天对战下来,英军付出80人伤亡代价,直抵所有的城门外,广州已是风雨飘摇。
重伤的逆目惹得号福克斯海军少校,当天死在锯腿手术中,大副坎德尔挺了过来,第二天晋升海军少校。
第二天一早,26日,奕山大人命令城墙四周竖起白旗投降!
再派杨战神出城和谈!
杨战神借口城内离不开,指派知府余保纯大人出城找小艾面谈。
还好,这次小艾在英国商馆中。
头天英军四方炮台上的炮弹差不多用尽,正抢运炮弹中,所以未轰击城内,也未对城墙发起行动。
等炮弹运到的时候,暴雨也到了,倾盆而下,英军都是野营,个个成了落汤鸡。
这是咱们的老天爷惠顾广州城,英军想打也打不成了!
倒是商馆里,余大人与小艾一拍即合,什么条件都达成了!
小艾就是小艾,不是大艾——
只要了600万两赔偿费、清军退出广州城外200里、十三行马上恢复原样,并复牌交易,就又答应停战撤退了!
其他时间,两人都在聊大天,这是有史料记载的,聊天内容下一节再说。
当天,小艾派出了两名军官告知军队停战——
一名上四方炮台通知郭富将军,一名下河通知辛好士代海军司令。
这天就这么过去了,虽然没打仗,但暴雨中野营的滋味却不好受。
第三天一早,27日晨7时,四方炮台英军除伤员外,3100人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准备一举攻克广州城!
炮兵们炮弹上膛,点燃导火棒,准备接受郭司令检阅后,先猛轰一通广州城墙再说,要不云梯都架不上去!
步兵离开露营处,进入冲锋出发地,正等着数炮声呢!
怎么会回事?小艾不是派了名军官通知停战了嘛?怎么还打!
城墙上清军,见英军蠢蠢欲动,拼命摇着白旗,示意停战!
不知道什么原因,郭富没有接到通知,军人没接到命令,当然还是按计划行事。
城内与前两日完全不同,已开门放行逃难,城内富商更是雇人肩挑背扛整个家业出城,包括部分清军也有偃旗息鼓退了出去……
眼见此情此景,郭司令也只得暂停,与辛好士和副官、翻译一道举着白旗,到城内一探究竟,杨战神亲自出迎,在城墙上相对而坐——
寒暄完毕,杨战神就将自己的一串大朝珠送给郭司令,郭司令一行从战场上下来,未带有礼品,于是婉拒不收。
杨战神见朝珠都被退回,以为洋人不懂礼,自己又不好意思再拿,便随手一扬将朝珠直接撂下了城墙,以示有好的再给吧!
身后卫士赶紧缒城下去,捡了上来。
老实说,杨战神这两日的战斗还指挥得不错,与小艾也达成了协议,心情尚可,反而是郭司令心中不平,无功受禄,以致不悦。
军人只听上面的命令,仅杨战神示好,说与小艾刚签了协议,算什么真章?
所以,郭司令还是坚持要等到命令才会停手,于是也不啰嗦什么就回阵上去了,还是要准备进攻!
这郭司令虽然爵士、将军,前日差点命丧黄泉,昨日又天公不许,受了不少窝囊气,今日个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一心报复雪耻!
准备夺城之后,纵兵肆虐,好好出口恶气,手下也发发大财!
正当英军重新整队,战旗飞舞、战鼓咚咚之时,后面郭富终于传来了停止行动的命令。
原来,昨天派出的传令官走错了路,此时才到四方炮台,再晚一刻,后果不堪设想!
城外高地,竟然走了半天一夜,也算天意了!
不料,小艾这一破纸,竟令郭司令顿时停工,功亏一篑,郭司令真是恨不得这传令官就死在半途,彻底上不来才好呐!
全部英军都是这心情:走丢了就丢了,还来干么?!
常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士兵们本已鼓足勇气,红着双眼,瞬间松懈下来就垮掉了,岂不恼怒?
但缓过神来,想想也还不错,和平突然降临,不用拼命了呀!
于是,转怒为喜,休息的休息,救护的救护,不再惦着娘的个战斗了。
加上天气正好,郭司令只得放假慰劳全军,部下一时兴起,漫山遍野的游乐去了……
在拿到全部赔偿费之前,英军仍须驻守高地上的四方炮台。
第四天,28日,海阿新号在商馆门前,接到奕大人的首批分期付款300万两,清军又撤出5000人出城,退到200里以外。
第五天,29日,逆目惹得号在商馆门前,接到第二批分期付款200万两,清军继续撤退3000人出城200里。
如不出意外,30日英军就可以考虑撤离广州了,至少是从四方炮台这个日晒雨淋的鬼地方下来了!
然而,30日一早,四方炮台的英军却被围成了铁桶!
不用说,这就是当代中国人民都十分熟悉的牛栏岗大捷,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