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驻军司令西马䕷各厘少将,上到黄埔等候,见叶名琛不像耆英那般服软,连个屁都没放,也就不再虚与委蛇了!
命令开攻,分南北两路进扑——
北水道是英军佯攻,城东牵制,主要是勾拉火筏和航道沉船,与东炮台猎德过招。
南水道是西马糜各厘真攻,当然也要勾拉火筏,与红炮台和西炮台海珠过招,从十三行登陆上岸,等于鸦片战争行动重演一遍。
尔后,合攻广州城,捉拿叶名琛归案。
但叶名琛有自己的成功经验,用不着像前辈林则徐一样以火为兵,尽干无效的事情,更用不着像杨芳一样施放化学武器,破坏自然环境。
面对英军的炮火强攻,叶总果断下令撤退,水陆两师都向广州靠拢,只留两艘师船在黄埔当诱饵,连江都不塞。
其实广东已无多少水师,大部都出省镇压天军去了,这也是城陵矶水战为什么先死的是广东水师,而非湘军水师的原因。
当时,广东巡抚柏贵,旗人非网红,谨小慎微,见他如此大开大合,把兵勇都放进城内,不禁说:“叶总,沿途都不打,几个炮台能扛得住吗?”
“放心吧,天黑了他们自然退走。”叶名琛胸有成竹道,他是硬扛过两回香港英军的。
柏贵的话,其实代表了下面不少人的意思:都开战了,得做个样子,要不不好交代,已经说过了,叶总根本没有告诉大爷: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
他要退兵后才报捷去了!官就是这么做大的,一个个不思进步,就知道成天打打打,杀杀杀,还唠叨么军事,战术,没出息透了。
要知道,这叶名琛是南天一柱,真心的曾国藩,领的都是国家军,吃的是大爷,而曾大帅是假意的曾国藩,带的是都是私家军,吃的是他自己,您怎么知道曾大帅在想什么?
所以说,这叶名琛的雄韬大略、铁血生涯,是完全征服了大爷,是天朝的二把手,而曾大帅只有第四次跳江。
好了,不说风凉话吧,只是要告诉您:大爷就是这么看这俩的,要不仅凭有大战争都不报这一条,叶名琛就得兜着走。
但叶名琛不这么想,大爷不管你怎么打,只管你要胜,在大爷面前一味装孙子还是不得好死的!
由于叶名琛下令撤退广州,这英军司令西马糜各厘一日之内便到了黄埔港,本来要诈一把叶名琛的,叶却不上当。
留在黄埔的两艘师船深怕英军迷路,在南北两水道口各开了一炮就跑!
我都打你了,你还不上?
所以,西马糜各厘即令追击,当日又攻克了城东猎德炮台。
说是攻克,其实是清军自己放弃,东路本来就是英军佯攻。
猎德炮台在城东郊,英舰进入炮程后一炮未响就易手了,此后英舰无须再上。
因为再进就是南水道的英军作战区域了!
话说南水道英军真攻,只是水流量小走得极慢,北路夺猎德时还在小心翼翼的通过琵琶洲江段。
尽管左右两大炮台也敞开怀抱迎接,英军陆军都派队登岸配合,25日才进入红炮台射程,炮台已空,立即占领。
再上就是分流处了,海珠炮台尽在咫尺,也未开炮,因为叶总命令是决不开第一炮,英军也没开炮就把炮台占领了,然后直接进十三行登陆了。
红炮台、西炮台都未开火阻拦,仗打到这份上,真是没得说了!
叶名琛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只有他知道。当时,他正在检阅乡试武举,得报十三行陷落,竟然说——
“鬼佬不进十三行,还进哪儿?只要他们不开炮就不用还炮了!”
什么逻辑?叶名琛也是英名盖世,竟然如此指挥干仗!
西马糜各厘,沿途除炮轰过虎门外,经一路风雨无阻,到了广州城下,大获全胜,连包令公使都惊讶万分。
但是,叶名琛当天宣布停止外贸,关闭窗口,派员照会包令公使,一定要让英军知道。
原来,叶名琛放弃抵抗、怕英军迷路就是为了宣布这条禁令,武仗文打,玩贸易战把戏。
只当包令还是十五年前的小艾呢——要打我就不和你做生意了!
包令不禁好笑,27日也照会叶总:请十三行开窗贸易;请开城门,洋人要入城;请全释亚罗号所有水手。
叶名琛更笑,正在选录武举们,老子没空,干净利落拒绝了。
意思是,要开也不难,只要你马上退兵,原来这才是叶名琛退敌之策。
有仗不打,照会过招,高呀!实在是高!太高了吧?
包令带的可是军队,不是代表团,徒弟向师傅叫板起来了?好呀——给他松松皮肉——
即日起,英舰炮轰总督府,没隔五六分钟单击一次,不轰别处。
顿时总督府各大员、兵将逃逸一空,就剩他自己在二堂办公,毫无惧色,根本就不走。
说来也是奇人一个,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这家伙是啥都不怕!
还出令全城军民、新武举人努力杀敌,每取羊头一颗,赏银30元!
一时被传为佳话,倒是包令自己耐不住寂寞,轰至第二天28日下午就停止了单击。
不过,集中多艘炮舰在城南江面点射南城墙中段,此前已经介绍过了,广州南城是后加的,名为新城。
这一点齐射,威力就超过大型挖掘器了,不屑十分钟,城墙轰然倒塌出一大缺口来,英军开始攻城,真的要进城!
只是天色已晚,一色火枪的英军瞄不准,怕吃亏才停了下来,要天亮再攻。
这要是在内地,清军早就用左高参的抢修法给堵上了,但是这是广州,叶大网红的神指挥,根本就无此事。
您真要云集人马抢修,英军一通炮火覆盖就全完了,所以不如不修,但得重点守卫,要不英军钻进来也够麻烦的,因为枪上都有刺刀,英军拼刺是有一套的。
但英军也不用贸然偷袭,偷袭都是弱打强才用的,英军对清军根本用不着这套战术。
果然,一晚无事,只有明月照高楼,也照这大缺口。
第二天一早,29日,英军海陆军协同,步炮齐动,开攻南城墙。
城内清军兵勇至少有四万,基本都在城上,这场面才是咱们战争影视中常见的场面,你死我活,不进则退,人仰马翻。
英军火力再厉害也扛不住30块银元一颗羊头呀,所以躲过炮火过后,清军步卒才猛入缺口,英军步兵竟然落了下风,被撵了回来。
毕竟人数太少,2000人硬拼20000人,确实占不到什么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