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62章 中俄北京条约

英国人憨大傻的地方,就是打仗每每冲到前面,签约利益却总是落在法国人后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次英军依然如故,被法军谑得底掉。

而将英法都谑得底掉的,是中俄北京条约,英法两家根本就不知道,同期跟金童签约的,还有俄国。

而且,利益远大于他们。

当时英法是不知道,现在是可以问一句了——服,还是不服?

无须说,在下是早已五体投地趴在地上起不来的了!

刨去1858天津调解条约不说,英法联军俩司令、俩特使,知道俄国作用于1860年二鸦战争的,只有两件事——

1、伊格纳季耶夫的情报

英法联军进军天津、进军北京的路线、城区地形图,并不完全依靠战前的战场侦察得来,而是依赖俄罗斯驻大清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提供的情报。

当然,凡是谍报,都有准与不准的情况,伊公使提供的军事情报,据格兰特将军说,还是很准的。

2、俄国人的墓地

英法联军被撕票的所有人质,都是埋在北京俄国人公墓的,这点英法联军非常感谢俄国人的仁慈、仁义。

咱们说,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全世界差不多也如此。

但是,英法两军全被俄国人蒙在鼓里,对俄京条约毫无所知。

只有一次,巴夏礼到访俄教堂,差点撞上双方谈判人员,但是被伊公使巧妙掩盖过去了——

说是,某秘书的铁哥们来探望,喝酒尽兴,说话声有些大而已,随即派员打招呼,不能影响他人休息额。

巴夏礼,尽管贼精贼精的,但终归劫后余生,脑子被拍进水,可算知道大清的厉害了,也没有多想就滑过去了。

他只是中国通,并非合格的秘密间谍人才,没有抓住这次偶遇,英法至少是英国,就丧失了了解俄京秘结条约的机会。

这次清俄谈判,为了掩人耳目,地点选择在教堂,时间定在礼拜日,所有清廷代表都乘轿而来,到后轿子即回,到午后再来接走。

让人以为是普通教民上礼拜。

俄罗斯继续以调停人身份出现在清廷中,警告大清谈判人员不得泄密,哪怕一个字都不行。

否则,调停不了战争,就不能怪俄罗斯不够朋友了!

缔约是对朋友积极调停战争行动的合理回报,包括衷心的警告事项都得遵守。

俄罗斯为什么对英法如此严防死守?只因为目的实在不可告人而已,他调停了吗?

当然,一直有俄军顾问往来两边,其实呢,是为英法联军递送所需情报的。

这是格兰特私人日记记载的,尤其是进军北京之后,格兰特手里拿的帝都城区示意图都是伊公使的杰作。

而在进军天津的作战阶段,伊公使的情报作用不大,联军选择北塘登陆,无须伊公使的情报指引。

就是制定作战计划,也得避开大沽口炮台正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