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破口大骂,嘴还被臭袜子塞住了!当即回送城内,第二天正午抵达宗人府时,家已被炒完毕。
圣旨的预定速度,远超肃顺八大臣的临机反应,处处候了个正着,肃顺被打得措手不及。
这就是所有政变的特征,走在头里,以快制敌。
金童的当务之急,突击审理八大臣,给原赞襄班子一一定罪量刑。
八大臣,所谓的肃党,遍布朝廷内外、中枢外地,人员众多,要全抓全算的话,金童就没时间吃饭睡觉了!
所以,也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四两拨千斤,从重从速,以快致胜。
直属金童的宗人府,大概从5日开始罗织八大臣罪名,花了整三天时间,于11月8日宣判执行。
金童上奏,开列载垣、端华、肃顺三大头的罪状,其中最关键的罪名是——大行皇帝面谕立皇太子时,
伊等假传谕旨,造作赞襄名目。
这一条,便涵盖了八大臣的罪责,将承德班子一网打尽了!
因为咸大爷当时已无法握笔,遗嘱不是御笔所写,金童这么说,似也不为过——咸大爷遗嘱赞襄,都是八大臣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这就罪该万死了!
其实,金童这奏状才是凭空捏造的,咸大爷当时写不了字,但还可以说话——
立太子,毫无疑义歧义,因为大爷就载淳这么一个儿子,年仅5岁。
赞襄政务的,不仅是八大臣,还有俩太后,要加两宫印玺,否则圣旨无效。
不赞襄,难道让5岁新帝自个乱写乱画?
其中不难看出,两套赞襄模式的不同,只在于金童及新军机处取代了八大臣和六部。
俩太后+新皇载淳,还是一样的,只是违背了咸大爷的临终本意。
丈夫死了,还有小叔子呢!
这俩太后尽管位及女天子,终还是妇人情怀,除了六叔七叔外,谁都不认!
管你忠不忠厚,赤不赤诚,没用的了!
什么僧王爷、祁寯藻、陈浮恩、黄忠汉,通通的出去,下去了。
好听的叫,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好听的,就是金童玉女叔嫂俩眼里出西施,爱谁谁呀?
肃顺八大臣,获刑有轻重,个中缘由,自然是与俩太后的关系所定。
11月8日当天,玉女即红笔御批,完全同意,立即执行,俩太后加盖印玺下达——
御赐:载垣、端华,二先亲王自尽,赏个全尸。
这俩肃党门面,即在空房里悬梁自缢而亡,载垣享年46岁、端华享年54岁,准罪犯家属前来收尸,并得感恩答谢。
肃顺被判斩立决,被拖出牢房,押上囚车送菜市口法场斩首,沿途游街示众,受尽侮辱。
临刑却高昂头颅,不肯下跪,被刽子手用大铁锤敲断两腿胫骨,才被斩首示众,一道白光,鲜血喷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