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帅想吃下天国双黄蛋——
天京是江南大营的事,安庆是湘楚两军的事,得一个一个来,顶多两三年就解决了!
天军奋战两年半,好不容易帮曾大帅解决了和春的江南大营,就只有看湘楚两军的了。
只要湘楚两军扎住上游安庆不动,耐心围下安庆,顺流东进,围困天京,攻克魔都,不过是安庆之围的翻版而已。
大爷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追追追,救救救,都是瞎指挥乱动,还军事家呢,充其量半个。
这就是,战略大师曾大帅的英明洞见,并坚持自我,不听调令,与咸大爷的战略分歧。
就解决天国而言,曾大帅这梦做得还真比大爷强。
什么洋毛联军,早就是不致命的玩意,就是咸大爷他爹冕大爷都知道,漫说与洋毛赌气,争一日之短长,动用他这安庆战略力量,还想成功,真是做梦到家了!
高参左宗棠,1860年终于过了鬼门关上,还为大爷所知,亲自安排在楚军中工作,做参谋长。
意思是,把犟牛曾大帅比下去,因为太不听话了!
他的特点,就是能把点子做到极致,让梦变现的能力,堪称一流老手。
他的战术动作,大家已基本了解了,细致入微,滴水不漏,防微杜渐上无人能及。
好了,湘楚两军就是这样坐大的,顺利完成了安庆三战前的准备阶段。
安庆天军守将叶云来,战略高度不够,开始不以为意,见湘军水陆合围,规模不一般,才意识到什么,向天京求援,但双成大军都在东征,中军杨辅清又是不能动的。
求援这事,总得你自己打起来后才好开口,否则就是揩油借光了!
所以,天军东征得了苏南、浙北,而同时湘楚两军东进得了安庆外围,只是没有像样的仗发生。
这个时期,从陈玉成大军南下去天京的1860年2月算起,到同年11月,陈玉成大军回到安徽作战,共有9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湘楚两军统帅的自我评价是不同的,曾国藩后来感叹:"不克乘四眼狗踉跄之际进窥安庆、庐州,颇为失策。"
意思是,自己也太能窝了,实际先去打庐州都是可以的,非常遗憾。
胡林翼没有什么遗憾,自我表扬说,"1敛兵据险,则兵气聚而兵力可留有余,2聚稻入堡塞,则野无余粮而贼股不能久驻,3兵民联络,守备自严,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可以言战矣。"
他的兵将都是先休假,再恢复东进,驻停修工事,聚集粮草,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鲍超回四川探亲,多隆阿请假养伤,李续宜、曾国荃都是三个月以后才陆续从湖南老家回到皖北战场。
曾国荃围城,亲自监工,督率部下完成了安庆城东北西三面前后两道长濠。
有了左高参后,胡巡抚的主要精力在筹饷,基本上保证了湘军主力水陆马步6万人的后勤供应——
皖南曾国藩部和左宗棠新募兵,约有4万之众,由江西提供粮饷。
在安庆三战前夕,即发现陈玉成回头的11月,一次拨给挂车河、青草塥、安庆围师、枞阳太湖城守军各一月之粮,共计15000石。
并在皖鄂豫三省交界各州县组织团练,坚壁清野,修堡筑寨,准备沿途出击骚扰回援的陈玉成大军。
陈玉成大军是东征北路,1860年6月2日占领苏州的第二天,即回师安庆。
洪秀全也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西进,即天军第二次西征——
1、英王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入鄂东。
2、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进入鄂东南。
双成两支主力,取南北夹攻之势,约定于1861年4月合攻武汉,以图湘楚两军从安庆自动撤围,回救武汉。
3、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率军沿长江南岸趋赣北,断湘军粮道。
4、侍王李世贤,率军经徽州今歙县,入赣东。
5、右军主将刘官芳,率军攻祁门曾国藩大营,担任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的任务,并伺机歼敌。
是谓“合取湖北”、“五路救皖”,计划是不错的,武汉是楚军大本营、湘军的一半粮草来援,不能不救。
所以,湘楚两军在安庆的围点打援熔炉面临考验。
可以看出,天军再次西征,意在恢复武汉,至少解除安庆之围。
实际方案是,年前李秀成东进杭州解围天京的对称翻版,而且是升级加强版。
对比湘楚两军的东进安庆—天京战略方案,是非常有意思的,双方都是原来的翻版。
从执行进度上看,天军翻得比湘楚两军快,翻得比湘楚两军好,已经完成了一半,接除了天京之围,下半场只要照做,安庆之围不难解除。
湘楚两军在1858年底已经围过一次安庆,受三河大捷双成大军南下撤出,到陈玉成大军这次回头1860年7月,已经完成了再围安庆工事,比上次强多了。
但到底会不会再次中途撤围,也很难说,就要看天军三征武汉的实际效果如何了。
陈玉成大军,在东征中为占领城市与李秀成大军常有龃龉,二人互讽,排斥对方,已经严重影响了这次西征的协调行动。
陈玉成回师安庆非常积极,时间在1860年7月初就到了徽东,为了完成会攻武昌的目的,他只派刘玱林四营人马驰援安庆,结果受阻于集贤关外。
他本人又从江北陆路赶往上游武汉,但是李秀成西征途中停在了江西,似乎在聚集力量,没有及时西进。
这样就只有陈玉成大军进军武汉了,不论对安庆还是对武汉都没有构成严重威胁,没有足够的压力迫使胡林翼楚军回救武汉。
虽然当时武汉只有官文2000人坐镇,湘楚两军也不为所动,看来是宁可放弃武汉,也不撤安庆之围了。
因为李秀成大军还没有上来,这武汉形势就再不是解天京之围的翻版了,对天军已经非常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