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4月7日,西域钦差左宗棠,终于从兰州移营至肃州城,准备西征了。
月底,整编后的左军,随即誓师肃州,入疆出战。
刘锦堂,总管西征军行营,统领马步25营,出关作战。
这已是,肃州战役结束整2年多,也在左总受命钦差后近1年时间。
所以,左军入疆1876,不宜作肃州战役的自然结果解,实际也完全两码事。
当时1873年底,肃州战役结束,入疆清军仅限于景廉、成禄、金顺3部援疆兵力。
左军只少部出关,主要是后勤转运粮草,进到门户哈密一带。
清军在疆兵勇,只勉强守住了哈密、巴里坤、古城子、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等北疆要点,后勤线也时断时续。
先是与妥明回军作战,此时正同阿古柏军相持。
4月底,统领刘锦堂率马步25营分批入疆,经哈密前往巴里坤。
187312~187,清军共计出关80余营,总兵力约6~7万人。
按先北后南战略,刘锦堂决定先收复南北疆的中路节点乌鲁木齐,由湘军25营主攻。
记提徐占彪和张曜,各率部驻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线,防敌北窜东逃。
为此,在巴里坤实行南北分路,各有万人左右,具体兵力拆分见前章末,已写过了。
阿古柏,知左军西进的消息,即部署全军4万人马防御,分守天山南北两路。
阿古柏命令——
1、白老虎、马明、马人得等原回军降将,分守: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古牧地等北疆要点,阻止左军西进、南下。
2、阿军一部,守卫南疆东翼:胜金台、辟展今鄯善一线,防清军从天山南麓直攻。
3、自率主力27万人,分置在:达坂城、吐鲁番和托克逊。
阿古柏本人,在托克逊督战。
双方战略重心不同,守卫北疆各要点的3名回将,成为锋线人物。
一、古牧地之战
誓师3个月后,1876年7月,光二六,刘锦堂军各营抵达巴里坤,所向披靡,21日进驻古城子。
月底,北路军与金顺部会师济木萨,谋攻古牧地。
古牧地,即古木、辑怀城,今米泉县,距乌鲁木齐40里。
吉木萨到古牧地300里,双方都没兵,240里是阜康城,距古牧地不到百里,刘金两部立即进驻阜康。
乌鲁木齐领队锡伦,与金顺合成马队1000骑,辅2营步兵,专门机动截击。
此时,白老虎移驻古牧地,与马明一起守防,筑堡建垒,加修工事。
从阜康到古牧地,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走西树头子,大道。
二是走黄田,今东工村,小路。
大道头20里,有废渠可导供饮水,但中间50里至黑沟驿是戈壁滩,没水,仅甘泉堡有一眼井——
只够百人一日之用,不宜安营。
小道走黄田,在黑沟驿上方,有水,且水源丰沛。
但,白老虎本人就扎在黄田,严防死守,关卡重重,还控制着水源,逼迫清军走大道,跨50里戈壁。
人困马乏时,就是机会,一举即可击退清军。