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662章 常熟拉锯战

李鸿章握有洋枪队的指挥权,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也是所谓的大清海军舰队折腾回英后,国人对洋人武装的唯一成果。

大清诸人虽然未能买下,阿思本整支英海军舰队,但战场上实际却掌握了一支雇佣陆军力量,总还算不错——如果都成功了的话,恐怕天国天军当时就没有明天,没年过了。

戈登洋枪队人虽少,但不可小视,戈登本人是英军少校,参加过克里米亚和三鸦后期战争,虽然出身工兵,但非常专业,富有冒险精神。

工兵种,不说精通天文,至少初通地理是没问题的,湘军连胜、天军连败即是正反明证。

戈登洋枪队,在吴煦事件发生的1862年底已有4500人,列装有30门榴弹炮,还有英法武装商船的直接运输和配合。

文台上,三鸦战争早已结束,凡是对天国天军稍有丝毫同情的英法使领馆官员机密,比如前公使文翰本人,及其翻译密迪乐等汉学家,均被找茬调离了战地上海。

英法使馆严格规定:任何人不得拆阅、接触天国方面的任何函件,连挂免战白旗的机会都不给,更别说其他的了。

目的就是,坚决不让洋人与天国天军再发生新的友好机会,合作做掉大清盟友。

还在三攻上海前夕,李秀成即碰到了这颗大钢钉,不得不与洋兄弟决裂,直接宣战了。

这是洋枪队混编有,2营英法军队、可以协商调动租界舰队配合淮军作战的文台基础。

所以,李鸿章淮军在上海取胜后,反扑很猛,绝对主力还不是这常胜军洋枪队,或者划拨过来的那10营湘军,而是天军叛将程学启,总是冲锋在前,打正面中路。

这次是,程学启一部乘商船走水路,直接跳跃到了苏州东北的常熟县境,在昆山谭绍光天军后路插上了一刀——

问慕王谭绍光,是要东面昆山还是保西面苏州、无锡?

所以,程学启这一招很妙,不知是谁的主意。

首当其冲的常熟县城,是苏福省重镇,就在长江南滨。天军守将骆国忠兵力单薄,不到3000人,面对淮军程学启,不禁心旌动摇。

于是私下派人媾和,条件是倒戈相向,替程学启打前锋,程学启终于有挡子弹的了!

1863年1月16,骆国忠设计诱杀了:2名忠于天国的部将、500名天兵后,献城投降成功。

第二天17日,骆国忠即率军出城向内倒攻,于19日一举攻占了常熟城北面的水路要津——福山港。

苏南地理,大致为太湖东西两岸,北至长江,苏州是省城核心。

淮军从上海反攻苏州,如纯走陆路,根本不会轮到常熟先落,太仓、昆山、吴江都横在了前面。

结果淮军一部走水路,就成这样子了。

当时,李秀成二次回救天京失败,已经撤军准备北进庐州,闻上海战况逆转突至常熟,大后方不固,即率大部主力回师苏州。

并且,立即与谭绍光兵分东西两路,讨伐常熟叛军骆国忠,企图一举夺回常熟,严惩。

骆国忠叛军,在常熟仍是孤旅,全部缩回城内死守待援,李秀成、谭绍光两军并无重炮,强攻不下常熟城,只得改为围困。

同时,李秀成派出自己的女婿、会王蔡元隆率部入驻东面的太仓,既防内变又阻敌增援。

太仓天军守将钱寿仁,其实早已通敌,闻讯蔡女婿前来,即率2000余人出降淮军,此后改名姓为周寿昌。

李秀成只是北进庐州途中的分兵来援常熟,不能久留,取则取,不取便得退去。

所以,天军围困常熟,在2月22日以后,只有谭绍光的人马了。

情形与李秀成三退上海时相似,依然留谭绍光原地指挥作战。

由于东面太仓仍在天军手中,淮军无法从陆路救援常熟城,李鸿章便加派常胜军500人,继续取水路往援常熟叛军。

常熟是双方鏖战苏南的战眼,李鸿章不容放弃增援,但福山港已被李秀成大军回头时夺回,500常胜军抵达时不得登岸,时间还是在2月5日。

李鸿章又令:程学启总兵率一万多清军,其中常胜军2000多人,从东面攻打太仓,企图打通往援常熟的陆上通道。

2月14日,程学启进至太仓南码头,蔡元隆天军凭河据守,依托工事英勇阻击。

常胜军2000人,此时头目是奥伦,指挥隔河列阵榴弹炮20门,猛轰对岸天军阵地,天军城外守军死伤惨重,败退进城。

第二天15日上午,常胜军炮兵又列阵直瞄太仓南门城墙,将城墙整面摧毁。

蔡元隆无法立足城墙,只得伏兵城内民房,准备巷战。

程学启淮军趁机搭浮桥,发起冲锋,前锋顺利进城。

城内天军伏兵骤起,集中千余支洋枪反扑上墙,全力封锁城缺。

正在爬城的淮军大队,死伤枕藉,后面掉头就跑。

接着,蔡元隆指挥天军分别从西门、南门冲出,包抄、追歼敌人,程学启逃往望仙桥一带。

程学启第一次进攻太仓城,被蔡元隆彻底打垮。

这一仗,戈登常胜军伤亡150人,军官受伤13人,一时难以恢复战斗力,于第三天16日退回了松江上海休整。

此后,李鸿章又先后派提督黄翼升、道员潘鼎新、总兵刘铭传等率水陆师从水路赴援常熟,但登陆均未得逞,战事一时僵持不下。

4月5日,戈登正式上任常胜军后首次出战,会同提督黄翼升、道员潘鼎新等部近万人,水陆多路夹击福山港,天军败退。

清军再次攻占福山港。

继而,戈登指挥各部杀向常熟城,城内骆国忠叛军立即出城接应作战,争取与南下的淮军、常胜军会合。

谭绍光腹背受敌,不得已于4月6日下令常熟撤围。

天军围攻常熟城前后70多天,始终未能攻下,李秀成大军乘间回师常熟的目的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