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了云南回民大起义,接着说陕西回军大战。
已有不少专家著文指出,1862年5月的陕西,是受了北征军入陕作战的鼓舞、推动及支持。
所以,还得先说明,陕西回军的这些前提和条件。
首先是,庐州天军陈玉成的北征计划,实际比看到的陈德才扶王北征军还要大得多,时间也更早——1860年,三鸦战争期间。
这也与,本小说写北征军的时间和最先触底相吻合,北征军的前奏就是,陈玉成与胜保两人之间的互相过河对进。
并显示出,陈玉成的对进优势,北征军共有3路——
1、以扶王陈德才、启王梁成富、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四王率领一军,由颖川西趋进入河南,为西路。
也就是咱们看到的北征军,这路入了陕。
2、以泳天义马融和、羡天义倪隆怀、偏关安范立川、俱天安邱远才等率领一军,到皖北颖上会合沃王张乐行部捻军,北攻颖川府今阜阳,为中路。
这中路过皖河较晚,因未出安徽境所以未被视为北征军,北进征战遇到了僧王爷南下大军,说明三鸦战已经结束了。
3、以奏王苗沛霖军,由寿州北上蒙城,为东路。
正是这路接受了,胜保大人的情书,让英王陈玉成饮恨,也未被看成北征军。
还有4,以导王陈仕荣与陈玉成本人统帅一军,居庐州接应。
军情万变,不久陈玉成本人即收队南下天京去了。
直到1861年9月初安庆易手,陈玉成向北发展,才又实施该计划,西中东三路北征军先后向预定的战略目标进军。
时间是,1862年1月6日起。
西路才是所谓的北征军,入陕时间是,4月17日,地点在,陕西东南部的商南县。
入陕5天后,同月22日,北征军与蓝大顺部回军会师,联合攻占了山阳县。
蓝大顺部,就是前面说到的,云南昭通烟帮李蓝义军余部,入川过了大渡河,进入成都平原后大部受损,余部邓天王、蔡昌龄、郭刀刀、曹灿章等先后入陕,到了陕南。
假如石达开也过了大渡河,可能就与这蓝大顺一起了。
蓝大顺是云南回军,沿途转战到了陕西,时间还在北征军入陕之前,“犯汉中,陷洋县、佛平厅”,但影响还是不大。
两军回合后,情况就不同了——
4月28日占领镇安,5月6日北进占领孝义,今柞水,开始向北进军。
不仅如此,捻军张宗禹部,此时也由河南入陕,进攻雒南,今洛南。
未克后,也上到陕东南。
5月11日,与蓝大顺回军、陈德才天军会师了。
这入陕三军,终成大股,声势浩大,震动全陕。
第二天,12日,入陕三军就从孝义出发,杀向省府西安,占领了东南方的尹家卫镇。
当时,陕军大部早已赴援外省,兵力十分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