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月二十一,秦日纲大军与吴如孝、苏三娘各部回合,吉尔杭阿退走丹徒,镇江围解。
这只是,秦日纲完成的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就是征粮,还没完成。
征粮,名称好像不一样,仿佛光荣而艰巨,其实就是打仗,这世界上的仗十有八九都是为了征粮。
秦日纲至少五个军,近万人的征粮队,帮镇江解了围就该走了,留下当然好,但粮食就紧张了!
光这征粮队本身,每天就得消耗不少粮食,打破镇江军民平时的供求关系,所以打仗难听,征粮好听,其实一样。
这么支上万人征粮大军,要完成多少征粮任务?不知道,但不会少,不说多,每人计100斤,也是100万斤了!
在镇江是不可能完成的,两边大军云集早就耗得差不多了,得另想办法。
先说秦日纲为什么要征这么多粮食,肯定不止是天京城内的需要,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大行动!
什么大行动?就是天国要拔东门外江南大营,捏死向荣,为什么?
前面说,天军西征他就扯腿,南北夹攻天京,每次都如此,实在是太讨厌了!
要搞死向荣,就得云集天军,要云集天军,得先备粮,不够咋办?就征就抢。
再说镇江没有那么多粮食,咋办?
秦日纲在镇江逗留了五天,也没好办法,要趁胜追击吉尔杭阿到丹徒吧,该得的清军镇江一级口粮已经得手,丹徒二级口粮还不知在哪儿呢?
丹徒肯定有清军口粮,但不好抢,得再战吉尔杭阿,他已经退走在先准备了,万一再一走了之,追都没法追。
所以,吉尔杭阿的军粮虽多,但是移动状态中,没有明确准信,是难以下手的。
吴如孝和苏三娘建议秦日纲,过江试运河上的江北大营,扬州,绝对有足够的军粮,自己还可以配合,帮忙。
他俩的建议,当然不无私心,就是借秦日纲之力再退江北之敌,替罗大纲复仇,所以积极鼓动老秦这么干。
只是秦日纲得考虑考虑下。
这一考虑,又过了一天,苏三娘的话就不太中听了,所以男人在女人面前不要犹豫什么,否则会适得其反。
军事家都是粮食专家,否则得划问号。
好在第二天夜里,二十六夜,清同月十七夜,秦日纲终于率军渡过了瓜洲,要动扬州江北大营了。
果然,苏三娘出动娘子军八百人相助,被秦日纲留在了瓜州做接应。
吴如孝留守镇江。
江北大营,此时正是钦差大臣托明阿刚到不久,正得意中,根本没想到天军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二十七黎明,秦日纲大军上岸,进攻前军前哨土桥镇,陈玉成,李秀成一左一右,秦日纲拖后居中,一举击败托明阿马营,清军败退。
这是继1853年冬赖国舅两战江北大营之后,天军再次进扑扬州,已经三年了,走得不全相同——
秦日纲大军分水陆两路沿运河北上,他本人在水上。
接下来几天,各部进展神速,连破虹桥、朴树湾、三岔河清军营垒,清军大败,大小一百二十多座军营闻风而逃。
天军每克一处,除派人搬运粮食装船外沿途均没停留,过三岔镇过江而入,直扑扬州城下。
与其说是,前去攻城,不如说是,前去抢粮,晚了就完了,光占个扬州不是这次作战的目的。
与其说是,从清军手里抢粮食,不如说是,从火里抢粮食,晚了连碳都没了!
托明阿劳苦功高,博得钦差盛名,到这扬州起就牛逼哄哄,见这天军势头不同,水陆并进,也没了想法,只有拉马下船,沿运河退走,先上到东岸避敌锋芒再说。
撤退前夕,照例是放火烧粮,还要淋上火油,凡带不走的啥,均如此。
当初琦善大人也是这样,只要三岔镇完蛋,扬州就得赶紧走,别惦记,否则就被包饺子,连下河喂鱼的机会都没有。
秦日纲大军顺利进入扬州,马上灭火抢粮,官仓都还在烧外壳呢!能火中取米抢下来的话,基本完好无损。
要抢不下来的话,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炭末了!
抢着火的粮仓有一诀窍,就是从没火的一侧上去掀顶盖,因为粮食堆放都是实心的,不易接过,烧掉的也就面上一层。
这秦日纲大军打仗就是为了这个,顿时人多势众,纷纷架梯登顶,合力掀盖棚,一下搞发了!
仅江北大营的粮食就够了,人多马众,挑粮回天京都可以的了。
这是天国天军第二次克复扬州,时间是二月二十九,清三月初一。
秦日纲三天打垮江北大营,占领了扬州城,托明阿不得不上奏大爷,长毛疯了。
抢了官仓军粮以后,秦日纲就地征购粮食半个月,超额完成任务,便原路退了出来,回到了三岔镇。
他并不要扬州城,放弃了,时间是三月十一,清三月十三。
托明阿大人在河东,得报还不相信,正为反攻扬州着急发愁呢!
这好,扬州马上就回来了,一看啥都没缺,就仓毁粮没了,还不是他放火烧的原样,也就明白上当了!
话说,江北大营清军,人数不多,也就四万左右,不过承平两年,饱食终日,打仗成了跑龙套,见天军上来拼命,拔腿就跑。
天军也不蹑足灭了他们,而是直奔粮仓而去,搬了就走,所以清军跑着跑着就跑明白了——
这天军出来打仗,就是抢粮而已,也就渐渐不跑了,而且还汇聚到回路上等着天军。
要反抢回去!
这他妈口粮,谁不缺呀?
所以,不等托明阿下令如何,他的骑兵部队回头就站住了仪征,当初赖国舅救扬州的来回路径。
正好挡住了秦日纲的归路,因为有百万斤粮食,所以秦日纲只好改道回天京。
这就叫,肚皮圆的怕肚皮瘪的。
秦日纲决定不走江苏仪征,绕道安徽六合到江北浦口镇,不也可以么?
于是从三岔镇向皖东六合走,结果托明阿骑兵快,见天军改道不来了,也从仪征赶去了六合。
保证不打你,反正不让过,除非留下粮食,可以商量。
秦日纲捞发了,不打也不商量,原路回头去镇江,瓜州苏三娘前来接应,全是一路顺利,还是回镇江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