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猫腻,对东宫西宫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在承德可算是亲眼见着了!
女人天性,由此恨透了这肃顺,连带着七大臣。
2、京班进园
大爷全家爱看戏,这不是到承德后才有的无聊节目,而是旗人的身家。
从1860年11月起,大爷到园的次月,肃顺即令内务部升平戏班子赶赴承德,进园长驻,随时调演曲目。
从此殿内三天两头歌舞升平,有时首演花唱,再演清唱,变戏法都不重样。
肃顺还在园外访得一名,曾为嘉庆老爷子演昌过的老戏骨,请到殿内为大爷当堂献演。
不料,大爷的国戏国语水平都十分了得,功夫深厚,竟然发现了这老戏骨的瑕疵。
他把凭唱成了平,没有唱成乒,大爷不吝赐教,不料老戏骨说,我给您祖爷就是这么唱的啊!
那也唱错了!只说明祖爷功夫还不行,结果大爷成了老戏骨的一字师煞果。
把旁边的牛皇后、懿贵妃乐得个倒牙。
3、形势分析会
北京与承德两边,为大爷的回不回銮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纷纷发动各自的地方大员,对大爷进行大爷进谏——
坚决回銮!
坚决不能回銮!
情形前面说过了,这不啰嗦。
这些功力深厚的说帖,无论正反竟然以胜保大人写得最为生动,简直殷切企盼到极致了——
欲皇上之留塞外者,不过左右数人,而望皇上之归京师者,不啻亿万计。我皇上仁武英明,奈何曲循数人自便之私,而不慰亿万来苏之望乎?
这就要归功,胜保早年的读书中举生涯了!
不过,在下怀疑是,秘书手笔。
大爷回銮这事,自己都挂在嘴上,行动却举棋不定,肃顺还专门组织了个形势分析会,每次安排不同的大臣主持,以满足大爷这方面动嘴不动腿的爱好——
洋鬼子虽然走了,但难保不回头,天津都开放了,洋鬼子随便带个一两万人来,不就家常便饭么?
东交民巷梁公府、纯公府都租给了英法两家作了公使馆,每家少说点,2000人只多不少!
洋人牛高马大,犬羊成性。
恭亲王这事,办得可不咋的,不干净,虽不是大尾巴狼,却也成了长尾巴豺。
其实,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维尔,都只带了30人上任,总共只60几人在东交民巷。
大爷这一拖就到了夏天,夏天还回銮吗?承德不就是避暑山庄吗?有没有搞错?
所以又到了秋天,大爷还是决定冬天来临前回銮,赶在北风呼啸的头里,绝对成功。
此时,肃党与金党已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了!
但这并不能割断,大爷的骨肉亲情,京热两地之间,除了每天的600里驿马外,只限于个别皇族内亲可以往返。
有可靠资料证明,先后到过承德探亲的皇亲国戚,只有2人——
1大爷五弟、醇亲王奕誴。
2大爷七弟妹、玉女亲妹妹、淳郡王奕譞福晋。
可惜,大爷五弟奕誴亲王,智力不足,到承德后竟然说,六弟金童勾结洋人狼狈为奸,不是要谋反还会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