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88章 资政新篇

洪秀全的《革命诗篇》,天王本人一直记不住,是洪仁玕替他记住的——

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内容是什么,被洪仁玕反复修订,时间越改越早,内容也越修越邪,不少吟咏基督的诗,居然是洪火秀信教前写的,还直接落款:太平天王题。

最后,才完全恢复了天王的神童本质。

洪仁玕,先后进出香港四次,共居七年,后四年定居香港,实际实现了人生的飞跃,成功转型为传教士。

第一次1852年3月只是逃命,无法养活自己,不得不返回清远。

第二次1853年11月受洗入会后到港,始谋学习发展。

第三次1854年4由香港去上海,准备去天京,路途阻断又被刘丽川拒绝返港,改弦易辙入伦敦会学习。

第四次1858年7月离港,翌年才到的天京。

他对天王天国的贡献,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就是一直向西方人士宣传天王天国,争取到了西方除政府人物之外的民间同情和支持。

他成功对外宣传,离不开三大教父——

一是瑞典传教士韩山文,最先著文介绍金田起义和洪秀全,凭的就是他第二次到港的讲述。

二是伦敦会驻港主教理雅各,他认可洪仁玕的价值学识,但严格控制他出港添乱。

三就是理雅各的继任,詹马士主教,他支持洪仁玕出港,开辟新天。

洪仁玕习西方文化有年,学识广博,见识卓著,其实是天国的国宝。

1859年到天京,担任军师之初,洪仁玕就将自己多年来学到的卓越知识,全部贡献给了天国。

这就是,他上奏天王洪秀全的建国方略《资政新篇》,提出了宪法、法律、法规,新闻、教育、科技,经济、实业、外交等四大类重大建策,计几十条款。

前述大清洋务运动之始的金童新政,奏折上于1861年2月,实际比洪仁玕上资政新篇晚了,1年加1个年尾和1个年头。

资政新篇,开篇提出审势、立法思想,指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美法,“技艺精巧,邦法宏深”——

英吉利,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

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五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有事各省总目公议,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者为公也。

佛兰西邦,各邦技艺,多始于此。别邦虽精,而佛邦不在其下。

更指出,英法两大弟子:俄罗斯和日本,原是落后挨打的国家,经向西方学习也强盛起来了。

还成功预言了日本的崛起,“日本邦近与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将来亦必出于巧焉。”

也说一些国家昧于大势,守旧不变,因而国势衰颓,挨打受欺,“土耳其邦,不知变能,故邦势不振,而于丙辰年为俄罗斯所侵。”

还说,由于不知变通,中国在世界上也沦为被欺凌的弱国,“不能为东洋之冠冕,暂为失色,良可慨矣!”

并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习俄罗斯和日本,吸取土耳其教训,“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纲常大典”,立法定制,否则“悔之晚矣!”

力劝洪天王,“曷不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以顶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也。”

就是说,天国不应再走传统老路,应全学西邦政治科技,而非只学船坚炮厉、火箭轮船。

全篇共分:用人察失、风风、法法、刑刑四类,用词倒传统,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同。

用人察失类,是针对太平天国分散主义倾向强调统一领导。

风风类,针对社会恶习,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