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保独立作战,始于河防,即1853年4月林凤祥过黄河,此前在江北大营,归琦善领导。
僧王爷独立作战,始于天津静海县,即1853年底。
时间好像都在同年,其实胜保多领导了河南、山西两省的千里追击战,虽然劳苦功高,但纰漏也多。
内外线作战,本来就是两种不同样式,胜保是非常灵活的,僧王爷是死打硬拼+劳心型的,所以1854年大爷将高唐久攻不下的责任,全算在胜保大人头上有失偏颇,高唐李开芳才是北伐军的精锐,硬核。
胜保第一次被褫职逮京治罪,发配新疆伊犁戍边,跟林大人一个样。
好在第二年,北伐军在北方全军覆没,僧王爷荡平直隶、山东,胜保才被授予蓝翎侍卫,充任伊犁领队大臣。
到1856年大沽首战失利,大爷调僧王爷上,才又把胜保从新疆赦回接替僧王爷原军务。
授衔副都统,发往安徽军营,继续围剿捻子长毛。
胜保作战,不像僧王爷一味死剿,而是连抚带剿,打不过就跑,所以战况较为复杂,战绩也还不错,1856下半年1860上半年,取得——
1、正阳关大捷,斩获捻首魏蓝奇,加头品顶戴。
2、围解固始,歼天军万余,斩显天侯卜占魁,复黄马褂、巴图鲁,免其弟廉保遣戍罪。
3、与天军陈玉成、李侍贤部争夺江淮平原互有胜负,招降江淮间捻军领袖李昭寿、苗沛霖,得授镶黄旗蒙古都统。
4、招降捻首张元龙,收凤阳,进克霍山、盱眙。
5、斩天军吴如孝,围困庐州、定远。
不幸得丁母忧,但仍留军中。
至1860年中,免钦差大臣,开赴河南剿捻子,旋遭御史林之望弹劾,降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复因兜剿不力,降授光禄寺卿,召回京问责,临时参加八里桥战役,在桥北定福庄担任后卫总指挥。
实际是金童城防大军的前锋。
胜保之罪,一推再推,在此终得交代,当然交代到这还是没有完全,以后再说吧!
遇到金童执政,成了胜保人生的一大转机,暂时没有人再追究他的招降纳叛、养疽为患的责任了。
停战议和后,胜保大人受金童之重托,荣升禁军教头,收集了各路溃军及各省勤王之师,共计万余人编练西式军队。
此为中国军队西化之原始,也就是说国人的膝盖也开始不打弯了。
胜保还草拟了新式练兵章程,循序渐进,他的兵名称新军,操持洋枪洋炮。
不过,还只是计划阶段,洋枪洋炮还得等洋人天津开埠才能采购,列装,效果一时还显不出来,要一年后才初具规模。
胜保,也缙级为兵部侍郎,并且主抓,圆明园八旗、内务府包衣三旗的操练。
地位虽不及僧王爷,仍是军事班头、救火队长,但胜保大人总算如鱼得水,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后来,捻军再次崛起山东,诏令僧王爷带兵出京往剿,带了胜保所部新军5000人马出发。
而胜保大人终于取代僧王爷,成了新的帝都卫戍司令,天朝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