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1月2日,天军地道终于到了湘军垒营下,向内填上了足够的火药。
第二天3日一早,12万东片天军第三次进入冲锋出发地,展开援军到达后的第一次总攻。
炮兵当头,步卒头顶木板冲锋,湘军大营垒墙被轰塌两处,湘军副将倪桂节等上百人坐了土飞机。
但是,天军冲锋步卒大部仍被堵截在深壕一线,只有少数天军钻隙冲到湘军营外,湘军边战边抢修,消灭了这些进来的天军。
除此之外,其他动作均为前两次总攻的翻版,天军还是未能真正冲破一线深壕。
期待已久的地道爆破,只是轰掉了湘军内防百余人和两处垒墙而已。
5万湘军激战终日,伤亡上千,还是打退了12万天军的第三次总攻,还把两处垒墙全都修复了。
这次天军总攻失败,依然是步卒难过深壕,爆破口与锋线距离太远所致,伤亡甚巨,近2万人倒下。
倘若西片天军仍在原地,东西两面夹攻湘军,也许可以趁得突破机会奏凯。
天军在雨花台的三次总攻、一次败仗,相继付出了约5万人的代价,再也无法继续总攻了!
天军人马虽多,但粮草成了问题,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光。
衣服已没带多的,还穿着短袖夏衣,也就是光马甲作战。
时间已是11月初,南京的冬天阴冷透骨,天军已不可能与湘军原地相持下去了。
但是,李秀成还不能说走就走,免得趁机倒追,而是继续屯兵山麓,在棱线下掏地道,迷惑湘军。
4日,陆顺德退到城西江边后,在长江大堤上开口子,放江水倒灌三江口东岸,以期断敌粮道。
但是,冬季长江水位低落,水量不大,工程量大。
天军在江堤上挥镐,反而引起了巡江的彭玉麟部注意,立马干预,邀同杨载福前来夹击。
陆顺德再败,水也没放成。
湘军水师又把堤口子给塞上了,放水计划因此流产。
李秀成、李世贤两兄弟,在雨花台东路再无大动作,只是袭扰湘军,一直坚持到了11月底。
得知进袭金柱关的护王陈坤书4万人,也已战败,未能截断湘军粮道,且已退至天京城外,陈玉成才下定决心,真的撤退。
假如陈坤书得手上游金柱关,掐断了湘军后勤供给线,李秀成和李世贤两兄弟就不会撤走。
会与雨花台上的曾国荃曾国葆两兄弟比挨饿功,看谁先饿垮?
谁先去找粮,谁就输了!
也许您认为,这是开玩笑,写的段子,自己不妨找找有多少战例是,因为去找粮分出胜负的!
既然陈坤书失手,已经没了盼头,对方也不会跟自己比饿功,26日,李秀成才结束了雨花台的所有迷惑动作,真的走了。
雨花台血战,从10月13日到11月26日,历时43日,20万天军3次总攻,终未攻破湘军防线,被迫撤围退走。
从战役结果来看,天京救援失败与安庆救援失败,是两面镜子,分别对照李秀成与陈玉成两人的得失。
双成两人保留实力的想法,不相上下。
陈玉成苦于手中兵少,想李秀成担当一路而不得,李秀成则是满足了自己的条件,三路都是自己的干将担当。
李秀成相反,苦于兵多,不仅吃的穿的都不够,还大意到被湘军主动出击,翻盘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