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九初六,大妈懿旨下达:
“刘松山所部兵勇,前在绥德曾有哗溃之事,此次清进激变,贼众兵单,傥因无食可就,重蹈故辙,则北路大局何堪设想?
“著:左宗棠速筹饷糈,源源拨解,以安军心,并将起衅情形查明具奏,不得稍涉回护。
“至郭宝昌一军,屡谕左宗棠酌度情形,派往花定一带,与刘松山合军前进。
“现在灵州失陷,花定等处吃紧,刘松山一军恐未足深恃。
“著:左宗棠迅饬郭宝昌,移军榆林以西,以厚北路兵力。
“马朝清阳为归顺,阴纵党羽滋扰,居心叵测,此次变乱情形,究因如何起衅,即著穆图善查明,据实陈奏。”
这懿旨啥么意思?
1只字未提:追究撤免刘松山。
2大谈战略:对刘松山孤军深入灵州担心备至,要左总赶紧加厚北路兵力,令陕军郭宝昌疾进陕北榆林,西援宁夏,合股。
3对马朝清,不仅点其本名,还指明言行不一,态度甚为鲜明,就是剿。
4还要,穆左二人都查明灵州事变真相,不得有误。
定安、穆图善,要是再啰嗦刘松山如何,恐怕就不妙了。
大妈江山,至此已是认剿不认抚,有点子高度了,因为还要急着去摆平天山,谁不能动?
谁的地盘?谁做主?
这左总也殊不容易,居然赢得了大妈的欢心:继续干吧,老娘为你撑腰打气。
这大妈怎么与左总是一伙的?多话就不说了,谁都不是天生的。
从大妈恩人胜保1开始,多隆阿2及穆图善3,再到杨载福4,才有的左宗棠5。
左总还两次6涉险过关7,实际一人顶三,已是第7任陕甘钦差大臣了。
不是左总不可以下,而是忌讳阵前换将,给对手可趁之机。
被陕甘回军放倒的钦差,哪个不是战场好汉?就算左总下去,换刘铭传上来,亦不见得就会,念阿弥陀经。
这左总为啥不倒?只怕是当初骂人太多了,得自己上,自证天才。
其实,马朝清也是如此,得自证天人一个。
不要迷信某些250教材,是什么就是什么,证据都得是,自己。
就算真不动兵甘肃了,谁去摆平天山呢?谁就抚就谁去,这是明摆着的。
在下也赞成马朝清去,但马朝清此刻就已受到命运的折磨了——
难道放着面前的敌人不打,真要回头一家子对干?
二选一,是马朝清的现实,
再见高低,是马朝清的追求,
生死对决,终归是不二法门,双方都认。
世上最美好的是,情感。
世上最丑恶的是,哈哈。
既然左总未被放倒,马朝清最后的良好愿望也就彻底破灭了,只有自己到台前来了。
1869年11月,同九廿五,马朝清灵州十营出动,与刘军正式过招。
两头目王洪、马爱,率部重占郭家桥各寨堡,图断刘军后路。
刘松山闻知,从城北上桥分兵,自带3部夜行晓宿,绕过灵州城,潜进郭家桥。
回军潜伏在寨垒中,待刘军接近,枪声顿起,刘军瞬间伤亡,无法还击,就地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