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0月,咸九月,石达开率部三点几万人,避开刘长佑的追剿,沿庆远、罗城、融县,从板榄镇跳进了湘南,从此离开广西。
这也是,他退入广西的线路,并未深入腹地,否则大部新兵都难以顺利退出广西。
但退出之后,却是个选择路径问题——他吸取了上次由赣入湘的教训,不走中路地区,嫌攻守费劲,选走西路,从相对薄弱的湘西边境地区急速北上。
10月26日,石军进攻湘南绥宁县青林界,绿营副将周洪印赶来接战。
此时正是无湘不成军的开端,骆秉章己于一年前的l860年8月调任四川总督,毛鸿宾接任了湖南巡抚。
入桂的湘军一营长刘长佑,已经取代曹澍钟,成了广西巡抚。
二营长江忠义,也成功署理了贵州巡抚,只是暂留湘西作战而已。
湘军湘人,除原有的湖广湘楚两省外,曾大帅已赚了两江三省总督兼浙江军务,新增的有:四川总督骆秉章、广西巡抚刘长佑、代贵州巡抚江忠义。
除云贵总督张亮基之外,西南四省也成了湘军天下。
湘军湘人,已经崛起于整个南方战场官场,与当初的湘军打仗、楚人升官截然相反了!
这种湘军一统半壁官场的局面,其实与云南爆发各族起义有关,其中李永和、蓝朝鼎的1859年昭通烟帮起义军一直打到了四川成都附近,壮大到10余万人。
到石达开此时1861年底北上湘西,滇川两省官场早已是一塌糊涂,只得请湘军入境收拾了。
江忠义、副将赵福元、总兵刘培元率部在辰溪、沅江扼守要点,堵住石达开军的北上通道。
石达开在绥宁县境短暂停留,继续北进,11月21日占领了会同县城,一下吸引了湘军各部前来。
石达开主动放弃会同,北进至托口,12月3日由间道渡过了沅江,围攻黔阳县。
五天后,12月8日,道员席宝田、赵福元两部抵达,双方接战。
石达开率军撤至沅州府榆树湾,12日再战赵福元、席宝田两部,大获全胜,乘胜北进。
经怀化、浦市,于同月22日占领了泸溪县城。
与此同时,5月份因石镇吉围攻百色失败、跳进并对穿贵州全境的宰制曾广依部,已经到了四川涪州、黔江,占领了湘鄂蜀交接的湖北来凤县。
曾广依大部是湖北人,正是石镇吉在百色不放心的部属之一,一番鼠腾之后竟然也走过了广西、贵州、四川、湖北四省,回到了故乡。
义军大事,身不由己,所以曾广依部还是牵挂前来的东家石军。
为吸引石达开主力北上,曾广依从11月起南下进攻湘西龙山县城,牵制了湘军部分兵力。
12月26日,石达开退出泸溪,进入乾州今吉首一带,攻城不克,北进永绥,经保靖西南突入龙山县境。
1862年1月30日,石军绕龙山县城,渡过湘鄂界北河,进到湖北境内,在来凤县城与曾广依军顺利会师。
2月5日,石达开率主力进入咸丰县境,7日清军收复来凤县城。
17日,石达开军由鄂西利川县进入四川涪州境内,今属重庆。
这是石达开离开广西4个月之后,第一次比较顺利转进四川,也是他1857年脱离天国以后,较为成功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以极小的代价,冲破敌人的堵截,纵横1000多里,经湘鄂两省,将10万大军迅速运动到了战略目的地。
1862年2月,石达开由鄂西利川县进军川东,攻克石斤县今石柱,即组织抢渡长江。
但,占据北岸的川军严阵以待,枪炮伺候,连续三天打翻前锋渡船十多艘,消灭上岸石军上百人。
石军过不去,只好沿岸上行,西进到涪州城下,今涪陵。
涪州地处长江南岸,是川东重镇,兵野将猛,石军攻不下,继续上行到綦江再攻。
时间已是4月底,同元三月初,湘黔两军紧急援川,石达开只好兵分3000进入贵州桐梓、正安境内。
但是,四川总督骆秉章已是对付天军的老手,调集了上万湘军由湖南、广西入川顽抗。
当地民风刁蛮,为罗总督看中,纷纷组织民团,袭扰石军后路。
石达开久攻綦江城不能下,全部退入黔北贵州。
贵州高原,穷乡僻壤,遍地干人,养不起多少军队,风水都被四川盆地占去了,本来可以大力发展为天国根据地长期经营的。
可惜,这石达开一心只想着锦绣天府四川,过到贵州一侧也是嫌贫爱富借道西行,山路潜行动作不大,还是偷偷摸摸的。
在黔北山间,石军一直潜行到5月中,闲得蛋疼再次入川,进兴文,攻克叙永。
6月,石军攻克长宁,经珙县,进到了江安,第二次组织渡江。
结果,又被罗总川军从对岸给兜住了,一通炮火过来,前锋回头,再次入黔。
7月,同元六月,石达开决定退出叙永,急行军返回綦江,再次借道黔北山道,进入贵州。
此时,朝廷钦差、湘人田兴恕正在贵阳,奉懿旨动用湘黔两军掀起青岩教案、开州教案,无暇顾及川黔边怎么样。
所以,石达开得以顺利过境黔北山道,回到了川东綦江,但是这次回马枪依然未能挑落綦江城。
不得不改为围困,师老阵前,罗总又在江北布阵,严防死堵,渡江到北岸也无法实现。
一去一回,抢渡不成,时间不等人,已是9月,同元闰八,石达开只得率军从綦江东溪、石壕及温水讯,折进贵州桐梓县。
第三次取道贵州,跑到上游更远的云南去过江了!
这就是,石达开的巧渡金沙江计划,借道黔北遵义、黔西北毕节,进入川滇交界的东川府、昭通府,抢渡清军兵力薄弱的金沙江。
这次石达开经过贵州,时间长达2个月,恰值湘军大闹贵阳官场之时,基本未发生战斗,算是入川途中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