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684章 天京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其实在李秀成17王回救天京之前就开始了,但战役往往是分阶段的。

这不是,最后阶段的保卫战,李秀成大军进出天京、北进南战、城内天军出城配合,行动还是很自如的。

在湘军合围天京之前,所有天京的战斗只是为了解除对天京的威胁,目的达到后,李秀成大军还要撤回苏州的。

解围战的剧烈爆点,在雨花台上,最近最大最终的威胁是,湘军攻占了城南聚宝门外的防守工事。

有人说,血战雨花台曾国荃负伤后,曾大帅令其暂时退出,而此时李秀成大军却先撤了,因为粮食不够,既然李先走了,曾就不必退了。

仗向来是各打各的,双方都有打不下去的理由,先走的自然被动。

最后阶段的天京保卫战,是18年3月2日湘军完成合围后,天军才开始的。

目的是,守住城墙,保卫天京。

在此前夕,湘军有过一次城墙攻击战,1863年12月15日,以穴地攻城爆破法,轰塌城北神策门附近城墙十余丈,湘军选锋奋勇登城,被天军击退,死伤惨重。

从这地点看,这次攻城是过江楚军鲍超所为,可能想抢第一攻。

这也是,一周之后21日李秀成建议迁都的直接依据。

3月份合围后的首战,是18年7月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即龙脖子。

在天保城丢失近3个月之后。

可见,湘军打仗并不贪多图快,而是稳扎稳打,但是占领地保城以后,情形有所变化——

地保城,就在东门今中山门与太平门之间外山脊,地势居高临下,俯瞰天京城内。

湘军即用大炮轰击城内,人一时进不去,但炮弹可以打进去了。

如此,曾国荃湘军便有两处可以直接攻城,1城南聚宝门外、2城东龙脖子,加上楚军鲍超3神策门外,都可以形成突破点。

这三处比较起来,1聚宝门外是长干桥,还得预先占领,2龙脖子下可以直接攻城,3神策门已经穴底轰塌失败过一次,士气受挫,何况是楚军所为。

无疑,湘军的龙脖子攻城条件最好,但是湘军作战向来靠围很慢,曾国荃也没有鲍超那么急切想建头功。

不过,这次他部下出了员毛遂大将——李臣典,自荐在龙脖子下穴底攻城。

李臣典,湘军提督衔,湘南邵阳人,战场上曾两次救过曾国荃的命,说话管用。

李臣典之所以毛遂自荐,是已经侦查到城内天军粮草未尽,真要围困下去,难免苦战力疲,师老阵前。

其实,是怕人抢了头功。

他对曾国荃说:“师老矣,不急克,日久生变,请于龙脖子重掘地道。”

“贤弟所言极是,正合我意。”曾国荃城下折腾两年,也怕大意失头功,让鲍超在城北得手了。

虽说是自家人,毕竟出身不同,有湘楚之分,真要再开一次,说不定就被他抢到手了。

事不宜迟,立即部署龙脖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