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52章 曾钊扬群案

群案是放在一起说的案子,而非集团案件,不是修辞手法,发生的时间集中在天五年1855,很能看出些名堂。

乙荣五年三月十九日,杨秀清天父下凡,宣布天官正丞相曾钊扬有罪,说是天父托梦说“曾扬错,不杀为奴”。

曾钊扬沦为罪犯,充为苦力,还得感谢天父不杀之恩,具体怎么犯错罹罪,罪名什么,均不详。

因为理东殿事,肯定与工作有关,能保住命,说明杨东王还可以忍受,只是挑错,去了即可,其后不详。

不忍加戮曾天丞,也许是有所忌惮,而非以前的功绩可以顶死。

曾钊扬,桂平古林社人,原为乡村塾师,是最早追随国父冯云山的拜上帝会员之一。冯洪在平在山、紫荆山传教时的教义传单都由他和曾水源们刻写,传递。

金田起义后更是如此,所以诏书衙、想来由他们把持,各项文檄,都是如此。

他和曾水源,也是1852年永安开科的双榜眼,同年十月设官分职,得授右史,掌记天王言,职同将军,后历右朝仪,同指挥,制仪。

定都天京后升东殿右丞相,职同检点,历赏恩丞相、天官又副丞相,均理东殿事。

杨东王阻止天王烧书,设立删书衙,他领其事,删改五经,直到1855年4月犯事被逐为奴。

照说,杨秀清是很重视他的,也开恩没杀他,到底为什么?不知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事古难全,就让他过去吧。

过了三个月,六月二十八夜,杨秀清又天父下凡,连杀了曾水源、李寿春两人。

曾水源,经历与曾钊扬简直一样,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只是武宣人,年稍轻,也是理东殿事的天正丞相。

同案犯李寿春,东殿吏部一尚书,也是拿事的人,生平欠详。

事由:某日,在东殿门口听到某女官说“东王若升天,尔们为官的都难了”,而没有报告东王。

仅此而已,两人就丢了身家性命,杨秀清把他俩都杀了!

百战都没咋样,一不小心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从这个角度说,敌人并非最可恨的,比不少人要好。

人命关天,有必要解读下这匿名女官及其话义,说的没死,听的却死了。

这名女官无疑也是东殿的,至于是谁,不太清楚,只能猜,而这句话的意思却十分明确——

她肯定发现了杨秀清的游戏秘密,跟这两位东殿官员聊到此事,并担心东王万一闪失后大家的状况。

不报告,说明不是杨秀清的心腹,又在杨秀清身边做事,因此被除掉。

这是曾水源、李寿春丢命的根本原因,面上却不全这样,他俩的罪名是叠加,年前七月份战败,没有完成任务,曾水源受到过军法处分。

去年七月份,杨秀清曾派他率军出击丹徒东坝,在镇江以下,结果大败而回,被关入东牢,其后复职。

直到这未报告的事出现,无法再赦免。

无疑,他俩没告发这女官,但却被别人告发了,不排除女官本人。

关于洪秀全、杨秀清、曾水源、傅善祥、天妃程岭南之间的关系,有个传说故事可以借鉴,但不一定就是史实。

故事说,傅善祥是曾水源发现并引荐给杨秀清的,因是读书人死了丈夫,被点了东榜状元,封为丞相处理文书。

杨秀清也贡献了名美女程岭南给洪秀全,监视天王言行,洪天王也要考验这程美人,故意说曾水源是自己安插到东王身边的人,结果程美人果然传回了消息。

曾水源就得到了去丹徒征粮的任务,带百巴人去,要20万石粮回,为期半月。

曾水源知道自己无法完成,便跟洪天王托孤,又托傅善祥查明原由。

当时丹徒双方兵力云集,哪来那么多粮食,只有发动抢粮作战,结果大败而归。

傅善祥只有问杨东王自己,结果得以身相许才行,结果就是这样的。

曾水源被逮而又放,洪天王那边的程美人却被直接毒死。

这边杨东王断了线,便对曾水源痛下杀手,与报不报告没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专家与坊间的不同解读,各自有理而不足,结合起来还是有扣得上的部分,也许可以解释曾钊扬、曾水源、李寿春等人的不幸。

曾钊扬群案中人,都是东殿官员,但可以看出,是原南王冯云山的班底、自然亲近天王的人马,至1855年8月被杨东王别有用心,扫荡干净。

为东王服务的,还有一天国元老,夏官正丞相何震川,1852年永安榜的探花,广西象州人。

何振川,正儿巴经秀才出身,北闱乡试得中,属天军高文凭。全家22人参加金田起义,历经血战,唯存兄弟2+侄1=3人。

初封副典诏命,同将军,写诏旨,后任右史,与左史黄再兴联名呈献,每月一本天王《记录》。

他未遭定点清除,是因为杨东王视他为自己人,即便犯错也会像卢贤拔一样死不了。

他是怎样过关的?

在杨秀清擅自定都南京的1853年3月,天王洪秀全有不同的河南方案,便下诏群臣咨询得失,意思是让杨秀清取消定案,继续进军河南。

算是洪杨的第一次公开大争拗,洪派文人多,奏章纷纷,杨派文盲多,绣不出花来,甚是恼火——

岂料这右史何振川,出手便是秀才文章,一枝梨花压海棠,力挺定都南京。

让杨文盲喜出望外,大获全胜。

洪天王气得没办法,大骂何右史个叛徒,吃里扒外。

但何秀才两个月内连升三级,同指挥同检点同总制,接着是六月封恩赏丞相。

洪天王是边画圈边流泪,真的,秀才就没一个好东西!

想见识这篇雄文么?

鉴于篇幅不长,260字,字字珠玑,一句顶一万句,还是上来吧——

欲创非常之业,必得非常之人,欲立永久之基,必得至当之地,斯能历久而不易,亘古而常尊者也。

溯自天父上帝自造有天地以来,其间窃号流传,未尝不代有其人,而究之人非天命之人,国非天命之国,所以杀夺频仍,纷更不一,以至于今。

惟我天王——

亲承帝命,永掌山河;

金田起义,用击方刚之旅;

金陵定鼎,平定永固之基。

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

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

迄今建都既成,天下大定,天王降诏,咨于群臣,诏于是,爰为之论曰——

“穆穆皇皇,赫赫我王,奄有四海,抚绥万方,恩覃普宇,德遍要荒,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宜乎永奠千百代无疆之福,击基意万年有道之长。”

什么叫强词夺理拍马屁,看完了没有?关于建都南京的理,早说过了,于此不复。

要是没有他这疯狂才华的展露,天国也许真的会与天军继续征战下去的。

1854年二月,何秀才升夏官正丞相,也与曾钊扬等删改五经,兼办军务,后来事迹不详,恐未躲过三年后天王的血洗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