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湘人一个,沾光彭杨湘水,以湖北巡抚身份带兵杀入安徽,不料处处受掣,日日发愁,为后勤耽思竭虑,尝到了曾大帅初到江西的滋味。
倒是湘军民团,早已有令追击粤匪,几出几进下江,什么江西安徽,形同赶集,用的还都是大帅厘金。
1856年底12月,随着武昌、汉口天军大撤退,彭杨湘水湘军顺流而下,复犯九江。
因收复武汉,湘军水师杨载福,已署湖北提督,又名杨岳斌,陆师李续宾,已记名湖北按察使。
二人时号双兵,统兵约10万,顿时夺了小池口,将九江城三面包围,只剩东南水道未打通。
上回1855年,踏齐步留在小池口左翼阵地坚持的湘军尾巴,不禁欢呼雀跃,纷纷跃出营壕,前扑九江城下。
湘军再次会攻天国西门九江,算是第四次九江战役了!
有必要提醒一下,前两次的九江战役,以理清双方作战脉络。
1853年天军东下南京,首夺九江,算第一次九江战役。
1854年西征军撤围南昌,湖口分兵,左路上溯,再夺九江,留林启荣驻守,算第二次九江战役。
1855年西征军败退湖口,湘军水陆师合战九江林启荣,曾大帅败局第三次投水,留下一部陆师死守,是第三次九江战役。
这次1856年底,湘军水陆上游再来,是第四次九江战役。
简单算这九江之战,目的只是提醒各位,天国定都南京的战略错误,在九江看是非常显著的。
连年大战,你来我往,双方都有留守,以期决胜,清除对方而后快。
只是天国守将林启荣没变,一直在九江,是天国江西,尽管江西大部都在石达开的手里。
林启荣,广西人,东王杨秀清的卫士出身,1854年起镇守九江,职务只是殿右十二检点。
九江三战,配合石达开、罗大纲大军得胜,其后与回头的踏齐步过招,踏已取代鲍起豹成为湖南提督,志在必得,频频野战出击。
不过,林启荣坚如磐石,耍得踏提督底掉。
踏齐步得志不得胜,被气得吐血而死,年仅39岁。大爷惊奇,赐谥忠武,后追赠三等轻车都尉,入祀昭忠祠。
而林启荣受封天国贞天侯,终于成了侯爵,这是1855年8月的事。
加上,武汉战死的罗泽南,湘军一年内连损2员大将,可谓代价重大,成本高昂。
而天变杨东王被杀,对林启荣的打击最大,算是朝中无靠山了,虽身居要津,情何以堪!
天国人情世故,复杂诡谲,已经可见一斑——
不要说,武汉韦志俊无人救,九江林启荣有没有人救都是个问题,韦志俊尚可回撤安徽,林启荣要退就只有安庆了。
此时,石达开执政天京,会不会发兵上来,还不一定呢!
林启荣可是杨东王的人,退哪儿都不受待见的。
当然,家国大事,勿须庸人自扰,自有人安排。
这次1856年底、1857年初,湘军重战九江,人多势众,势必置林于死地,拔九江而后快。
湘军水师杨载福提督,一时打不通九江城南水道,就直接从城北大江上过,直扑下游60里的湖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